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孔子《论语》中的“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中的“知”是智慧的意思吗?你怎么看?
孔子,的人,论语孔子《论语》中的“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中的“知”是智慧的意思吗?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个人认为孔子说这句话呢,其实是在夸赞这两种人,只有这两种人,才最接近于“道”,接近于我们的本性、自性。而我们大多数人,都属于儒家讲的“中人”,这个可不是什么社会地位等级,而是中等根性的意思。我们这些人的特点呢,说句实话,就是俗话说的“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这是真话,大家别介意,末学也属于这种人。越是有点知识、文化吧,就越难相信别人,越难接受别人,习气一大堆,好高骛远,遇事爱较真,爱耍小聪明。要是听别人讲经或者讲点道理,非得死气白咧的彻底捯饬明白了,这才会相信,才会接受。所以孔子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上智”和“下愚”这两种人容易教化,我们中间的这些人,才是最难教的,最让人头疼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指的是拥有上等智慧的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者不可改变,“知”通“智”。
宋朱熹《章句集注》,亦认为这一章是承接上一章(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可以合而为一。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环境的熏染和所受教育不同而产生差距。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
钱穆《论语新解》:本章承上章言。中人之性,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皆可迁移。惟上知不可使为恶,下愚不可与为善,故为不可移。孟子言“人皆可以为饶舜,惟自暴自弃者不然”,此与孔子立言若有异。然孔子曰“因而不学,民斯为下”,则下愚亦因其不学耳。故荀子又曰“人皆可以为禹”,不言尧、舜而转言禹,亦孔子劝学之旨。或曰:子曰二字乃衍文。
可见“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孔子本意应是强调学习的重要,鼓励人们重视学习,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中的知,知同智,聪明,与愚反意互解,知,懂得知道。全句意,只有达人和蒙屯的人不好改造。达人,心眼多变化大,不完全接受。笨人不领悟,也不能听从。
过聪明和过愚蒙,上下两种人不好教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除了生理上的聪明愚笨之外,孔子更深层的意思是:统治者由于教育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永远居于统治地位。而子民们由于同样的原因永远被统治。他还说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是同样的道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您的邀请,既然要说,就说些自己真实修持的感受!希望发问者能用心看一下给出回馈!
首先,我想说的是《论语》等四书五经,能够流传千古,是经得住历史的考验,《论语》是孔圣人的主要思想体现,她讲的是道的东西,绝不是文字相的知识。如果不了解孔圣人本人,就很难理解他的思想!《论语》二十个章节,环环相扣,逻辑思维很慎密,绝不是我们肤浅走马观花能得到真意的!
这句话,与上面的子曰:性相近,习相远。相对应,子曰:唯上知与下愚者不移也!知,是按智慧讲。但言外之意是很妙!
一,《三字经》,《千字文》,是现代家庭启蒙教育的基础,要求学而时习之,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性相近,讲人的天性,人之初,性本善,而后天,环境,教育等发生变化,人的习性,习惯就有大的差别了,人天生下来,小孩就没有好坏的概念,家庭背景,社会阅历都会改变,使人发行了变化。
但下面,又说,唯上知与下愚者不移也!似乎与上面说话有矛盾,这就是孔圣人的精妙之处,峰回路转,我们一般人恰好,就会在这理解错误!接着上面的说,唯,\u003c转折\u003e一下,就怕我们这些不争气的孑孙理解错,才补充,上等智慧的人,与下等愚笨的人,他们的天性是不受外界的影响的,上智者,有自己的主张,有自己的思想,下智者,不敏感,外界干扰就少。现在大家就会明白,这一章是《论语》第十七章,阳货逼着孔子出来作官,圣人有自己的做人底线,邦有道,可也,邦无道,隐也,做学问,讲学。
三,孔圣人在《论语》中,每句话都有妙意,意味深远,他的风度,温良恭俭让,非常儒雅,说话有理有节,阳货虽然名声不好,对圣人是很有礼貌,他想请孔圣,知道当会受拒,就使了个心计,估量孔子不在家时,提了一串肉\u003c礼品\u003e,就算礼到,孔子收礼了。孔圣人也不傻,以其人之道,得退回去,也估摸着,阳货不在家时,把礼给放回,孔圣人运气不佳,恰好碰上阳货。阳货的口才了得,一些说辞,几乎让孔圣人没有回绝余地。在这个背景下,才有孔子以言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