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度导致了东晋士族门阀政治吗?
中正,士族,门阀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度导致了东晋士族门阀政治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曹操启用寒门除了因为竞争不过袁绍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曹操不愿沦为世家大族的“傀儡”。曹操并不愿受制于人。所以这也是他重用寒门的原因之一。但曹操的心血和努力,伴随着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而付诸东流。严格的来讲曹丕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人才,但他没有曹操的魄力和能力。所以为了尽收天下人才,也为了缓和与世家大族的关系。曹丕毅然决然的采纳了陈群的建议,正式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严格来讲有利也有弊。利处就是曹丕缓和了中央和世家大族的恶劣关系,促成魏晋实现全国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弊端就是使得世家大族再次掌控了官场,成为了官场的主角。寒门士子再无出头之日,九品中正制选出来的官员十之八九都是世家大族成员。这就使得魏晋包括之后数百年时间里。世家大族再次掌握了王朝的政治导向。从这方面来说,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是十分失败的举动。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东晋士族门阀的形成,的确和曹魏首推的九品中正制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主要原因,只能算是次要原因。最有力的证明,就是曹魏和西晋也是施行九品中正制,但并没有形成门阀政治。
实际上门阀政治的形成,有两个条件:一是皇权不振,二是士族专兵。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只有东晋。这和东晋第一任皇帝晋元帝司马睿直接关系,他自身实力不足,完全依赖门阀政治,他才在江东建立了东晋王朝。这必然导致士族门阀对东晋最高权力的控制,执政权和兵权都掌握在士族门阀手里,故而东晋一朝才会有皇权不振和士族专兵的局面,这才形成了东晋门阀政治。
九品中正制的起源,曹丕和士族之间的利益交换
曹丕代汉自立后,时任吏部尚书的陈群,向曹丕上书了自己创制的九品中正制。曹丕批准后,九品中正制颁布全国。九品中正制的出台,标志着门阀制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注意是门阀制度,而不是门阀政治。
延康元年,吏部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通典》
九品中正制可以看作是曹魏政权和士族之间的一场利益交换。即士族支持曹丕称帝,并拥护曹魏政权,而曹魏政权则给予士族广阔的发展空间,保障士族仕途畅达。
可以看出,九品中正制涉无论是曹魏政权还是士族,都是非常有利的。对曹魏而言,有了士族的支持,可以让政权更稳健;对士族而言,垄断仕途,可以让士族维持门阀不坠。
九品中正制推行以后,士族迅速崛起,士族以家族为基本组织,在政坛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魏晋时期的名臣和重臣,几乎都是士族出身。如陈群、陈泰、荀攸、司马师、司马昭、王衍、王导、王敦、庾亮、桓温、谢安等,这些人全部都是士族出身。
当然,从曹魏的发展脉络来看,九品中正制很可能会反噬曹魏。如最终士族出身的司马氏,取代了曹魏,篡晋自立。这显然是曹丕意想不到的。
不过司马氏能篡魏立晋,虽然和九品中正制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主要原因还是曹魏宗室孱弱,以至于司马氏篡权时,曹魏宗室无力反抗。
司马氏篡魏立晋后,仍然要取得士族的支持,所以九品中正制在西晋得以保留,甚至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加强。在西晋,士族出身的高级官员是绝对主流,当时甚至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之说。
尽管西晋的士族比曹魏又升了一个台阶,但并不是政权的主导力量。因为西晋的皇族宗室力量非常强大,足以压制士族门阀。皇族宗室才是西晋政权的核心,士族只能是重要参与者。在这样的情况,自然无法形成门阀政治。
九品中正制的内容和发展
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内容,就是把人才的等级分为三级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同时在中央和地方(州和郡)设立中正,由中正来确定人才的等级。只有等级为上级(上上、上中、上下)的人才,才有资格进入仕途。
中正是九品中正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人才由中正推荐选拔产生。中正分为大中正和小中正。朝廷的中正为大中正,地方上的为小中正。同时规定小中正的工作,地方官府不得干预。小中正只对大中正负责。小中正也由大中正任命产生。
朝廷的大中正,一般由朝廷官员兼任,如司徒、吏部尚书等官员会兼任大中正。大中正负责对小中正推荐的人才进行审核。但是在很多时候,审核往往会流于形式。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要小中正往上推的人,大中正在没有特殊情况下都不会拒绝。毕竟小中正对人才最熟悉,也最了解。大中正长期在中枢,很难下基层去了解某个人才。
一州阔远,略不相识,访不得知,会复转访本郡先达,此为访中正实决于郡人\"。\"百郡立中正,九州置都士,州闾与郡县希疏,如马齿不相识面,何缘别义理。-《通典》
人才通过大中正的审核之后,会报朝廷核定,根据品级授予相应的官职。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朝施行的察举制,在三国鼎立的乱世中已经无法继续推行,需要有新的人才选拔制度。而九品中正制的诞生,较好地解决了乱世中人才选拔的难题,而且很大程度上安定了士人之心。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宋书》
九品中正制的核心,当然是选拔有用的人才,会从家世、才学、品行3个方面考察人才。九品中正制设立的目的,当然是希望以才学选人,而非家世。如西晋后期的重臣张华,官至宰相,位列三公,是当时名重一时的名臣。张华就不是士族出身,而是典型的庶族。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西晋,庶族出身的张华能以才学入仕,并走上宰相和三公的高位,足以证明九品中正制并非片面强调家世。
按照九品中正制的规定,中正需要从家世、才学、品行3个方面考察人才,但是到了后期,家世成了最重要的考量,谁家世高,谁就会评为上品。家世越高的人,官位越高。这也意味着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
庶族出身的人再怎么努力,很难被评为上品,自然很难有机会出任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录尚书事、大司马这类位高权重的官职,基本上一辈子只能当个县令一类的基层官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