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孔子上任七天杀少正卯,以礼杀人理由是否过于牵强?
孔子,他的,儒家孔子上任七天杀少正卯,以礼杀人理由是否过于牵强?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春秋无义战,在秦、晋、齐等大国争霸与兼并战争拉锯下,夹缝中生存的小国是被压榨和掠夺的对象。以鲁国为例,春秋时期就朝拜周天子3次,而朝齐、晋、楚竟达33次!朝见要带贡品,有时还要为大国服劳役和兵役,让你出兵跟随打仗,得听话出兵。感觉很不公,限于国力又无法反抗。猛兽横行的世界里,谁都不得罪是食草动物最好的选择。当时鲁虽弱小,大王却好贤德,所以,倡仁政的孔子做了鲁国司寇,少正卯的法家学说很受鲁人欢迎,却为孔子不容,实质成为儒法学说斗争的牺牲品,对此,鲁王似乎也无异议。当然,诛少正卯的名义理由是他有“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的\"五恶\"品性。
当然,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小国被兼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靠实力说话的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更适应当时各国的实际需要,于是就有了随后的秦国商鞅变法,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在群雄逐鹿、人心思变、社会大乱的特殊年代里,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儒家学说却显得是那样的不合时宜。想得到推广又不受时代欢迎,徒唤奈何!宛如与风车大战的唐吉诃德一样,看似可笑,又充满悲壮。
总之,我认为孔子以礼杀少正卯似乎没那么简单,还有试图弘扬儒家学说以保全鲁国于乱世的想法在里面。
一己之言,当或不当,欢迎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尊礼,守礼,不代表就是一个老好人。
很多人,对孔子还是不理解。
大众的看法,孔子的思想,跟老子,释迦牟尼比起来,太low了,看看人家佛老,说的东西,玄乎其玄,看的人一脸懵逼,一看就相当高端。
再看,孔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用你说么?老子自己不知道么?
搞得很多人,看不上孔子,毕竟孔子的话,太难装逼,还是说几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来的逼格高。
孔子一直提倡,温良恭俭让,搞得人们认为,孔子,就应该是一个老好人,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唾面自干的那种。
人们都认为,孔子,装你就装好了,千万别漏气,道貌岸然,就应该有个道貌岸然的样子。
一旦孔子说几句冲话,大家就受不了了,伪君子!
更何况,孔子还杀了人,什么嘛!太虚伪了,你怎么能杀人呢?你是君子啊!
嘿嘿,这里我想为君子说几句话。
君子,可不是道貌岸然,可不是唯唯诺诺,可不是唾面自干的老好人。
君子,就是一个有自己原则的人,该客气的客气,该杀的杀,只求问心无愧而已。
孔子就是这么一个人,孔子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随机变化的,但又是一成不变的,不变只是他的原则,只做自己该做的事。
之所以孔子大多数时候和和气气,是因为他遇到的大多数事情,就应该和和气气,一旦遇到少正卯,他就爆发了。
和气的是他,杀人的也是他,他就是他,他没有变,他永远忠于自己的内心。
所以,那些杀人什么的,并不是他的瑕疵,他的失误,研究孔子,要懂他的内心,他一直都是一个完人。
如果他不杀少正卯,也称不得圣人,不配成为万世师表,供万人敬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问孔子吧他说正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所以孔子并非是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不喜欢孔子,更讨厌他的万事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把问题解开看,孔子杀少正卯以礼杀人是否牵强。
谁是少正卯
少正卯,鲁国闻人,相当于现在的网络大V们,后面有很多粉丝,很多是死粉。他鼓吹的是法家,属于革新派,后世的韩非子,商黄鞅,李斯属于一家。用法制的手段解决一切政治问题军事问题民生问题。并且从严制法,连带,酷刑等手段实施。秦国之所以强大,因推行法家,把普通民众变成战争机器,类似军国主义。
孔子杀少正卯的理由
聚众结社
鼓吹邪说
淆乱是非
原文,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人则不得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之。故居处足以聚传成群,言谈是以饰邪营众,强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不诛也。《荀子 宥坐篇》
孔子摄行鲁国宰相职务不到七天便把鲁国革新理论法家少正卯杀了。这与孔子提出的以礼治国不符呀。孔子宣传的周礼,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切都不可越礼的絜矩之道。而少正卯大V反对腐朽的礼治,而提出适应时代的要求法家治国的人。
上一篇:朝天钩还要用铅坠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