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孔子上任七天杀少正卯,以礼杀人理由是否过于牵强?
孔子,他的,儒家孔子上任七天杀少正卯,以礼杀人理由是否过于牵强?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谢邀!俗话说得好,人无完人。即使圣人也一样。孔子虽是儒家的圣人,但不见得就不会有错。所以,我们在学习儒家思想的同时,也要用唯物主义思想去看待它。就拿孔子上任七天杀少正卯来说,他说的五个必杀理由。表面上说的理由充足。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有点牵强。孔子杀少正卯的五个理由是: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少正卯是孔子推行儒家思想治天下首先在鲁国实行的障碍,而他的上台显然是是得到了鲁国国王的支持,所以他要除掉推行儒家理记论治国的障碍,少正卯又是当时鲁国法家一派的代表,孔子当了司寇把他杀掉正是杀一儆百,使他的儒家治国方针能在鲁国顺利实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我是 没眼皮的蚊子,我来 回答这个问题。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先弄清楚,孔子和少正卯这两个人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分析出孔子杀少正卯这件事,到底发生过没有,如果发生过,孔子为什么要杀他。
孔子是儒家的鼻祖,圣人,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鲁国,他老爸是鲁国的大将军 ,在鲁国可以算是家世显赫的世家。
但是由于父母去世的早,他没有沾上多少祖上的光,因此年轻的时候很落魄。
孔子收了大量的徒弟,到处讲学受徒,以此糊口,同时他通过这个渠道,来宣扬儒家学说。
孔子当时是个有理想的青年,当时百家争鸣,各种学派很多,他认为除了儒家学说,其他学说都会把人 教坏,会导致社会道德败坏。
随着岁数增加,孔子声名远播,连当时的鲁国国王,都经常听到他的名字。
孔子第一次见 鲁国国王,并没得到赏识,后来有人推荐他,也由于小人作梗,孔子没能当官儿。
孔子诛杀少正卯,是在他当大司寇的时候, 大司寇是鲁国司法界的最高长官,属于现在的部级领导。
少正卯,也是当时一个名人,据说这个人能言善辩,还是个好老师,孔子的学生经常逃课,去听他的课。只有颜回没去过。
少正是官职,卯是氏,但是的人大多数都没姓,大多数官员,都和国君一个姓,因此为了有所区别,就有了氏。
少正卯讲的是法家学说,他的学说和儒家学说对着干,儒家讲仁义,讲孝道,讲君臣规则。法家就讲依法治国,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在宋朝以前,学术界一致认为,孔子确实杀了少正卯,暴尸三天,都认为孔子做的对。因为不杀少正卯,少正卯的邪说就会广为流传,就会搞乱社会秩序。
少正卯有五条罪责:心达而险,心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除了这五条,他还乱政,因此必须杀。
自宋朝朱熹之后,关于这件事 就经常争论不休,到现在还没个定论。
因此来看,孔子如果真的杀了少正卯,还确实是以礼而杀的。孔子所说的礼,是儒家之礼,是周礼,是完全合乎当时道德规范的 。
周礼虽然不是法律,但是自从周公制定《周礼》之后,就成了周朝的最高准则,《周礼》的地位相当于宪法。
当时的法律也非常简单,杀人有时候并不需要有法律依据,只要被杀者违背了周礼,杀了他就是合法的。
少正卯大讲依法治国,讲利益,讲人欲。他和孔子的理念完全相对,他们之争,其实就是儒家和法家之争,这种斗争一直延续到现在。
孔子杀少正卯是为了理想,为了理想死都可以,杀个人算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子上任七天杀少正卯,以礼杀人理由是否过于牵强?
历史记载,孔子上任鲁国大司寇七天之后,便以谋逆欲反,妖言惑众,小人枭雄,异世同心等五种罪名将少正卯诛杀。理由全是因捍卫皇权,正名君子,顺乎礼数而显得理所应当,维护法纪。
老话说,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其实,孔子之所以诛杀少正卯,用今天的思维来分析的话,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少正卯是鲁国的大夫,和孔子一样,同是混迹官场的宦官。其职称和级别还可以世袭。这对未来想长期混官场的孔子来说,是一种潜在的竞争或者是威胁。
二 少正卯很有才干,其才华不逊色于孔子。一山不养二虎;这也对孔子未来的“克己复礼”的方针有所障碍。
三 少正卯还是个“改革派”。他思想敏锐,能言善辩,观念解放。对春秋时期鲁国的大政方针有改革的主张。这对孔子遵循周礼的儒家思想有所对抗。
四 孔子没被提拔成高干之前是个教书先生。而少正卯也在家里办起私塾(私人学堂),并且招收的学生规模,比孔子的学生还多——这不是跟老夫唱对台戏吗?
五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来乍到,需要有政绩才能坐稳屁股下的大司寇这把交椅。怎样维稳呢?先杀个有影响的人物,是个不错的选择。一来捍卫朝廷,二来可以除掉潜在的对手,三可以就此扬名列国……于是,少正卯就必须得死。
上一篇:朝天钩还要用铅坠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