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孔子上任七天杀少正卯,以礼杀人理由是否过于牵强?
孔子,他的,儒家孔子上任七天杀少正卯,以礼杀人理由是否过于牵强?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稳定社会的民族功臣一一孔丘。
扼杀社会进步的特级阻击手一一孔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看到的《孔子传》中没有杀少正卯的事情,也未提及少正卯其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朝历代掌权者为了发号施令,都会杀鸡给猴看,使视者不敢越雷池半步,这就是有权者贯用技两。所以说孔子也不例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子是个神人,至今没有发现他的著作,都是别人评论他的文章,说他编撰整理《六艺》以及存疑的所谓弟子编的《论语》,就这成为万世师表,奉为儒学(儒教)的祖师爷,高!实在是高!孔子杀少正卯这事一直有争论,为什么呢?因为不美,有损孔夫子的形象,人家少正卯办补习班吸引走了孔夫子的不少学生,可恶,等咱掌权了,给姓少的那个家伙定个破坏周礼,影响维稳的罪,杀了!这不是仁啊?国家大义是最大的仁,知道不?不行,孔子杀少正卯肯定是谣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公元前496年,孔子当上了鲁国的大司寇。新官上任三把火,孔子刚刚入职后七天,就做出了个惊人的决定——诛杀少正卯。孔子以“惑众”的罪名将少正卯逮捕下狱,并很快将其斩首,并暴尸三天。
对于孔子的决定,即使是他的弟子也感到十分不理解。孔子不是讲究“仁义”吗?不是一向反对滥用杀伐之刑吗?为何要杀死少正卯?要知道,少正卯也是一个“闻人”。很多人甚至认为,孔子是嫉妒少正卯,恨他抢光了自己学生。正所谓同行是冤家,孔子之所以诛杀他就是公报私仇!
因此,子贡就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孔子,希望老师给一个解释。
对此,孔子回答道:“少正卯有“心达(或作“逆”)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五种恶劣品性,人的品性只要有这“五恶”中的一种,就不能不施加“君子之诛”,而少正卯是身兼“五恶”的“小人之桀雄”,有着惑众造反的能力。”
在孔子看来,少正卯是典型的“路线错误”,因此“知识越多越反动”。那么少正卯宣扬的是什么思想呢?根据考证,少正卯或许宣扬的是法家思想,宣扬“霸道思想”,宣传战争、苛法和权术。在战乱频仍的春秋时代,这种思想无异于火上浇油,只会给天下带来更多的战争和死亡,只会给百姓带来更大的负担和痛苦。因此,孔子才会行此“君子之诛”,拔掉首害,从而达到天下大治的效果。
从孔子诛杀少正卯的事例来看,他所创立的儒学就是一种注定独霸天下的学说,不能与任何一种学说兼容。如果国家以儒学为根本,就必须排除其他学说。因此,汉儒董仲舒才会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个帝国,只能有一种思想。只有摈弃其他思想,人们的思维才不会混乱,而大一统的帝国才能保持稳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子上任七天杀少正卯,理由是少正卯犯了“心达而险,行辟而坚持,言伪而辩 ,强记而博,顺非而泽”这五宗罪。按孔子的说法,一个人只要犯五宗罪里的一宗罪就可以处死了,何况少正卯是犯了五宗罪,那可是罪该万死啊!
我们用现在的话来看看孔子给少正卯定的什么罪:第一宗罪是明白事理但是用心险恶;第二宗罪是行为怪异反对传统;第三宗罪是言论荒谬,善于诡辩;第四宗罪是宣传异端邪说;第五宗罪是妖言惑众,如洪水猛兽。
孔子为什么刚上任就急着要除掉少正卯呢?以礼杀人的理由是否牵强呢?
少正卯本来就是孔子的“眼中钉肉中刺”。
孔子开办私学的时候,打出“有教无类”的招生广告,不论是种地的,做手工的,做买卖的,当官人家的子弟还是平民百姓的子弟,只要能交得起十条腊肉就可以到他的学校读书。
所以当时孔子的私学可以说是异常的火爆,挤满了学生,孔子的名声也变得很大。
正当孔子事业发达的时候来了个“砸场子”的,这个人就是少正卯。他来抢生意了。有个故事是这么说的:有一天,孔子在杏林讲学,来听课的人挤得黑压压一片,孔子兴致勃勃的在演讲,正讲得高兴的时候,忽然间大家突然离场了,只剩下几个心腹门生孤零零地站在操场上。孔子很纳闷,这是咋回事呢?子路告诉他,大家都去听少正卯讲课了。这种情况以后还发生了很多次。
为什么少正卯能抢走孔子的“生意”呢?因为孔子讲的是“周礼、仁义、修身养性”之学,讲的都是理论上的大道理,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没有什么用处;而少正卯讲的是当时流行的纵横学说,功利之学,只要成功,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大家都是为了“利益”两字,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当官发财”,大家伙儿觉得很实用,就跟着少正卯学。
上一篇:朝天钩还要用铅坠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