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明朝武官能上早朝吗?有何依据?
早朝,明朝,皇帝明朝武官能上早朝吗?有何依据?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早朝的定义。
明朝的朝会分为三种,大朝、朔望朝、常朝。
大朝,只在正旦(农历正月初一)、冬至、万寿节(皇帝生日)举行,其性质是百官向皇帝朝贺,属于礼节性的,规模较大,在奉天殿(即现在的故宫太和殿)举行。
朔望朝,每月的初一、十五举行,性质如同大朝,也在奉天殿,只是朝贺,不讨论政事。
常朝,也就是早朝,明代的早朝还有午朝、晚朝,但因为并不常态化,属于偶尔为之。
故此,常朝主要是指早朝,在太和殿举行,处理政事。
早朝时,所有在京官员,不论官职大小,都必须参加早朝。凡是来京述职的外地官员也必须参加早朝。所以早朝是一件极其壮观的一件盛事,每次上朝有上千人。据载成化23年一次上朝的官员就达到1118人。
上朝时间在天刚刚破晓之时。
百官有午门进去,文物两班官员分别由左、右掖门进入。皇帝从中间的御道进入。
文物官员进入午门以后,先在金水桥南按照品级站好队伍,等待鸣鞭,按照次序过桥,直到奉天门丹陛之前,此时文官在左,武官在右,相对而立,站在御道两侧,等待皇帝的到来。
皇帝的座位设在奉天殿廊内正中,称之为金台,待乐起,皇帝安坐,此时再鸣鞭,鸿胪寺唱入班,左右两班进入御道,行一拜三叩头礼。
然后起来,正式进入奏事环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明代早朝现实门上“鼓三严”,在三通鼓后百官排队等着钟鸣开门之后入内。文武官员分为左右两列进入。待皇帝进入安坐之后,由鸿胪寺“唱”入班。此时文武官员左右两班齐进,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之后行礼,奏事。
在明朝,早朝的分量最重,尽管还存在着晚朝等形式,但是基本是作为早朝的补充,形成了早朝独重的局面。晚朝仅仅只是作为当日重要事情的补充,参加者极为有限,且礼仪较之早朝也是较为简单,君臣之间可以从容的展开讨论。另外,明朝早朝所进行议论的事件极为繁杂,不仅仅涉及到国家中发生的大事,更是连细微小事也是由皇帝亲自处理,如盗窃财物等等。这也与明朝皇帝一直以来对于权力的控制有关。有明一代,皇帝废丞相,权力得到了空前的集中,自身对于事物的处理量也就日渐增加。这也就导致了在早朝中的所有事情都需要请旨,没有皇帝的指令是不可以所以实行。因而皇帝也需要每日都进行早朝,早朝也就成为了固定的政治生活形式被延续了下来。但是随着明代后期政治荒废,早朝的功效也就大不如前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古以来,朝会制度都是一个王朝政治运转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块,成为当时王朝统治下政治环境的最好表现。作为明朝来说,其本身的政治机构构成就有着有别于之前历朝历代的部分。
就最为突出的来说,皆为世人所知的就是明朝的宦官干政。然而明朝政治还有非常重要的转变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沿袭以久的丞相制度,所以这样一来皇帝的权力尽管相对集中,但是也需要在政治中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明代皇帝的早朝制度也是颇具特色的。
关于朝会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周礼》中就有相关的记载。朝会制度主要体现为君主作为权力核心通过臣下觐见的方式了解到国家机器运行中的故障与弊病。就明朝的朝会来说早朝也是其中最为核心的一部分。
因为早朝是一种皇帝固定的接见大臣的形式,因此在整个明朝的发展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随着明朝早朝制度的逐渐废弛,就形成了君王深居,不能及时获得外界信息,从而政治生活遭到了破坏。
明代早朝现实门上“鼓三严”,在三通鼓后百官排队等着钟鸣开门之后入内。文武官员分为左右两列进入。待皇帝进入安坐之后,由鸿胪寺“唱”入班。此时文武官员左右两班齐进,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之后行礼,奏事。
在明朝,早朝的分量最重,尽管还存在着晚朝等形式,但是基本是作为早朝的补充,形成了早朝独重的局面。晚朝仅仅只是作为当日重要事情的补充,参加者极为有限,且礼仪较之早朝也是较为简单,君臣之间可以从容的展开讨论。
另外,明朝早朝所进行议论的事件极为繁杂,不仅仅涉及到国家中发生的大事,更是连细微小事也是由皇帝亲自处理,如盗窃财物等等。这也与明朝皇帝一直以来对于权力的控制有关。
有明一代,皇帝废丞相,权力得到了空前的集中,自身对于事物的处理量也就日渐增加。这也就导致了在早朝中的所有事情都需要请旨,没有皇帝的指令是不可以所以实行。因而皇帝也需要每日都进行早朝,早朝也就成为了固定的政治生活形式被延续了下来。但是随着明代后期政治荒废,早朝的功效也就大不如前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回答问题,明朝文武官员是必须参加早朝的,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行礼奏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