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时拒绝别人,为什么自己心里会感到愧疚?
自己的,的人,你的有时拒绝别人,为什么自己心里会感到愧疚?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时拒绝别人,为什么自己心里会感到愧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样的人首先是善良的,也总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不是实出无奈,无能为力的情况下是绝对做不到的,就这样,tα也会为自己的“不作为″而自责难过,耿耿于怀,久久不能释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这样的人心太软了,心地善良,这样的人一般不会拒绝别人,做事认真守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或许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自己的性格,或许是心太软,总担心别人会因为你的拒绝而难过,也或许是受自古以来传统思想的禁锢和影响,总觉得拒绝别人就是不好的行为,会有很深的负罪感。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要懂得学会拒绝,才是我们真正的生活方式。有时候现实就是如此,如果你不懂得拒绝,没有人会感激你的善良,往往让得寸进尺的结果,是你让自己变得郁闷和纠结。
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有时候你不懂得拒绝,其实也是一种“低价值”的付出。这种付出,你以为会感动全世界,往往却只能感动自己。我们不会去主动给别人添乱,但是也不能因为照顾别人的情绪,勉强和为难自己。
人际交往也是纷繁而复杂的,学会拒绝,或许有些残酷,但是,只有懂得拒绝,才是通往答案最干净最利落的捷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人特别的善良,总是在满足别人的期待、需求,甚至是别人的无理要求。
而他们一旦拒绝别人后就会陷入愧疚的情绪。
他们在拒绝别人后会有哪些“内心戏”呢?
1. 非常在意他人的反应
“我拒绝了他,他会不会不开心?或者伤心?”
于是愧疚了。这类人容易受到他人消极情绪的左右。
他们很在意他人的感受,怕别人不开心,不喜欢自己了。
担心自己的拒绝遭到他人强烈的不满,引发他人对自己的攻击。
但是啊,别人不开心那是他自己的事情,你没有义务为他人的情绪负责。
2. 过于为他人着想
“他很需要我的帮助,如果我不帮他,他就不行了。”
于是又愧疚了。这类人把别人想得很弱小,在他看来别人是很需要自己的帮助的。
也许是因为他们想到自己被拒绝会感到不舒服,所以以己及人的认为他人也这样。
其实啊,你可能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
3. 害怕破坏自己的理想化形象
“他是不是觉得我不好了?觉得我很小气?”
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害怕别人对他有个不好的评价,希望能维护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好形象。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象呢?
1. 以自己的感受为主
比如当拒绝别人后,要认同自己的选择。(不要怀疑)
2. 强化对于拒绝的积极感受
当拒绝他人并有积极体验的情景时,可以记录下来,逐渐强化这种积极的感受。
3. 调整自己的认知
告诉自己“拒绝是有力量的表现”、“拒绝不是自私,而是一种正当的权利”,更多的关注拒绝的积极方面。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拥有拒绝他人的能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先来区分一下基于提出要求方与要求信息接收方的不同情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提出要求方(别人),提出要求方对信息接收方(我们自己)提出要求,这个要求我将它分为两种类型,类型一是合理要求,类型二是不合理要求。
什么是合理要求呢?比如说你是一个网络技术人员,同事的电脑突然出了软件或硬件问题向你求助,基于你的专业领域和你解决问题总是很有效,那么同事提出的要求(求助)是合理要求范畴。
那么不合理要求呢?比如说在一个冬季你某天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平生素未谋面的陌生路人,这个路人看上去十分寒冷,他/她向你提出去你家取下暖的要求,按照社会礼仪和风险预判来讲,这位路人提出的要求就是不合理要求。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信息接收方(我们自己)在接收到的要求信号时的处理方式。
处理方式我也把它分为两种结构,一种结构是力所能及接受或拒绝要求,一种结构是力所不能及接受或拒绝要求。
由此,我可以得出要求提出方与要求信息接收方不同处理方式的假设收益与损失。
1、先来看一下要求提出方
如果对方提出要求你拒绝,对方都会体验到被拒绝的消极情绪,因此都得-1分,
如果对方提出要求你接受,对方就会有积极情绪体验以及你接受要求后带给对方的收益,得+2分。
2、再来看一下要求信息接收方
如果对方提出合理要求在你力所能及范围内:你接受,助人为乐有好的情绪体验,得+1分;你拒绝,则会有故意不帮助带来的心里愧疚,得-1分;
上一篇:朋友国企行政,去年下岗。男,43岁,想学技术,有什么好建议?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