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无暇顾及的意思(花25万买53门课程?高价“协议班”你入坑了吗)
课程,学员,协议无暇顾及的意思(花25万买53门课程?高价“协议班”你入坑了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然而,另有多名通过“芝士未来”分期付款的学员则收到了来自“融易分期”的催债信息,还有学员收到了相关债权受让公司的律师函。记者致电“融易分期”客服热线,工作人员称,其平台此前与开课吧有合作关系,现在已终止,学员选择分期付款后,他们已经将钱全额一次性付给了开课吧,“学员需要分期偿还给咱们这边,逾期会有逾期费用产生。如果逾期过长会影响征信。”
学员收到的逾期短信。受访者供图
针对学员提出的取消分期贷款一事,记者咨询开课吧,对方称,目前只有收款方为开课吧的分期可以通过其公司取消,涉及其他多个第三方资方的都无法取消。至于退费问题,需要学员继续等待。
“协议班”引争议,预收资金监管刻不容缓
对于这种接近“免费”学习的方式,不少学员买课时也有过怀疑。李祥林告诉记者,他曾问过推销的“老师”,这样返费公司赚钱么,对方称“就这一天,打口碑的,做品宣,就这几十个名额”。
刘毅强称,在他工作的几个月里,公司的返费模式会不定期更换,“比如这段时间是25800元买课,分6个月返,这种模式卖不好了,就换一种,出一个2980元分3个月返的。”
多名开课吧前员工告诉记者,为了推销,市面上很多机构都会采用“协议班”模式招揽学员,他们一开始也相信公司的返费政策,所以大力推销,甚至自己的亲朋好友也来报课。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如今不仅学员返费无望,自己的工资也不知何时到账。
实际上,针对高价“协议班”的争议早已存在。公职类教育服务机构中公教育的高管曾在2019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协议班”是一种创新的培训课程产品形式,经过长时间的市场检验和产品迭代逐步趋于成熟,已成为目前职业培训行业绝大多数机构普遍采用的培训课程产品形式,目前公司协议班占比70%以上。
“协议班”一方面为中公教育带来营收,另一方面也出现大量退费。去年,深交所两次向中公教育下发关注函,要求其回应有关业绩减少、协议班收入明细、退费率等问题。据媒体报道,中公教育当时很快下架了公职类考试所有全退产品。近日,就相关协议班问题,记者咨询了中公教育的一名销售人员,对方称此前下架的是“全退课”,目前的协议班需要收取一定的学费。但在其发布的相关招生海报中,记者发现,仍有不过全退的课程。
中公教育不过全退的课程招生海报。截图
记者随后致电中公教育官方热线,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确实有一些课程是全退的,但要看课程具体设置,“公职类的话,像我们有的城市全退,但要另外收1000元学杂费,学杂费是不退的,有些课程连学杂费也不用收,或者有些课程需要扣部分费用,笔试不过扣除部分,面试不过扣除部分。”
在某第三方投诉平台,关于协议班退费问题已有6000余条投诉,涉及开课吧、学慧网、华图教育等多家教育机构。
《中国综合性终身教育平台大数据报告》显示,综合性终身教育市场规模预计2021年达到近3000亿元,新职业带动品类创新,在线化加速市场下沉,在线综合性终身教育占比40%。
一边是巨大的市场,另一边乱象频生。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合规中心主任李翔认为,相较于传统的线下教育机构,线上教育本身的监管难度较大,对技术和制度监管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2021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成人教育培训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鼓励采用“互联网 ”的混合学习模式,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和移动学习平台,加强资源建设,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
对于经费管理,《通知》要求督促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依法建立财务、会计、资产管理和第三方审计制度,规范收费和退费行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健全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资金监管机制,进一步降低预收资金风险。
“这表明,官方层面是支持和鼓励通过互联网技术来搭建成人教育平台,也对机构的财务经费管理提出严格要求。”李翔表示,分析最近线上成人教育机构出现的问题,平台明显将主要的投入用在了营销而非课程本身。
“不同于传统的商品交易,虛拟产品的交易一旦一方无法兑现,且没有第三方平台的监督或担保,这些风险及损失大部分将由学员承担。”李翔表示,针对已出现的风险,学员可以通过法律维护权益,要求平台履行已签署的合同义务。但维权难度大。平台一旦出现问题,学员最终实现合法权利的周期较长,如果本身又有“培训贷”等金融消费,压力则更大。他表示,针对预收资金的深度监管刻不容缓。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