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商於子驾豕 商于子驾豕文言文答案
译文,句子,文言文商於子驾豕 商于子驾豕文言文答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祸乃不滋。夫积爱成福,积怨成祸。若痈疽之必溃也,所浼[注]者多矣。鲁季氏与郈氏斗鸡,郈氏介其鸡,而季氏为之金距。季氏之鸡不胜,季平子怒,因侵郈氏之宫而筑之。郈昭伯怒,伤之鲁昭公曰:“祷于襄公之庙,舞者二人而已,其余尽舞于季氏。季氏之无道无上,久矣。弗诛,必危社稷。”公以告子家驹。子家驹曰:“季氏之得众,三家为一。其德厚,其威强,君胡得之!”昭公弗听,使郈昭伯将卒以攻之。仲孙氏、叔孙氏相与谋曰:“无季氏,亡无日矣。”遂兴兵以救之。郈昭伯不胜而,鲁昭公出奔齐。故祸之所从生者,始于鸡足;及其大也至于亡社稷。
(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注】〔浼(měi)〕污染。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夫积爱成福,积怨成祸。若痈疽之必溃也,所浼者多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季氏之得众,三家为一。其德厚,其威强,君胡得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1)积累仁爱则带来福祉,积聚怨恨则酿成祸患。(这)就如同痈疽必然要溃烂,并污染很多地方一样。 (2)季氏家族深得民众支持,(而且)季氏三兄弟又联合成一体。他们德高望重,实力强大,君王您怎么对付得了!
【解析】 翻译文言句子,要以“信、达、雅”为准则,力求做到字词落实,同时要掌握留(专有名词,如“季氏”)、删(不译的虚词,如“夫”)、补(补出省略成分,如参考答案中补充的词语)、换(古词换今词,如“浼”)、调(调整词序、语序)等翻译方法。
〖参考译文〗
圣人谨小慎微,行为举动适合时宜,这样灾祸就不会产生。积累仁爱则带来福祉,积聚怨恨则酿成祸患。(这)就如同痈疽必然要溃烂,并污染很多地方一样。鲁国的季氏和郈氏两家斗鸡,郈氏给鸡披上铠甲,而季氏则给鸡装上金属尖爪。季氏的鸡斗输了,季平子非常恼火,便乘机侵占了郈家的土地,还修建了房屋、围墙。郈昭伯怒气冲天,在鲁昭公面前中伤季平子:“祭祀襄公庙堂时,季氏只用两人舞,其余的都去为季氏祖庙起舞了。季氏大逆不道、目无君王的时间已很长了。如不杀季平子,以后他一定会危及国家。”鲁昭公将郈昭伯的话告诉了子家驹。子家驹说:“季氏家族深得民众支持,(而且)季氏三兄弟又联合成一体。他们德高望重,实力强大,君王您怎么对付得了!”鲁昭公不听,硬派郈昭伯率军去攻打季氏。仲孙氏和叔孙氏一起商量:“如果没有季平子,我们两家不用多久就会灭亡。”于是兴兵去救助季平子。(战争的结果是,)郈昭公战败被杀,鲁昭公也因此出逃到齐国去避难。这场灾难的起因开始于斗鸡之类的小事;祸事闹大以后,竟然会导致国家灭亡。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学者师达而有材,_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 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 在左则左重, 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_德行彰矣。故师之教也, 不争轻重尊卑贫富, 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 所欲尽成, 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_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卷四·劝学》)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1)从师学习的人,如果他的老师通达而自己又有才能,我没听说过这样的人不成为圣人的。 (2)像这样,名号就显达了,德行就彰明了。 (3)圣人是在努力学习中产生的,不努力学习而能成为贤士名人的,未曾有过。
【解析】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其中“信”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句(1)中的“师”“达”“其”,句(2)中的“则”“显”“彰”,句(3)中的“疾”“为”“未之尝有也”都是在翻译时必须准确翻译的地方。
〖参考译文〗
从师学习的人,_如果他的老师通达而自己又有才能,_我没听说过这样的人不成为圣人的。只要有圣人在, 天下就太平安定了。圣人在这个地方, 这个地方就受到尊重, 圣人在那个地方, 那个地方就受到尊重, 因此古代的圣王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尊重老师就不会计较他们的贵贱、贫富了。像这样,_名号就显达了,_德行就彰明了。所以老师施行教诲的时候, 也不计较学生的轻重、尊卑、贫富, 而是看重他们是否能接受理义。他们倘若能够接受理义, 对他们的教诲就会无不合宜。所追求的都能得到, 所希望的都能实现, 这种情况在得到圣人之后才会发生。圣人是在努力学习中产生的,不努力学习而能成为贤士名人的,未曾有过。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商於子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注],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先生过而尤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宁毋先生曰:“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曰:“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曰:“是盖有激者也。”
(节选自宋濂《宋学士文集》)
【注】〔轭(è)〕牛拉东西时驾在颈上的曲木。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1)你错啦!耕地应当用牛,因为牛巨大的力气能够使土块耕起,坚硬有力的蹄子可以站立于泥淖之中。 (2)如今你用猪来代牛耕地,不是差不多弄颠倒了吗?
【解析】 句(1)应注意“过”“陷”等实词、“力之巨”“蹄之坚”等定语后置句的翻译。句(2)应注意“颠”“倒”的使动用法以及“......乎”的疑问句式的翻译。
〖参考译文〗
商於子家很贫穷,又没有牛耕田,他就牵一头大猪向东而作。大猪不肯被套上轭,一套上就又挣脱,一天也不能耕一小块田。宁毋先生经过时责备他说:“你错啦!耕地应当用牛,因为牛巨大的力气能够使土块耕起,坚硬有力的蹄子可以站立于泥淖之中。猪就算再大,怎么能耕地呢?”商於子怒目而视但没搭理他。宁毋先生说:“如今你用猪来代牛耕地,不是差不多弄颠倒了吗?我同情你才告诉你,你却反而发怒还不搭理我,是为什么呢?”商於子说:“您认为我颠倒是非,我还认为您颠倒是非呢。我难道不知道侍弄田地必须用牛,也就如同治理百姓必须用贤人一样。不用牛,虽然侍弄不好田地,它的害处小;不用贤人,那么天下遭受祸害,它的害处大。您怎么不用责备我的话去责备治理百姓的人呢?”宁毋先生回头对弟子说:“这应该是对现实有不平之气的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