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鬼父是什么意思)-黑兽
先祖,观念,厉鬼(鬼父是什么意思)-黑兽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研究先秦鬼、魂观念,必须探讨周代丧礼中的“复”事。因为此事直接牵涉到“魂”观念起源的时间问题。“复”事首见于《仪礼》,再见于《周礼》,又见于《礼记》。三礼所载“复”事仪节,大体如下:
其一,行“复”事前的准备。确定行“复”事者,周天子的丧礼多达十二人,卿大夫则以命数递减,一般士人,则只有“复者一人”。再就是准备行“复”事的衣服,《周礼·天官·玉府》有称为“玉府”的职官来“复衣裳”。“复”事一般是用死者生前的上衣。“复”事要在房屋最高处进行,所以要准备上房的梯子。周王朝有些职官的职守中就有此项任务。《礼记·丧大记》:“有林麓则虞人设阶,无林麓则狄人设阶。”“虞人”、“狄人”皆为职官之称。
其二,“复”事地点的确定。“复”事一般在死者所居正寝的屋脊上进行。为周天子者所行“复”事还要多一些地方。《周礼·天官·夏采》说“以冕服复于大祖。以乘车建绥复于四郊”,《礼记·檀弓》谓“君复于小寝、大寝、小祖、大祖、库门、四郊”,总之,凡是国君常去过之处皆要行“复”事。礼书上还有一些变通的规定,如《礼记·杂记上》载诸侯或大夫到别国聘问时“死于馆,则其复如于其国。如于道,则升其乘车之左毂,以其绥复”。
其三,“复”事的过程。这个过程以《仪礼·士丧礼》所载为典型:“复者一人。以爵弁服簪裳于衣,左何之,扱领于带。升自前东荣中屋。北面招以衣。曰:‘皋某复!’三。降衣于前,受用箧。”意思是说一位行“复”事者,拿着死者生前穿的爵弁服和裳连缀在一起,搭在自己的左肩上,将衣领插进自己的衣带间。然后在堂前从东侧屋脊处登梯上到屋脊。站在屋脊上面朝北举衣呼唤,喊道:“啊———,某(死者之名,若周天子则称‘天子’),你回来啊!”这样连续喊三次以后,把“复”衣拋下,有人接到装到箧中。行“复”事时一般是呼唤死者的名字,而于周天子则“复,曰‘天子复矣’”(《礼记·曲礼下》),以示对于周天子的尊崇。《礼记·丧大记》亦有大体相同的记载,谓:“其为宾,则公馆复,私馆不复。其在野,则升其乘车之左毂而复。”
其四,行“复”事之后的仪节。要有专人将“复”事后置于箧中的上服从堂的阼阶登堂带到死者旁,用此上服覆盖于死者身上。以此来看死者能否复苏,“复而不苏乃行死事”。(《周礼·天官·夏采》)所谓“死事”,指“复”事后的丧葬礼仪。
总括礼书所载“复”事的过程,可以看到撰著较早的《仪礼》、《周礼》皆无“魂”之说,撰著较晚的《礼记》也提之甚少,只有两篇提到“魂气”一词。这说明在《仪礼》、《周礼》撰著的时代,“魂”观念尚未流行,而《礼记》撰著的时代“魂”观念也未大行于世。汉代经学家郑众、郑玄皆以“招魂”释三礼中的“复”,虽然甚合战国以降的“复”事,但却不符合战国以前的“复”事。三礼中所见“复”事,无一指招魂而言,而是直呼死者之名(周天子除外)。这是符合上古“人死为鬼”这一传统理念的。春秋时期晋太子申生复现,可以乘车,能与人交谈,是其作为“鬼”的整体再现,而非其魂附到别人身体的再现。“复”事的情况与此一致。“复”事的“皋皋”呼唤声,是对于逝者整体的呼唤。其中弥散着对于生命的感悟和期盼。后世释解“复”事皆承袭郑玄、郑众之说,谓其为“招魂复魄”,是因为如此来解释“复”事顺理成章,且有《楚辞·招魂》之篇为证。因此都言之凿凿,似成定谳。
这种说法,皆失于对观念起源形成过程的详考。关于“复”事是否招魂,《礼记·檀弓下》孔疏谓:“‘招魂’者,是六国以来之言,故《楚辞》有《招魂》之篇,《礼》则云:‘复,冀精气反复于身形。’”孔颖达的这个说法甚为卓识,我们可以说六国之前并无招魂之说,早期的
“复”事与招魂无关。《礼记·檀弓下》讲“复”是希望变为“鬼”的逝者从幽冥之处返归,是希望死者复苏。“复”事之目的,是唤鬼而非招魂。
六、魂飞长空:战国时期灵魂观念的发展
战国时期,“人死为鬼”的观念依然盛行。托先祖之庇佑,直到战国时期作为先祖的“鬼”还常和“神”系连一起受到尊敬。战国初年齐国陈
的祭祖铭文一开始就郑重言自己是田敬仲完之孙、田和之子,接着说自己“恭寅
(鬼)神”(《陈
簋盖》,《殷周金文集成》4190),这里所云其所恭敬的“鬼”,当指铭文开始就郑重提到的祖、父。作为先祖的“鬼”,受到人们的尊崇。战国时人认为,人去世后要和先祖相见,所以信阳战国楚墓竹简的遗策中记载的随葬品中有“见鬼之衣”,指为死者所制,往见先祖之衣。九店楚简的占筮类文字有“上下之祷祠,鬼神卿(飨)之”的话。是皆可见对于作为“鬼”的先祖的重视。《礼记·中庸》载孔子语:“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这应当是战国时期占主流地位的认识。
在初期的魂魄观念里,人体是魂魄的依附之所。若从另一角度看,人体又是魂魄的牢笼。春秋时期,这个牢笼虽有所松动,但终春秋之世魂魄都还没有冲出牢笼,用《楚辞·自悲》的话来说,被禁锢的灵魂“屈而偃蹇”。春秋末年的“魂气”说表明“魂”观念正在躁动,待到灵魂出窍、魂飞魄散,已经到了战国中期。“魂”是否离开人体而飞升,是这一观念变迁的分水岭。就目前所见材料看,这一转变可能是战国中期完成的。据《战国策·齐策》,战国中期齐将田单在即墨励卒而决死战,大败燕军,其励卒之语云:“宗庙亡矣,云(魂)曰(魄)尚矣,归于何党(乡)矣。”意思是说,燕军攻来,齐人的宗庙毁弃,魂魄上出飞升,不知归于何处。“魂魄尚(上)矣”的说法指明魂魄离开人体而上升。语中“魂魄”原作“云曰”,清儒黄丕烈说:“此‘曰’字当作‘白’。‘云白’者,‘魂魄’之省文。”并引《说苑》“魂魄丧矣”为证。上引田单语中“尚”字,前人或有读若戃、惝、丧之说,或有释为久之意者,似皆未确。笔者认为当读若“上”,意谓魂魄飞升而上。古字习见“尚”、“上”两字相通假。《尚书·康诰》“尚显闻于天”,清儒孙星衍说其意为“上能明达于天”,是为显例。此处说魂魄可以飞升,较之春秋时人的观念已有很大进步,但魂与魄还系连一起。“魂”尚未完全独立出来,它是与“魂气”说相近的一种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