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思)-)-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伊川,圣人,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思)-)-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焞切见方今国步尚艰,中原未复,进退人才,当明缓急,今日之务,无非繁剧,宜先俊杰,以济艰难,白首书生,动辄迂阔,用于平时,徒美听观,施于今日,何益事功?[2]9
尹焞批评“徒美听观”,迂阔空谈,强调联系实际,以济时艰。这体现了尹焞重视事功,成圣以行道的思想。
三、重礼义反对求和的爱国主义
尹焞重礼义、反对求和的爱国主义也是其理学思想的重要体现。金兵侵略宋朝时,尹焞家人遇害,尹焞本人也伤重不能行动。他的遭遇对其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尹焞的理学思想表现出鲜明的重礼义、反对求和的爱国主义思想。
绍兴八年(1138年),金熙宗命张通古为诏谕江南使来宋,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把南宋视作其附属国,南宋朝野舆论哗然。殿中侍御史张戒曰:“不云国而直云江南,是用我太祖待李氏晚年之礼也。”[2]3上章力论之。礼部侍郎曾开亦奏谓:“不当忘仇敌而讲和。”[2]3张戒和曾开等大臣对金人把金朝与南宋的关系比为北宋太祖对待南唐李煜的关系,对金人贬低南宋的态度,以及忘记金人的仇恨和讲和的做法深感不满,于是百官愤怒,群论纷纷。然而宰相秦桧却方主和议,力赞屈己之说。
由此,尹焞乃上疏云:
礼曰:父母之仇不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今陛下方将信仇敌之谲诈,而觊其肯和以纾目前之急,岂不失不共戴天、不反兵之义乎?又况使人之来以诏谕为名,以割地为要,欲与陛下抗礼于廷,复使陛下北面其君,则是降也,非和也。今以不共戴天之仇与之和,犹且不可,况实降乎!臣切为陛下痛惜之,或以金国内乱惧我袭己,故为甘言,以缓王师。倘或果然,尤当训饬号令,申严赏罚,鼔士卒之心,雪社稷之耻,尚何和之为务?臣愿陛下深思熟虑,广采众论,以全大计。勿以成筭,重于改图,则天下幸甚。[2]3-4
尹焞引用“父母之仇不与共戴天”之言,反对议和。指出金人以诏谕为名,以割地为要,实际上就是企图让南宋朝廷违背礼的原则,让南宋皇帝向金国称臣,其实这就是降,失去了不共戴天之大义,而不是所说的和。尹焞以坚守不共戴天之仇作为礼和义的表现,强调不得求和。其坚守礼义,反对求和的爱国主义亦是其理学思想的表现。
尹焞不仅上疏高宗反对和议,而且在上疏论和议不报,金国使者在馆多日议论不决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致书秦桧,充分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他说:
今若和于金人,彼日益强,我日益削,中国号令皆从金出,国事废置,皆从金命,侵寻朘削,天下有被发左袵之祸,谗间疑贰将帅有诛戮夺权之害,奸宄生心,大势奈何,将见异时金人坐收成功。相公被天下之责,无所归咎,愿相公榻前力陈大计,以谓金人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靖康以来,屡堕其术,今若一屈膝,使为口实,贾怨饬兵,自困自毙,岂忍直为此议。比者,切闻主上以父兄未返,降志辱身于九重之中有年矣。然未闻金人悔过,还二帝于沙漠,继之梓宫,崩问不详,天下之人痛恨切骨,则金人虎狼贪噬之性,不言可见,天下方将以此望于相公,觊有以革其已然。岂意为之已甚乎!今之上策,莫如自治,自治之要,内则进君子而远小人,外则赏当功,而罚当罪。使主上之孝弟,通于神明,主上之道德,成于安强,勿以小智孑义而图大功,不胜幸甚![2]4-5
尹焞指出,如果讲和于金人,就会导致金人益强而宋朝益弱,而中国的号令皆出于金国,国家大事废置,听从于金国,遭致夷狄之祸,以致金人坐收成功。并云既然秦桧担任宰相之职,就应该向皇帝力陈大计,强调与金人的不共戴天之仇,而不应屈膝向金国称臣。秦桧得书读之,表示不悦,至勿以小智孑义而图大功,更加不悦。由此可见,尹焞重礼义,反对求和的爱国主义与秦桧主张议和,奉行割地、称臣、纳贡政策,以及贬斥排除抗金人士的做法形成鲜明的对照。
与尹焞的爱国主义相同,朱熹亦反对议和。在当时的形势下,朱熹强调:“今日之计不过乎修政事、攘夷狄而已矣。非隐奥而难知也,然其计所以不时定者,以讲和之说疑之也。夫金虏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则其不可和也,义理明矣。”[5]441-442认为奋起反抗不可求和,这是义理的体现。并指出:“君父之仇,不与共戴天者,……今日所当为者,非战无以复仇,非守无以制胜,是皆天理之自然,非人欲之私忿也。”[5]508把爱国复仇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其理学的天理论与爱国主义自然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其价值,不可轻易否定,倘若求和就是违背天理。
张栻亦说:“自虏入中国,专以和之一字误我大机。非惟利害甚明,实乃义理先失。义理之所在,乃国家之元气,谋国者不可以不知也。”[6]1017强调义理乃国家的元气,讲明义理,才能力排和议之词,益坚抗敌之心。
从尹焞到朱熹、张栻,以及岳麓书院诸生的事迹,体现出一脉相传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将反对议和的爱国思想与礼义、义理结合起来,成为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理学家的爱国主义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尹焞对程颐思想的传播
洛学代表人物程颐曾两度入蜀,其理学代表著作《伊川易传》写于涪陵,这本身就是宋代蜀学的组成部分,而且程颐在蜀地教学授徒,通过蜀中弟子传播了其理学思想,这促进了洛学在蜀地的流传,对蜀学的发展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程颐的弟子尹焞在程颐之后也入蜀活动、讲学,传播二程之洛学,并扩大了其在巴蜀地区的影响,使理学在蜀地进一步流传,为南宋时期巴蜀地域文化与理学思潮的融合起到了铺垫作用。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陷洛阳,尹焞家人遇害。尹焞本人也伤重不能行动,弟子将其藏匿于山谷间免于一死。后于绍兴二年(1132年),尹焞入蜀,到阆中。时张浚任川陕宣抚处置使,尹焞门人吕稽中为计议官,延请尹焞馆于阆中。在阆中居住时,尹焞寻程颐的《伊川易传》,于吕稽中处得到上十卦。后到武信,其女婿邢纯多方寻求,获《伊川易传》全书,尹焞并为此作《书易传后序》,其言曰:
焞至阆中,求《易传》,得上十卦于吕稽中,实余门生也。后至武信,婿邢纯多方求获全本。以所收纸借笔吏成其书,为生日之礼。殆与世俗相祝者异矣。敬而受之,乃言曰:誓毕此生,当竭吾才,不负吾夫子传道之意。[2]22
尹焞在蜀中求其师程颐《伊川易传》的目的乃在于继承程氏易学,不负程颐传道之意。因《伊川易传》写作于四川涪陵,并在蜀地流传,以至于尹焞都要到四川寻找。而在程颐的家乡洛阳,因被金兵占领,兵荒马乱之际,恐原有的《伊川易传》已散失,尹焞在蜀地找到该书全本后,将其作序推出,进一步扩大了程氏易学及理学在蜀地的影响。徐远和先生指出:“他(尹焞)对《伊川易传》思想的理解是相当深刻的。有人问他:‘《伊川易传》何处最切要?’他回答:‘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此是最切要处。’这说明他抓住了程颐《易传》中理学思想的核心。他认为只有《易传》才是全面阐述程颐思想的代表作。因此,如要不失洛学之正,非遵循《伊川易传》不可。”[7]249确实如此,尹焞寻找、传承程颐的《伊川易传》,就是为了“不负吾夫子传道之意”,以体现“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这个“最切要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