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汉寿亭侯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汉寿,汉寿县,关羽汉寿亭侯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此外,清代小说《隋唐演义》 、《聊斋志异》 及《忠孝勇烈木兰传》 中也有将关羽称为“寿亭侯”的现象
毛宗岗指出俗本中有“曹瞒铸寿亭侯印贻公而不受,加以u2018汉u2019字而后受”的拙劣情节,并认为“是齐东野人之语 ”。清人王应奎《柳南随笔》卷四 也说“俗人据小说《三国志》称公u2018寿亭侯u2019,尤可喷饭”。足见通俗文学中将关羽称为“寿亭侯”之误。
事实上,通俗小说家将关羽称为“寿亭侯”而认为“汉”是朝代名,除了其自身对史实的忽略外,还有更深的原因。在《三国志》研究中历来就有“帝魏论”和“帝蜀论”之间的争论 ,即认为魏国和蜀国到底孰为正统的问题。自古以据中土者为正朔,然而南宋中原已失,偏安一隅,处境与蜀国极为相似。而蜀汉以汉室一脉自居与南宋认为自己是宋室一脉相似,故“帝蜀论”的实质是“帝南宋论”。《四库全书总目》卷四十五《三国志提要》 中指出“(宋)高宗之后,偏安江左近於蜀,而中原土地全入於金,故南宋诸儒纷纷起而帝蜀。”可见,“帝蜀论”的实质是“帝南宋论”, 而“帝蜀论”导致人们将蜀汉视为正统,因此忠於蜀汉成了忠义的表现,而关羽恰巧为其典型,因此其封号“汉寿亭侯”中的“汉”字易与关羽所效忠的 “汉”朝相联系,并视为朝代名,以此进一步突出其特殊含义,加之通俗文学家在作品中迎合并加以发挥民众心中这一情结,因此通俗文学中大量出现将关羽称为“寿亭侯”的现象。
以上已对“汉”为朝代名的依据一一予以了辩驳,除此以外,从史料记载中也可证明汉寿亭侯之“汉”字非朝代名。
(1)《三国志》卷三二《先主传》 记载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表於汉帝曰:u2018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u2019”从该表可以看出,与关羽同为亭侯的马超、张飞都未在其爵号前加朝代名“汉”字,可以“汉”非朝代名。
(2)据《新唐书》卷一十五《礼乐志》 记载唐德宗建中三年治武成庙“诏史馆考定可配享者,列古今名将凡六十四人图形焉:越相国范蠡……汉相国平阳侯曹参……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
据上文可知,各位名将的官爵名前为朝代名,如范蠡前为“越”,曹参前为“汉”。可见“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中“蜀”是其朝代名,“前将军”为官名,“汉寿亭侯”为爵位名。同样的称谓方式旁见於《新唐书》卷八十八《宰相世系表》 。
(3)《明史》卷五十《礼志》 记载“后复增四:关公庙,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建於鸡笼山之阳,称汉前将军寿亭侯。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订其误,改称汉前将军汉寿亭侯。”可见明高祖洪武二十七年立关公庙,误称关羽称为“汉前将军寿亭侯”,即认为“汉”是朝代名。到了明世宗嘉靖十年已改正错误,称为“汉前将军汉寿亭侯”。在毛批《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袁本初损兵折将 ,关云长挂印封金》中毛宗岗指出 “鸡笼山关庙内题主曰:u2018汉前将军汉寿亭侯之神u2019,本自了然。”但毛宗岗觉得还不够“余则谓当於外额亦加一u2018汉u2019字,曰u2018汉汉寿亭侯之祠u2019,则人人洞晓矣。”
由以上论证可知, “汉”为朝代名说是错误的。
历史上曾发现“寿亭侯”印
“寿亭侯”印的发现可以说是支撑“汉”字为朝代名说的最有力的证据。
(1)洪迈在《容斋四笔》卷八 载曾先后四次发现“寿亭侯印”:
其一,宋高宗绍兴年间(公元1131― 1162年间),洞庭渔者得“寿亭侯印”且藏於荆门玉泉关将军庙中;其二,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复州宝相院伐木於土中得 “汉建安二十年寿亭侯印”;其三,宋甯宗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邵州守黄沃叔启於郡人张氏处购得“汉建安二十年寿亭侯印”;其四,时人王仲言藏有“寿亭侯印”。
洪迈在文中认为这四枚印“皆非真汉物”,并提出几点理由:其一,“汉寿乃亭名,不应去u2018汉u2019字”;其二,(此印)“其大比它汉印几倍之”;其三, “侯印一而已,安得有四?”;其四,“云长以四年受封(按,当为建安五年受封),当即刻印,不应在二十年”。
此外,清人张镇在《古印考辨》 中也从六个方面指出洞庭湖所出印为伪:其一,关羽败於临沮,即使丢了印佩,也“无缘远没洞庭”;其二,汉印其文当为篆书,今印字体“不甚与缪篆合”;其三,据《后汉书·舆服志》诸侯印为龟纽,今印非龟纽;其四,汉制“纽间初不著环”,而“今环在鼻上且连施吾环”;其五,关於以汉寿封,而今印“止寿亭字”;其六,汉印印文皆为章,今印“非章而为印。”
关於宋高宗绍兴年间得“寿亭侯印”的史实,宋人陈杰 也在诗中记叙曾见此印,但他认为“远不可考”。此外,赵彦卫在《云麓漫钞》卷五 也有记载,绍兴初,潭州人得“寿亭侯印”於水中。但他指出“篆不古,非汉魏间字体”。即赵指出这枚印不可能是关羽的。不过,赵在这�Y提出一种折中的看法“或云:晋宋以下,别有封寿亭侯者,亦未可知”。
(2)元丙戊年间(公元1346年)曾发现“寿亭侯印”
元人王��在《东吴小稿·寿亭侯印铭并序》中记载丙戊年间(即元顺帝至正6年,公元1346年)役工得“寿亭侯印”,李梦生先生据此在《关於“汉寿亭侯”》一文中认为“关羽所封为u2018寿亭侯u2019无疑”。我们仔细考查《东吴小稿》中对该枚寿亭侯印的描写“(该寿亭侯印)铜色水泽莹洁,朱斑杂点,螭虎旋绾其中, 铁环实贯於上, 若行军备带之物 ”,则可知该印绝非关羽之印,因为据《后汉书·舆服志》 天子印(玺)方为螭虎纽,诸侯王印为龟纽,而现在该印却“螭虎旋绾其中”显然与汉制不符。
由以上论证可知,先后出土的“寿亭侯印”皆非关羽之印。
(3)所谓“汉寿亭侯印”
与宣称发现所谓“寿亭侯印”不同的是,有人宣称发现了“汉寿亭侯印”。明代黄希声记载(明)宏治三年(公元1490年)十月十八日扬州淘河获“汉寿亭侯之印”,但他指出“然印亦朱文叠篆实明制非汉物 ”。清人柯汝霖也认为有所谓“汉寿亭侯印”存在,其所编之《关帝年谱》 於“曹操即表封公为寿亭侯”一句下注“胡氏绮曰今关帝庙中有汉寿亭侯印一钮……相传宋绍兴中洞庭渔人得之,入於潭府,洪氏随笔记甚详。”然查诸元人胡琦所编之《关王年谱图》中其原文曰:“今庙中有亭侯印一钮 ”。只曰有“亭侯印”未言有“汉寿亭侯印”,且书中有《亭侯印图》 ,辨其文,亦为“寿亭侯印”。可见,柯氏於此处曲解了胡书的原意。况且《容斋随笔》中洞庭渔人绍兴年间所得之印亦为“寿亭侯印”,而非“汉寿亭侯印” 。可见柯氏想以“汉寿亭侯印”的存在以证明关羽为“汉寿亭侯”而非“寿亭侯”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误将胡氏及洪氏笔下之“寿亭侯印”曲解为“汉寿亭侯印”则非也。
(二)文献中有关羽为“寿亭侯”的记载
前文已述,明孝宗弘治年间(公元1488年至1506年)所修之《明会典》与宋牧仲《筠廊偶笔》均认为关羽为“寿亭侯”,因为“大内有寿亭侯印”。而所谓“寿亭侯印”上文已证其伪。且明世宗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南京太常少卿黄芳上奏朝廷指出《明会典》载关羽为“寿亭侯”有误 ,朝廷纳之,万历重修本《明会典》已经改为“汉寿亭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