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汉寿亭侯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汉寿,汉寿县,关羽汉寿亭侯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汉寿亭侯,即关羽(?-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三国时蜀汉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封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五虎上将”之首。,
人物介绍
简介
汉寿亭侯,爵位名,常指关羽(161�D219), 三国蜀汉独挡一方的名将,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东汉末年,关羽跟随刘备起兵镇压黄巾叛乱,和张飞共同辅佐刘备、忠心不二,“恩若父子”(《三国志》记载),被誉为“忠义”的化身。刘备在徐州为曹操所败,关羽被俘,虽颇受曹操厚待,并封为汉寿亭侯,然仍斩颜良和文丑以报曹操、并且归投刘备。
功绩
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214年 )镇守荆州五郡,独镇一方。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北伐曹魏,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围曹操大将曹仁于襄阳郡,达到军事上的最高峰,但是荆州后方空虚,东吴吕蒙以白衣计乘机夺取荆州(主要是江陵和公安),关羽又久攻襄樊不下,只好撤退,由于荆州被东吴攻占,所以在退却路上,士卒离心、逃亡殆尽。关羽也被吴军擒获,遭到杀害。其“忠”、“义”操行被后来统治者所渲染,并加以神化,尊之为“关公”、“关帝”。今华北不少地区广大农村中都建有“关帝庙”,俗称“关老爷庙”。
关于误解
当年,关羽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了白马之围,曹操便奏请献帝,封了关羽为“汉寿亭侯”。这一史实在《三国志·关羽传》中写得很清楚。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汉”字,事实上竟引出了后来的误解,也正像这位文友所持的观点,即把“汉寿亭侯”拆开为“汉”、“寿亭侯”。说“汉”是汉朝,“寿亭侯”是侯的名称。就连大名鼎鼎的罗贯中老先生也是如此之看法,这里不妨请看他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原本中的一段描写:却道曹操为云长斩了颜良,倍加钦敬,表奏朝廷封云长为寿亭侯,铸印送与关公。印文曰寿亭侯印,使张辽赉去。关公看了,推迟不受。辽曰:据兄之功,封侯何多?公曰:功微不堪领取名爵。再三推却。辽赉印回见曹公,说云长推辞不受。操曰:曾看印否?辽曰:云长见印来。操曰:吾失计较也。遂教销印匠销去字,别铸印文六字:汉寿亭侯之印,再使张辽送去。公视之,笑曰:丞相知吾意也,遂拜受之。
这个误解可以说是由来已久。早在北宋时,湖北荆门县玉泉的关将军庙里就存有“寿亭侯印”一方,直径四寸。这在洪迈的《容斋四笔》中可见记文。另据《明史·礼志》载:洪武二十七年,地方官在南京鸡笼山建造关公庙,也称关羽为“汉前将军寿亭侯”。直到嘉靖十年(距建庙已一百三十七年)才由当地政府公开订正,改称为“汉前将军汉寿亭侯”。
原因
之所以出现这种由来已久的把“汉寿亭侯”的“汉”视为汉朝的误解,还是缘于对历史了解的欠缺。洪迈在《容斋四笔》中就认为荆门玉泉关将军庙中的“寿亭侯印”是伪造的,而伪造的人能出现这种失误,显然也是因不懂历史。清初的毛宗岗更认为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那段描述违反了历史常识,他不仅在书中删去了这段文字,还在评语中特别地指出:“今人见关公为汉寿亭侯,遂以为汉为国号,而直称之曰寿亭侯,即博雅家亦时有此,实之误也……汉寿亭侯,犹言汉寿之亭侯耳,岂可去汉字而以寿亭侯为名耶?”
事实
【摘要】关於“汉寿亭侯”历来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汉寿”为地名说;另一种是“汉”为朝代名说。我们对“汉”为朝代名说的依据一一辩驳后,认可“汉寿”为地名说。关於“汉寿”位处何地,大致有三种观点:其一为“武陵说”。二为“蜀地说”。其三为“两地说”。而我们经过考证后提出第四种观点“两地皆非说”,因为据汉制,亭侯之号不得袭用县名,而武陵之汉寿与蜀地之汉寿皆为县名,故两地皆非,汉寿当为“亭名”,即“亭名说”。
【关键字】汉寿亭侯 武陵说 葭萌说 两地说 亭名说
据《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 载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表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关於“汉寿亭侯”是汉之寿亭侯还是汉寿之亭侯,历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汉寿亭侯”的“汉”是表朝代名,“寿亭侯”为其爵位封号,即“汉” 为朝代名说。另一种观点,认为 “汉寿亭侯”的“汉寿”是地名,“亭侯”是爵名,即“汉寿”为地名说。
一、“汉”字为朝代名说
弘治本《大明会典》 和清人宋牧仲《筠廊偶笔》 均持此观点,《筠廊偶笔》还说“大内有寿亭侯印一方”。张舜徽主编的《三国志辞典》也设有“寿亭侯”这一词条 。李梦生先生据元人王��《东吴小稿》中《寿亭侯印铭并序》记载役工得“寿亭侯”印而认为“关羽所封为u2018寿亭侯u2019无疑” 。持此观点者之依据,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熊方在《后汉书年表》卷八 中也将关羽爵号记为“寿亭侯”,后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卷三十五 及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卷四十一 �Y均指出熊方称关羽为“寿亭侯”是“传写脱误也”。
(二)通俗文学中多次出现“寿亭侯”
在元代《至元新刊三分事略》 中卷之《操勘吉平》一节有“尔能降我,封尔寿亭侯”,在《关公袭车胄》一节有“帝见关公虬髯过腹,心中大喜,官封寿亭侯”,在《关公刺颜良》一节有“先主自思u2018想兄弟关云长官封寿亭侯……u2019”,在《关云长千里独行》一节中有“张飞问二哥哥在何处,先主具说关公扶佐曹操,官封寿亭侯”。均将关羽称为寿亭侯。以上情节皆见於《三国志平话》,且每节标题及行文与《三分事略》皆一致 。元人关汉卿之《关大王单刀赴会》第二折鲁肃和司马徽均称关羽为“寿亭侯” 。高文秀之《刘玄德独赴襄阳会》第三折有“(曹操引卒子上,云)……某领云长到於许都,加为寿亭侯之职 ”。而在元代无名氏《关云长千里独行》 里曹操、张辽、关羽的嫂子和张飞更是异口同声的称关羽为“寿亭侯”,乃至关羽也自称“(关末云)我如今官封为u2018寿亭侯u2019哩”。此外,元杂剧《寿亭侯怒斩关平》 和《寿亭侯五关斩将》 更是在标题中就称关羽为寿亭侯。可见在元代通俗文学中多次出现将关羽称为寿亭侯的现象。
到了明代,通俗文学中继续出现将关羽称为寿亭侯的现象。明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六 《云长延津诛文丑》中有曹操送关羽“寿亭侯印”而关羽不受,加“汉”字而后受的情节,“却说曹操为云长斩了颜良,倍加钦敬,表奏朝廷,封云长为寿亭侯,铸印送与关公。印文曰:u2018寿亭侯印u2019,使张辽�V去。关公看了,推辞不受……操曰:u2018吾失计较u2019,遂交销印别铸印文六字u2018汉寿亭侯之印u2019,再使辽送去,公视之笑曰:u2018丞相知吾意也u2019。遂拜受之”。此外在该卷《关云长封金挂印》一节中还有“遂将累受金银一一封记,悬寿亭侯印於库中”的情节。以上情节皆旁见於汤学士校本《三国志传》卷五 和万卷楼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