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年夜饭是一年中的盛宴,但都知道吃得很少,浪费特多,你怎么看?
年夜饭,丰盛,都是年夜饭是一年中的盛宴,但都知道吃得很少,浪费特多,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年夜饭做得多,吃得少,存在浪费,这个话题确实值得关注。我先谈谈个人的看法,再谈谈自家的经验。我们讨论两个场景:第一,在饭店吃年夜饭;第二,在家里吃年夜饭。
忙了一年,年三十晚上带着一家老小到外面好好吃一顿,也很正常。如果想要不浪费,就要端正心态:自家人吃饭,没有必要讲究排场,够吃就行,大不了不够再加。可以点贵些,没有必要点很多。有人说,吃不完可以打包,不浪费还不行吗?大过年的,还真有很多人不屑于打包,即便打包,也只挑一些好的、贵的。而且你会发现,打包回来的菜,二次加热便不再好吃。
家里的年夜饭,咱实话实说,浪费的还真不多,主要问题在于:如果做多了,拖拖拉拉吃好几天,食物的营养和口感有所下降,还会受到污染。中国人重视年夜饭,一方面因为这顿饭承载着辞旧迎新之意,一方面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过去老百姓的日子太苦了,逢年过节,忙活吃喝是绝对的主题,恨不得把一年下来想吃的、舍不得吃的都端上桌。现在条件好了,平日里想吃啥有啥,逢年过节,可以在吃上多花些功夫,适当丰盛些,不提倡暴饮暴食,不追求样样皆全。
时至今日,我们不缺吃喝,缺的是与亲人相处的时间。因此,过年的主题应当由物质层面的“吃”升华为精神层面的“团圆”。这种转变,需要家庭中最先“觉醒过来”的成员去推动。拿我家举例,以往过年,妈妈提前一两个月就开始备年货,腌几十斤猪肉、禽肉、鱼肉,年三十晚上做十几盘肉食,基本上没有素菜。近几年,经过沟通,家里达成了共识,年夜饭控制在十道菜以内,份量适中,荤素相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重庆人,农村长大,老习俗并不怎么重视年夜饭,即便是现在很多家庭也都是如此,尤其是农村地区。现在家里依然延续了这一传统,过年的盛宴是“团年饭”,年夜饭基本上比较简单。当然,城市里相对比较重视年夜饭,这是社会变迁的结果,但不少人还是要回老家团年的。
团年饭也叫“吃猪脑壳”,农村杀年猪,炕腊猪头,猪头煮熟后要先后一番祭祀仪式,再拆解食用,带有浓郁的农耕文化特色。团年饭会宴请直系叔伯兄弟姊妹,共聚一堂,同食腊肉,大都是互相宴请。从腊月二十四吃到除夕午饭,晚饭各回各家,看看春晚放放烟火。
定居城市后,也会有团年饭,有的是返回农村老家,有的是自家团年。因为社会形态变化了,越来越多的家庭更重视年夜饭,毕竟没了团年饭这一形式了。或者在家做一桌大餐,把酒言欢,互相祝福,觥筹交错,抢抢红包,集集各种红包卡;或者在酒店订一桌,吃饭后各回各家,安排其他娱乐活动或看看春晚。
如果是餐厅宴席的话,可能会剩得有点多,毕竟现在每天油水都比较重,一般吃不完也不会打包,肯定会有所浪费;如果是在家吃,吃不完的会留下来后面吃,两三顿就可以销完,如果准备的时候把握好量,其实也不会剩多少的。
年夜饭丰盛的意义并不在究竟能吃多少,而在于寓意来年富足,如今很多家庭其实已经比较克制了,不会可以丰盛增加浪费。以我家为例,除夕夜晚饭要么就是团年饭剩下的菜要么就是简单做几个菜;或者烫火锅,没吃完的菜第二天再做成几道菜就可以了,基本上初一一天就能销个精光。
在家吃年夜饭,丰盛并不代表着浪费,吃不完并不代表着就一定要扔掉。况且有的菜,二次烹饪后更美味,比如炖腊排骨、豆腐干炒肉等等。当然,这也提醒我们,过年期间准备饭菜要尽量把握好量,杜绝过于丰盛,杜绝浪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少而精,不浪费即可。反复吃剩菜也不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年中的年夜饭,怎么也得慰劳下自己,小时候家里穷,过春节也得打牙祭吃大肉,条件好了做顿丰盛的年夜饭那是必须的,自己家里的饭菜二顿可以继续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甲亢饮食上都注意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