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盆菜和佛跳墙有何区别?
跳墙,放入,干贝盆菜和佛跳墙有何区别?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第三天大清早便要开始炆猪肉,这必须炆制一整天才入味呢!古法炮制的围头猪肉是要把半肥瘦的猪腩肉出水、上色、入味、风乾后再猛火迫出油和慢火收水炆制,经十多小时的耐心烹调后,便成为入口软滑甘香、肉汁香浓丰富、不肥不腻、别具特色的围头猪肉,令人想一吃再吃。回想几十年前烧柴火炮制,火炉又热、烹煮时间又长,一方面在考验师傅的火炉控制,另一方面正考验他们的耐性和心机。
营养价值
肥而不腻,味道极好。营养丰富。
新式做法
五彩缤纷–大盆菜
1.鸡汁烧鲜鲍鱼要前一天就先熬了一锅浓郁的鸡汤,取三饭碗锅里烧开;加一小块火腿,四只鲜鲍鱼以微弱小火炖煮至汤汁收成一碗;加少许蠔油/生抽调味,用太白粉水勾薄芡。
2.白灼中虾-中虾用牙签剔肠,冲洗干净备用;半锅水加姜片/葱段/料酒烧开,放入虾烫煮90秒,捞起泡入冰水,捞起滤干。
3.酒香硬壳虾-汤碗里放一杯绍兴酒,一杯清水,少许盐/味精,姜/蒜片;用类似白灼中虾的方法烫熟硬壳虾,捞起泡冰水后放入酒汤里,放进冰箱浸泡隔夜。
4.明虾蟹籽酱沙拉-明虾去头/壳,切双飞,剔肠,以做白灼中虾的相同方式烫两分钟,捞起泡入冰水,抹干;沙拉酱加一大匙蟹籽拌均,摆上虾肉。
5.柠香烤鱿鱼-鲜鱿鱼撕膜打理干净,摊成一大片,表面纵横浅划几刀,用少许葱/姜水,盐,料酒稍腌,放碳炉上烤至于外表呈浅金黄色,切粗块,挤少许柠檬汁于鱿鱼上。
6.玫瑰卤鸡腿-卤鸡汁:鸡汤两杯,玫瑰露酒一杯,老抽一杯,清水一杯,卤包一份(内有胡椒粒,丁香,香叶,桂皮,八角,甘草,草果),姜数片,蒜数粒,葱一把,冰糖三大匙。全部卤料烧开后转小火熬煮三十分钟。 放入鸡腿卤十分钟,熄火继续焖十分钟,剔骨起肉切块。
7.卤猪蹄/卤蛋-猪蹄放清水里加葱/姜/蒜/八角/料酒煮30分钟,捞起放入玫瑰卤汁里以小火卤30分钟,熄火后继续浸泡10分钟,剁成小块,最好不要卤的过烂,要带点嚼劲才好。鸡蛋煮熟剥壳,放入玫瑰卤汁里煮三十分钟,熄火泡隔夜。
8.酿炸油豆腐-12只中虾去头/壳,剔肠,剁碎;带肥猪肉切细粒后稍剁,加入虾茸,姜/蒜蓉,葱花,少许盐/味精/料酒/清水充分搅拌均匀,酿入油豆腐里,入油炸熟。半碗鸡汤烧开,放酿油豆腐,加少许蠔油,胡椒粉烧煮至汤收干。9. 鲜焖双冬-冬菇泡软,冬笋切片,用一碗鸡汤,少许生抽/香油烧煮至汤收干。
10.清炒西兰花菜-用一大匙油,三大匙鸡汤,少许盐/味精稍炒,不要过熟,口感清脆才好。
摆盆可按照个人喜好,造型美观即可。
饮食文化
盆菜起源自宋代,由宋帝昺年间留传,从落难香港的“黄帝菜”,摇身一变而成为新界原居民每每于岁时祭祀、 大时大节、乃至婚嫁庆典等礼仪时作为招待客人的菜肴,即今天的“盆菜”,让嘉宾吃个饱、饮个醉,这正是他们的好客之道,亦成为他们的习俗之一。居民在祠堂摆设盆菜宴,一开就是数十席到上百席,甚至是早晚连开的“流水宴”,“流水宴”是指宴席由早到晚摆足一整天,全日不同时间开席,大家围炉共坐,随到随喫,气氛热闹。
由于祠堂是拜天祭祖,亦是开会议事之地,差不多每个围村都有其祠堂。此外,祠堂也是在有喜庆的时候聚集村民一起在这里煮盘菜及吃盘菜的地方。喜庆节日如婚礼一般会在祠堂拜祭却不会在那里举行,传统的家庭会吃盘菜,而新一代则会到酒楼去;天后诞时村民会舞龙舞狮,有些会朝拜天后、出会、巡游及少不得的盘菜宴;一年一次的开灯仪式,即有村民诞下男丁时庆祝仪式,其后便会摆设盆菜宴继续庆祝;扫墓时亦有一个习俗称“食山头”,意谓在山头吃盆菜。鉴于一些传统古老的围村习俗慢慢给改变过来,如以往的“太公分猪肉”,即将猪肉分给诞下男丁的家 庭,但是随著时代的演变,取而代之的方案是分钱罢了。
传统盆菜以木盆盛载,材料则一层迭一层的排放。不过,现今为了吃得热腾腾的盆菜,盛载的器皿渐渐改以铜盆、锑盆、锡箔纸盆等金属器皿代替笨重的木盆,甚至用塑胶盆来盛载。除此之外,这个转变亦与木盆容易藏污纳垢、存放易坏、添置和维修困难,以及环保卫生等原因有关,渐渐被瓦盆或金属盆所取代。
虽然吃盆菜只是新界原居民的习俗,每逢祠堂祭祀、生日及喜宴,才有机会一睹盆菜的风采。时至今日,经过百多年的时间洗礼,时下食法已改变了很多。
宴席讲究
三万七千呎116年围屋食盆菜
来到最多客家人聚居地的梅县,又怎能不尝尝客家最出名的盆菜,而且用餐的地方更是在一向给人封闭、古老感觉的客家围屋内,在这座有一百一十六年历史,经历过几个朝代和文革?动的客家围屋内,你不但处处都能闻到历史的气味,更能感受到大家族的气氛,因为这座大屋,不但是旅游必到点,亦是一户梁姓人家的住所大宅。在三万七千呎的百年大屋内一共住了二十人,到处充满实在的生活感,在上堂和下堂的天井间更放了一张乒乓 ,如此豪宅你又怎可错过!
盆菜宴起源于山区
客家的盆菜驰名四方,不少香港的大酒楼、餐厅都爱在冬天时推出盆菜,但大部分的盆菜都经改良,加入不少名贵菜式,如:大虾、带子、元贝等,但正宗的客家盆菜,全无这些海中的名贵材料,因为客家人一般住在山区,所以大部分材料都以蔬菜、肉类为主。最初的盆菜是山区的客家人,过年过节时,各人带 自备的食物相聚一堂,但山路崎岖,相聚时食物已冷却,翻热时把所有食物倒在一个大盆中煮热,就成了盆菜的雏形,现在客家人红白二事,过年庆祝都会在自家围屋内大摆盆菜宴。
其首推的盆菜系列包括:盆菜之王—金盆菜系列、围村盆菜系列和健康素食盆菜系列三大菜式。在盆菜格式中,按4-6位、6-8位、8-10位的标准,准备了100多元至上千元不等的各式盆菜,高、中低档兼备,素食、肉食同俱,既适合小型家庭的天伦享受,也适合团体消费的商务所需,贵者鲍翅婆参当盆、平者鸡鸭素食任选,还有散点食料任意搭配。
佛跳墙
闽菜著名菜品
共8个含义
佛跳墙,又名满坛香、福寿全,是福建福州的当地名菜,属闽菜系。相传,它是在清道光年间由福州聚春园菜馆老板郑春发研制出来的。佛跳墙富含营养,可促进发育,美容,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乃进补佳品。 制作这道美食,工序十分繁琐。佛跳墙的原料有十几种之多,鲍鱼、海参、鱼唇、牦牛皮胶、杏鲍菇、蹄筋、花菇、墨鱼、瑶柱、鹌鹑蛋等。要充分体现每一种食材的口味和特点需要先将这十几种食材分别独立制作成一道菜,再汇聚到一起,加入高汤和绍兴酒,文火煨制十几个小时以上,这种味道才能真正达到醇厚的特点。[1]1965年和1980年分别在广州南园和香港,以烹制佛跳墙为主的福州菜引起轰动,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佛跳墙热。各地华侨开设的餐馆,多用自称正宗的佛跳墙菜,招徕顾客。2018年9月10日,“中国菜”在河南省正式发布,“佛跳墙“被评为“中国菜”福建十大经典名菜。[2]
上一篇:欧美女人做老婆,你觉得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