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未知生焉知死?悟道明道的圣人此语有何微言大义?
孔子,恐惧,鬼神未知生焉知死?悟道明道的圣人此语有何微言大义?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孔夫子在其所撰的易传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又说,“原始反终,是故知生死之说”,“知鬼神之情状”,等等。总而言之,儒释道三家都是承认有三世因果的。传统即认为,鬼者,归也(人死后归于地);神者,升也(人死后升于天)。
通过对人今生的观察,即可知道前世因、后世果。所以孔夫子才会斩钉截铁地说,“未知今生,焉知后世?!”诚哉此言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子只说了一半,还有一半来不及说了。
我来说吧,于修行者而言,生命的过程是一个知道死亡的过程,未知死焉知生,至死而重生,知死而知生,然后孔子就可以说,未知生焉知死。
人是唯一知道有死亡存在的生物,因为人有逻辑推理思维的能力,人目睹了死亡,人推理了自己的死亡的结局。
死亡对于人而言充满担心和恐惧。但人会以侥幸的心理逃避死亡的存在,一方面人预测了死亡的存在,一方面又侥幸地认为死亡不在,死亡还很远,但在人的潜在感觉之中,在潜意识中深深地感受到死亡的恐惧和无奈。
于是人以生命的力量和死亡抗争,人们活着的过程就是和死亡抗争的斗争。人们渴望长生不死,或者人们对死的态度就是好死不如赖活着,或者在死之前贪图享乐,越贪图享乐,越怕死,活着就是一个怕死的过程。
这样的活是死的,虽生犹死,在活着之中,充满了害怕和恐惧,在活着之中,掠夺生命的资源,掠夺财富,生产资料,甚至掠夺活着的时候的蝇头小利,因为担心害怕恐惧失去。
生命是一个害怕死亡的过程,活着是一个担心失去的过程,活着就会成为一个掠夺、侵占、霸占的过程。因为不愿失去,失去就如死去。
对于悟道明道者而言,生命是一个明了和学习死亡的过程,在活着的对死的担心害怕恐惧之中放开来活,经验担心,害怕,恐惧,经验蜕变、转化担心害怕恐惧的能量成为开心喜悦升华的正能量的过程。这是向死而生的经验过程,其实每个人都在经验,只是经验地不明不白,没有意识而已。
有意识地经验活着的时候对死亡的担心害怕和恐惧,有意识地在每天的各种失去的痛苦中觉醒,觉醒什么?觉醒痛苦担心害怕和恐惧,学习面对这些负能量,就是学习失去和死亡。之后,体验到从担心害怕恐惧的痛苦中狂喜的转化,体验到生命的喜悦,体验到活着的积极热情,活在生命的自然中,活在对死亡的超越中,向死而生,未知死焉知生,向死而生,知死而知生,活出生命来,死去活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圣人孔子说话,怎么出尔反尔,意思相反?
《论语》里说,未知生焉知死?
《易传》里说,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话是孔圣人说的,意思是,我们连活着的道理都不知道,怎么会知道死的事情呢?
我认为孔子说这句话的目的还是让我们珍惜当下,珍惜活着的事情,不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未知的鬼神事情上,就像后来我们看到贾谊的“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种情况就是与孔子所主张相背离的。
孔子的儒家思想是抱着一种入世的态度,即讲究经世致用,一句“未知生焉知死”,这种反问的语气,其实,就是想让人活明白,不要相信鬼神、来世等虚无的东西,他提倡的是尽忠尽孝等思想。
所以,当莎士比亚说“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生或死,这是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一点都不迷惑,从不觉得是问题,因为我们的孔圣人早就给出了答案,“未知生焉知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感知和意识才有物质,没有意识的感觉和认识,你怎么能反映出事物的存在与消失,因此,意识的存在决定着物质信息的反映规律和事物的本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