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未知生焉知死?悟道明道的圣人此语有何微言大义?
孔子,恐惧,鬼神未知生焉知死?悟道明道的圣人此语有何微言大义?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未知生焉知死?悟道明道的圣人此语有何微言大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未知生焉知死,对悟道明道者的圣人来说,意义重大而深远,也是悟道明道的基础、开始和发展。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
一,我们道家佛家认为,生即是死,死即是生,人就是在生死轮回中不断地修心养性,经过无数磨难,历炼出越来越纯真的思想美德和行为,促进人类不断进化和强大发展。
二,人首先得领悟人生和人性,并要能领悟出人性的善恶美丑真伪的思想和行为,更要明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佛道真谛,才能不断使自己的思想行为越来越真善美,使自己的相貌变美,所谓相由心生,使自己的人生具有重大的转折和意义并快乐地生活,也让自身为社会人类做出应有的更大贡献。不断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三,对于佛道圣人更应静心悟道明道,领悟人生和人性,只有先知人的价值和意义,有了切实的基础,有了清哳的真伪善恶美丑的概念,才能往深处纯善纯美的神仙界完美地信仰和靠拢,直至灵化其身。所谓死是生的开始,即俗人入阴界,准备按其生时的贡献大小进行再生;佛道圣人入神仙界永得极乐,超凡脱俗;也有因阳界需要下凡的,这样的人就是常人所说的神童或天才。
所以说未知生焉知死,对悟道明道的圣人来说意义重大而深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他搞不明白什么是《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未知生,焉知死”出自《论语》,其前文为: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讲:
首先,孔子之儒学还是主张修身、立德,通过自身修证,参悟“天命”,以入世为主,所以要先事人。事人者,为人之事是也,这里很多人理解成服侍、服务是不对的,而是应该如《大学》中所言“知止而后有定,……”,乃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事不立,何以见性得道,更何谈鬼神。
所以“未知生”,也是需要先搞明白生而为人之理,做到生而为人之事,否则,如何能明白死的道理呢?
可能这样讲很多人还是不明白,那么我从第二个层面来说,就要借用佛教修证的体系了说明一下了。
佛教修证当中最重要的一个事情就是“明心见性”,如何是明心见性呢?就是见道,尤其以大乘圆教见道之后,见到“人、法”二我的空性,这时候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无生法忍”,法法本无生,法法本无灭,生死涅槃等空花,是为知“生”,随缘生灭,“本”无生死,是为知“死”。所以“知生”,即可“知死”,生灭即灭,寂静涅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什么微言大义,孔子的意思就是:生都沒有完全弄懂,那有时间管死后是怎样的。
为什么呢?因为还没死的人永远不知道死后会怎样。那就等死了再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未作好该作该知道的,只去想高远现在达不到的![可爱][微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孔子“韦编三绝”,对“易经”的理解出神入化,而他“未知生焉知死”的论断足以让那些“拿着易经给别人算命”的人,找个地缝儿钻进去!其实,最理解人性以及生死的人恰恰是孔子,他的信念是只管把“生”经营好,把“你的今天”经营好才是生命的价值,才是“自己的人生意义”——“人生”没有意义,“你的意义”才有意义。所以才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论断。
第二,“死”存在于“生”中。“恐惧”的意义在于“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它是安身立命的前提条件,带着不安的同时,为所当为,就会源源不断地创造快乐、幸福和自信,这才是幸福生活的常态。
第三,极力摆脱对死亡的“恐惧”,乃是“恐怖症”、“惊恐发作”的肇因:正常人遇喜则喜,遇忧则忧,由于绝大部分人没有刻意摆脱“恐惧”,则恐惧的情绪如同抛物线一升一降,自然消失;部分人由于偶然“关注”,导致“敏感”,越“敏感”越“关注”,如此“感觉”与“注意”交互作用,逐步放大“恐惧感”,再加上“摆脱的努力”做无谓的抗争,必然因为消除不了“本性”而失望,从而促进“精神交互作用”而进入恶性循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