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未知生焉知死?悟道明道的圣人此语有何微言大义?
孔子,恐惧,鬼神未知生焉知死?悟道明道的圣人此语有何微言大义?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第四,对死亡的“禁忌”实质上是“恐惧”和“对恐惧的抗拒”,必然促进恶性循环,如上所述。北方人有一个禁忌“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相信这一“禁忌”的老人在临近“七十三”或“八十四”的时候,就会激发预期性恐惧,越不想想,恐惧的念头就越萦绕于心,由于“精神交互作用”而进入恶性循环,从而损害“免疫力”,进而因“炎症”而逝。
第五,“地狱”与“天堂”都在“死亡之前”。对死亡的恐惧是必然,任由恐惧存在而不抗拒,就可以“安然而逝”,这被旁观者称之为“上天堂”;恐惧死亡就会更加恐惧,死后面目狰狞,而被旁观者视为“下地狱”。“死亡课程”应当在进入“老年”之前就要学习,打破“死亡禁忌”,是长寿的重要条件。长寿的本质是因“最佳的心境”而获得的“最佳的免疫状态”,归根结底是在生活中不断地创造快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论语》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易传》孔子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孔子曰,两个完全相反的说法。
悟道明道,再怎么悟,捂出汗来,也悟不明白什么大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近代梁漱溟先生:盖死生本属一体,蚩蚩而生,则必昧昧而死;
生而茫然,则必死而惘然。
生能俯仰无愧,死则浩然天壤。
今日浩然天壤之鬼神,皆即往日俯仰无愧之生人。
子路请教怎么奉事鬼神。
孔子说还不会奉事人,怎么能奉事鬼神呢?
子路又问:『斗胆请教关于死的问题。』
孔子说:『尚且不知道生,怎么能知道死呢?
孔子为何要将“事人”思想列为首位?
事人思维是否造就了华夏民族数千年来对宗教的免疫力?
老子曰:生我于虚,致我于无。
孔子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生我于虚是为原始,
致我于无是为返终,魂归天,魄归地,骨骸归根
死生如昼夜,
故庄子曰:齐万物,等生死
不知生是怎么来的,又怎么能知道死呢?又怎么能以寂灭顽空为乐呢?
圣人说百善孝为先,
大哉,圣人语
知我为父母辛勤养大,故当尽反哺之情。
知道为天下母,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故知孝道为返本回家的路。
太上曰:贵食其母
:天下尚孝是为养母,常能孝母,身乃常久
孝之于人于事于身,功勋大矣。
是以祖先之孝字以复卦立义,一阳来复良心发现以知天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未知生,焉知死”出自《论语》,其前文为: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翻译为:季路问怎样去侍奉鬼神。孔子说:“没能侍奉好人,怎么能侍奉鬼呢?”季路说:“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回“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其实这个问题就是讨论人生的意义。
个人觉得其实人活着就是为了体验生活,为了生活更快乐,更幸福,而幸福生活要自己努力争取。人为追求自己幸福,就有了为之奋斗的欲望,为了人生奋斗目标人必须使自己努力工作,在工作中寻找乐趣,让单调乏味工作充满生趣,使自己无忧无虑,身心健康,生活和平而安逸,快乐过好每一天。这就是每个人都要寻找的快乐原因。因此为使自己生活更幸福,必须树立人生奋斗目标,尽己最大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自己努力了,去实现的过程心情就会快乐。其实我们要的很简单,我们要的只是幸福。幸福是什么,他没有具体的概念,也许是种感觉,也许是精神,也许是物质,我觉得两者都不可少,尤其在现在这个社会。但是精神上的富有,显得更重要,只有精神富有,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死一如 了生死是知无生死可了~ 孔圣人让我们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学着学着说不定就突然开窍了 就是不开窍也可以学点东西 他怕凡夫悟了一辈子什么都不学 结果还是不悟道 悟道是因缘和合的事情 不能强求~ 迷经千百劫 悟则刹那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夫子的这句话,“未知生,焉知死”,其实是与佛教相通的。孔夫子承认有鬼神,如论语中就有“祭如在,祭神如神在”,“非其鬼而祭之,是谄也”。
承认有鬼神,即承认三世因果论。佛教认为,“欲知前世事,今生受的是;欲知后世因,今生做的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