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我家孩子上四年级了,学习也挻好就是不遵守课堂纪律目无师长,如何教育呢?
孩子,老师,家长我家孩子上四年级了,学习也挻好就是不遵守课堂纪律目无师长,如何教育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若说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没有受到家长的影响,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正是家长对孩子的娇生惯养,对孩子行为习惯了不闻不问,才养成了孩子这样目空一切眼中无人的坏习惯。连对老师的敬畏之心都没有,又让老师怎么给孩子进行教育呢?长期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给孩子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如何改变孩子的这种情况呢?可以从以下情况做起:
第一、尊师重教是每个家长和孩子最基本的道德价值取向。要想改变孩子,从家长自身做起。
任何的家庭影响对孩子都是一种教育,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时时刻刻的影响着孩子,要想让孩子做一个尊师重教的好学生,家长就要在平时的言行当中体对老师的尊重和对教育的热爱。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老师的尊重和对教育的尊重。
第二、不能过度宠溺放纵孩子,当孩子出现错误的言时,要进行及时的批评教育。
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大多是由家长娇生惯养过分宠溺得来的,让孩子觉得天上地下唯我独大,慢慢的养成了目空一切眼中无人的情况。家长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要及时制止,当孩子出现错误的行为和言语时,要进行及时的纠正,并给予一定程度的批评教育。不仅要孩子认识到错误,还要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否则等到孩子越大,他受批评接受批评的能力会越低,任何的批评和自己对他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
第三、配合老师,家校联合,不要将还对孩子严厉管教的希望完全寄托在老师的身上。
见过很多家长都是这样想的,都希望老师对自己的孩子要求严厉一点,可是他们在要求老师对自己孩子严厉的同时,自己对孩子却又是宠溺娇纵,老师的严厉对于孩子来说形同虚设。
好的家庭教育,引导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严厉有加而不失慈爱。既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又有父子之间的威严界线。
结语:
孩子出现问题更多的在于家庭教育的结果。不要过多的去寻求老师的帮助,应当首先从自己的身上去反思,寻找自己的问题,孩子的问题往往就是家庭的教育的症结所在,也是父母的影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9-11岁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处于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于从低向高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孩子已经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如果不注重引导,孩子可能会因为一些小的困挠干扰了学习,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但通过正确的教育,这种不安可以转化成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综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案例:
“这一盘菜都是我的!”随着说话,孩子把桌子上她喜欢吃的菜拉到了自己的面前,并且不允许别人吃。孩子的行为顿时惹得家里人都不开心,其实看到孩子这样的行为,我也觉得很头疼。孩子最要学习的品质就是尊重他人,懂得感恩,所以对孩子这样的行为真的是不能容忍。
面对孩子的独断专行和目无尊长,老公暴跳如雷,顿时就要打孩子。其实老公以前面对孩子犯错误时也经常打孩子,为此我们也总是吵架。孩子迫于武力总是嘴上服心里不服,我也总是批评他教育孩子不能靠打,打孩子的父母是教育上最无能的父母。可老公总觉得打还不听呢,说教能管用?于是我和老公协商,让我自己说服教育一段时间,让他看看教育孩子的成果。
几天后,我选了三本绘本故事书,一个是《懂礼貌的多多》,故事讲述的事,妈妈买来了水果,多多总是拿着水果先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吃,最后自己再挑选;一本是《分享让我很快乐》,讲述的是小熊猫不懂分享没有小朋友愿意和它玩,最后懂得分享了就收获了友谊;还有一本就是家喻户晓的《孔融让梨》。
我带着孩子一起读了这三个故事,孩子都很喜欢,我就趁机和她说,我喜欢多多和孔融,他们都知道尊敬长辈,是好孩子,改正错误的小熊猫也不错,知错就改也是好孩子。
于是在分水果的时候,我故意让孩子去分,并且告诉她,你能向多多一样的优秀!孩子就拿着水果给奶奶和爸爸送去,不向以前那样只顾着自己吃。吃饭遇到自己喜欢吃的菜,她又开始拉,我就说如果是多多和孔融,他们不会这样做,他们会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起吃。孩子立马就松手,就不再霸道的独占了,而是说我要向多多一样,咱们一起吃吧!
另外我的成功,也教育了老公,打是打不出好孩子来的,只能打出一个口服心不服,只能打出一个“讨厌爸爸”的孩子出来。孩子一直和他不亲近,也和他暴躁的脾气有关系。经过这次的教育,老公也心服口服,以后也不再动不动就打孩子了!
教育孩子要注意方式方法,要通过爱去感化孩子,要通过实例去引导孩子,要通过表扬去鼓励孩子,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还是那句话,世上没有坏孩子,只要正确的教育他们,引导他们,每个孩子都会成为出色的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针对这个问题,我有“简单”的教育方式可以改变他。
四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关键期,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定型和培养优良品德、社会评价能力的重要期。
孩子上课不遵守纪律,目无师长,作为家长应该和老师沟通,做到管教有理,惩戒有度。这就是要抓好孩子的养成教育,从家庭和小事做起。
1、家庭和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最关键的影响者和指引者。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活中父母要互相尊重,互相谦让,要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有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可是孩子存在严重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问题,家长出于对孩子的溺爱却看得无足轻重,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会做人比会读书更重要,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所以作为父母言行举止都要规范,要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这样,孩子就能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尤其不在孩子的面前评价老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