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看待职业经理人?
企业,职业经理人,印度人怎样看待职业经理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印度人的书面沟通能力同样出色——非常职业,无论是PPT或是其他文档,都非常会讲故事,起承转合,给人出乎意料的满意感。
除此之外,印度人非常会倾听,不会打断别人说话,而且会揣摩说话人背后的真实意思——这非常难得。因为沟通当中最怕误会,很多人会因为傲慢或偏见而随意打断别人说话,更不会花心思去揣摩话中深意。从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傲慢与无知。可能因为印度人在异乡工作,他们对本地人的沟通会尤其审慎吧,也可能是他们本身具备的沟通职业素养。
特征2:会抱团
这一点不赘述,印度人的抱团是非常出名的,他们有buddy system,强调一致对外,当有升职机会时,也会提携本族人。
之前看过一个印度人开会的故事——如果印度人去开会,预料到会有争议的话题,他们一般会至少两个人一起去,会议上一个人主讲,其他人帮腔,一旦有不同意见,马上就前后呼应地开始发言,侧面声援主讲人。如果反对者不够强势,或者没有准备,结局就很惨。
国人也会抱团,只是不同地域、不同特征的人,抱团程度不同。比如南方人比北方人更会抱团、更懂得利用团体的力量(潮汕帮),浙江人比西北人更看重同乡会。类似的,老一辈比年轻一辈更会抱团。清华比北大更会抱团哈哈!
我个人觉得,在职场当中,当然不要故意拉帮结派,搞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但确实要注意,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与导师——他们会指引你、会帮助你、会在你挫折时安慰你、会在职场中提拔你。
特征3:无情绪
据说,情商就是管理情绪的能力。职场情商高低,与管理情绪息息相关。印度人在职场当中,基本很少见私人情绪,一般都是笑嘻嘻的,谦虚的微笑,专业的处事,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很多人在职场中容易角色代入,分不清工作角色与生活角色,容易情绪失控。那天听说一个小朋友,从乙方跳槽到甲方,立即就变了一副样子,从原来的受气包角色,迅速华丽转身,变成气势汹汹、乱发脾气、压迫自己前同事的地主啦!哈哈哈!
也有人性格直率,容易情绪化,不该在公众场合说的话张口就来,不该发的脾气随意乱发,一天当中可能情绪变化无数次,让人捉摸不透。
也有人是因为经验不足,往往会夸大些微的情绪,不太懂如何快速疏散情绪。
还有人是因为对老板、同事、客户给予了不切实际的期待,造成情绪失控。比如,如果觉得老板应该像爹妈一样照顾自己,那铁定会失望啊!至少,老板不会经常叮嘱你天冷添衣啊~
特征4:更主动
可能因为从小的应试教育影响,国人普遍比较怕上级,怕主动沟通。而印度人则不一样,非常善于对上沟通,很主动的去和上级沟通自己的工作进展与难题。
我天性也是比较怕领导,以前工作时总是埋头苦干、怕给老板添麻烦,因此而吃了很多亏。如今角色转换,才开始意识到,这简直是蠢啊!因为一个下属如果不主动沟通,上级压根不清楚你在干嘛……上级心里很慌的啊……
中国人传统思想可能觉得,主动沟通像是“显摆”,其实这是一种对人的尊重。无论对上级、对同级,对供应商,只有主动沟通,才能更方便别人理解自己——职场不是谈恋爱,尽量不要猜心思,也不要期望别人主动注意到你,老板不是咱爹妈,更不是咱男朋友。
印度人还会主动去承担新的工作,会去主动解决问题。而且,往往会大张旗鼓、号召不同部门一起去解决问题,这样,大家都看得到嘛!更容易显出成绩。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败。任何现象背后,都有一些值得我们虚心研究的地方。无可否认,印度人作为整体而言,并非全然优秀,但他们在职场当中的个体表现,却值得我们在嘲笑vely vely good之余,谦虚的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在职场的 “黑暗森林”中,更愉悦的生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职业经理是一个及专业知识,经验,管理于一身从事职业高管的职位。打工者传说中的28概念里的2成人所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国企业职业经理制度发展趋势良好,无论国企、私企、还是外企,都越来越看重职业经理的作用和对企业发展的无可替代的地位,职业经理正走向经理舞台的中心。
上一篇:听说全国要普及乙醇汽油了,用过的朋友说说乙醇汽油用起来咋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