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明朝的财政收入为什么有人说很少?
明朝,田赋,土地明朝的财政收入为什么有人说很少?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明朝的财政收入为什么有人说很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里是行话历史,欢迎关注点赞!
明朝的财政收入确实普遍比较低。
明朝的财政收入多年以来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变化,基本上维持在每年都在低位,《明史》中记载,每年的财政收入大约在300万两白银左右,另外由于大部分是实物赋税,总体相加每年在一两千万白银左右。这个数字和宋朝以及后面的清朝的4000,5000万两有着极大的差距。
为什么一直这么低?
1,明朝的自断手脚
明朝最典型的一个特点就是返古,各种制度都有着明显的退化迹象。财政制度则表现的尤其明显。
首先明朝把税收的范围又重新限制在了农业税上面,在宋朝可以作为收税主力的商业税在明朝这里被弃之如敝履,农业税重新挑起了大梁。这就相当于自己砍掉了自己的一个重要税源。而且明朝实行严格的海禁,这样一来又断绝了关税收入,在宋朝,这可是来一船就是财政收入。
这样,在根本上,就不可能有太大的税收源泉,自然也就低。
2,天然的稳定性
明朝的收入低维持了整个朝代。归根结底在于这种制度有着超强的稳定性。
首先黄册制度基本上限制了所有的人口,鱼鳞图册丈量清楚了所有的土地。这些基本上不可能发生太大的变化,尤其是土地的变化。那么这也就意味着税收具有天然稳定性。
开朝皇帝朱元璋还格外的强调各个皇帝一定要严格遵循祖制,不得更改,后续基本上没有太大修改的空间。包括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改革,也仅仅只能是小修小补,简化税收流程等。
3,明朝皇帝不懂经济
从明朝立国之初,明朝就是个不善于经济的朝代,以朱元璋为首的皇帝根本不懂得如何管理经济。
对于经济,他只有朴素的小农思想,同时也不知道纸币的运行规律。在使用宝钞等纸币工具后,却没有准备金的支持,也没有发行的数量限制,又规定金银可以换宝钞,宝钞不可换金银,这样短时间迅速崩溃。民间从此不承认纸币。
这样就又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包括商品经济在内的经济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凶猛青史,我来回答!
首先解释一下,明代的社会阶层情况,有士农工商四大群体,士就是官绅,就是考取了功名的人,这些人是国家的管理者;农,就是农民,主要指种地的农民;工就是手艺人,主要指一些技术人员,比如郎中、木匠、铁匠之类;商就是经商做买卖的。
明太祖朱元璋是农民出生,他对另外三类人都不感冒,认为官员知识分子喜欢偷奸耍滑、技术人员属于不务正业、商人投机取巧,只有农民老老实实种田,最稳当!
在老朱的构想里,大明帝国,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踏踏实实种田的农民最好,其他一小撮人爱怎么样怎么吧,我也懒得管你们。
这其中官绅是不用交税的,帝国的管理者嘛,吃皇粮的,缴啥税呢?
而另外的商人和技术人员,老朱也没放在眼里,也没有制订非常详细的收税政策(主要是老朱也搞不懂他们怎么赚钱的)
因此,明朝的征税,主要是农税,也就是这部分税收压力在农民身上,老朱钦定,这个就是祖训,谁都不准改!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经过很多年发展,明朝出现了一个现象,叫土地兼并,官绅不用缴税嘛,很多农民就或者主动或者被动的把土地挂在了这些官绅的名下,这样不就不用缴税了嘛!
除此之外,大明朝还有一个逃税大户-皇族。
老朱在建国之初分封了自己的儿子到各地做藩王,这些皇族拥有大量皇庄,不仅不用缴税,明政府还要给他们发天价工资。这个群体一开始人还比较少,可是经过繁衍生息,到明朝中叶的时候,已经达到百万人口,这些人的花销都是明政府的负担。
根据统计,到嘉靖年间,天下一半的土地,都是不纳税的,也就是说大明朝的农民只能用一半的土地供养整个国家!
羸弱的财政,搞得皇帝都只能四处筹钱,到处想办法。
农民税赋重,明朝国家财政收入也急剧下降,所以说,明朝收入少是有根据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明朝的财政确实存在大问题,崇祯一定程度是穷死的。而明朝的财政实际上从中后期就开始失控,简单概况就八个字:增收无力,节支乏术。
明朝开国以后,出台了一些极其糟糕的规矩,比如:亲藩受赐田地载于金册,免除全部税粮和差役。这就意味着大量占有土地、资产和资源的王公贵族以及官僚阶层游离于税收监控之外,也意味着躺在历史功劳簿上的良田沃土,只生地租,不产税收。
这样的规矩不仅培养了土地占有者的特权观念和剥削意识,同时也稀释了他们的国家观念和责任意识。如果说,土地赏赐最初构筑了一种激励机制的话,那么后来则掺杂了许多权势角逐的复杂因素,这时的论功行赏,往往沦落为官员政治地位和集团权势的因变量。万历时,皇亲国戚奏讨土地一度兴盛,“神宗赉于过侈,求无不获”。
明后期,免税土地的受赐和受益范围被毫无节制的扩大,逐渐形成了一个足以冲击直至动摇税收基础的庞大免税特权阶层。史载,万历十七年潞王就藩河南卫辉,上赐予豫、楚两省闲田及原景王府庄田4万顷。万历四十一年,福王就藩河南,赐4万顷,后改赐2万。四川沃野“为王者驶七,军屯仕二,民间仅什一而已”。天启时,范围无田可拨,竟令各地农民分摊银租,以致于出现“无田之租”。
征税的失控直接导致发展社会生产的公平竞争机制被打破,徒弟兼并之风愈演愈烈,大量应税耕地滚雪球一样集中在特权阶层名下,变成免税耕地,以至于富者连阡陌,贫者立锥无地。兼并侵吞大量土地王公、勋戚、豪强、官僚、地主极力因匿田产,逃避纳税。到了1602年,全国田地总数8357485顷,实际征收田赋的土地只有4228058顷,仅占50.59%。
上一篇:表姑家孩子要结婚,我听别人说的,很生气没告诉我,我应该去道喜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