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伤寒论》病邪传经的原理是什么?
经传,伤寒论,正气《伤寒论》病邪传经的原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伤寒论》病邪传经的原理是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传经这两个字需要这样理解,病邪斗争的场所变化和正气变化。场所变了就是传经了,正气变了也是传经了。正邪斗争的场所可能是在人体表,就是在骨骼之外的肌肉经筋;也可能在从嘴巴到肛门的胃肠道所谓的里;也可能不在表不在里,而在巨大的装着脏器的胸腔和腹腔的半表半里。在三个部位都有正气强和正气衰的两种情况,所以为表正气强,表正气弱,里正气强,里正气弱,半表半里正气强,半表半里正气弱六种情况。老祖宗为了区分命名为太阳病、少阴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阳病、厥阴病六个大病门类。大门类病相继发生或单独发生或同时发生都有可能,没有规律,没有循经,随机而传。所以祖宗给了八个字: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调伏内心,提升正念正气,才能对抗外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传经实际是病证进行演变。分为“循经传”与“越经传”。
1、循经传:指太阳而阳明少阳,再太阴、少阴而厥阴的顺序,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传,但不一定要传遍六经,如果病人的正气充沛,抵抗力增强,治疗得当,传经可终止。
2、越经传:指病邪越经而传,如太阳经不传阳明而传少阳。“表里传”:指互为表里的两经相传,如太阳与少阴,阳明与太阴,少阳与厥阴都是互为表里。故太阳传入少阴即称为表里传。
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结局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邪正交争是疾病变化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的决定性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不同,患者体质的差异,外在环境条件的不一致,以及医护措施的差别,均会影响到病程的演化,从而导致疾病过程复杂多变。
六经病是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映,脏腑经络又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故,六经病之间不是各自孤立没有联系的,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传变转化,疾病循着一定的趋向,沿着一定的规律发展。
外感病的传变与否,大抵取决两个重要因索,一为邪正消长力量的对比;一为治疗处理的是否恰当。若正气充足,抗邪有力,病多在本经自愈,不发生传变,或由里迭表,由阴出阳,病势转轻。若邪气很盛,正气虚衰,抗邪无力,则往往导致邪气长趋直,使病情急转直下,由表入里,由浅入深,迅速传变。
说到底,其实病邪传经的本质就是两个,一是病位传变,二是病性转化。
而《伤寒论》里的六经传变,实际上是对外感热病六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病变规律和本质的概括。三阳之中,太阳为一身之藩篱,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三阴之中,太阴居表,依次为少阴、厥阴。外邪循六经传变的一般规律是由表入里,由阳入阴,先三阳后三阴依次相传,即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次序传变。这种传变规律反映了人体正气由盛而衰,疾病由表入里、由阳入阴、由轻而重的发展趋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伤寒论》中其实并没有“人体病邪传经”这一说法。只是后人不懂《伤寒论》七十八个涉及到“某病伤寒某日”“某病不大便某日”,“某某发热某日,反发热某日”这些“术语”背后的来历和仲景立论依据而加以妄测。建国后的中医各类教材撰写又多引入“矛盾论,唯物主义辩证法”等现代哲学词汇来描述“中医阴阳”说。完全忽略了“人体小宇宙,宇宙大人体”,“阴阳”说是建立在“模型推演物”上。这是伪中医,伪伤寒论,所走过的路,第一步就犯了“盲人摸象”错误。“没有易经太极图体推演”《内经》《伤寒论》其实就是一盘散沙。太极图,合则六经,分则十二卦。《伤寒论》原文中的诸多“某病某某日”条文占总条文之比例是触目惊心的。这本是揭开《伤寒论》原著思想立论建模的契机,却成为历代学者极力回避的噩梦,对于一些所谓“经方大家”来说,如芒在背。更多早已麻木了,习惯了用“六经四诊八纲”来降《伤寒论》原文排列分割,拿着《中医内科学》‘’理法方药‘’的诊辩过程代替《伤寒论》原文考古注解过程。这不是中医临床界的悲哀,这是中医学术界的悲哀,是整个中医史的最大遗憾!“人体病邪传经”术语概念上一开始就错了。对此,鄙人十年前做过针对性研究。
《伤寒论》是医圣以十二辟卦模型推论而标注。2011年公布的传经期数之谜原理探索图(180幅易演复盘推理图)在这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题目发表,不要离题,题目是伤寒论病邪传经的原理,你只需解答伤寒六经传变的过程及传经过程的病理机制,而不是改不改革的问题。伤寒论谈到的六经即大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和厥阴经。中医倪海厦讲六经传变与不传讲的很好,对这一问题解答的相当到位,你不仿查听听!、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