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想打赢战争,将领指挥能力与战士英勇善战能力哪个更重要?
将领,项羽,能力古代想打赢战争,将领指挥能力与战士英勇善战能力哪个更重要?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古代战争想打胜仗将领的指挥能力重要,战士的英勇善战次要。
将领的指挥能力
将领的一个决策事关到部下士兵的生命,一个好的决策可以让士兵在战役中减少牺牲;一个错误的决策可以葬送手下全部的士兵的性命。所以将领的决策很重要。
三国时期官渡之战,袁绍十万大军包围曹操,袁绍优柔寡断不趁机消灭曹操,倒是曹操果断出击打败了袁绍,统一北方一举成为了三国时期最强大的诸侯。
三国时期赤壁之战,周瑜仅有三万多兵马确打败了曹操二十余万军队。这场战役的胜利,就赢在周瑜的指挥能力和决策上,战场上瞬息万变如果没有指挥能力,一切都是空谈。周瑜的决断和指挥才能让他赢得了胜利。
小节:如果一个将领只靠士兵的英勇善战,没有好的决策,只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所以将领的决策比比士兵的英勇善战重要。
战士的英勇善战
战士的英勇善战也很重要,但是战士代表的是个体,而将领决断的是整体。但是也不能说士兵英勇善战不重要,有好的决策再由强悍的军队去执行,那就是如虎添翼。
三国时期的公孙瓒有三千白马军,这三千人英勇善战。在异族入侵的时候,公孙瓒率领这三千人杀的异族两万人军队几乎全军覆没。
小节:再强大的士兵也没有办法扭转整个战场,士兵骁勇善战固然重要。但是打仗不能只靠蛮力,还要动脑不然很难取胜。
总结:将领的指挥能力决定的事一支军队的生死,而士兵骁勇善战决定的是个人的生死,所以我认为将领的指挥比较重要。
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历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要明确所谓“将领的指挥能力”是有两个层次的,即将领是一个多层次的群体。
即使是现代战争,指挥系统至少也要区分出基层指战员和高级指挥官。前者往往是直接在前线统领不同级别建制的战士进行战斗,而后者往往是在指挥中心运筹帷幄、发号施令、协调诸军。
至于说将领指挥能力和战士英勇善战能力哪个更重要,我想分别从基层将领和高级将领两个层次来比较。
其一,基层将领指挥能力与战士的战斗力。
这是两个不需要比较的对象,因为战士的战斗力取决于基层将领的指挥能力。
打仗最忌讳的事情就是“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对于基层的指挥人员,必须对手底下的战士们了如指掌。更重要的是要搞好团结协作和团队精神建设,战场上只有把所有人拧成一股力量才能致胜。
基层的将领,在实现一些战术行动之前,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手下的兵能不能服从他的指令,并在指令下完成将领所需要的战术动作。这一切都是依靠纪律、军心和士气,既是战士战斗力的体现,也是基层将领指挥能力的验证。
其二,高级将领指挥能力与战士的战斗力。
战场上精彩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政治体系的最高层指派一些高级指挥官,率领一些他们并没有接触过的部队出征作战。这就对高级指挥官的指挥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他们必须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才能在远离前线的地方正确指挥战斗。
长平之战和马谡失街亭就是最好的例证,赵括和马谡手下都是战斗力卓著的军队,但是这二人的实战指挥能力严重不符,造成了惨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听说过“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这句话吗?知道春秋时期兵圣孙武训练宫女的典故吗?如果知道这些,再让你对将领的军事指挥能力和士兵的武勇作比较,相信你会很快做出正确的解答,没错,当然是将领的能力更重要。
口说无凭,光是理论也没有说服力,下面我们来看看古今战争的实际战例:
一、因将领指挥得当,以弱胜强的战争
长勺之战
公元前684年,强大的齐国出兵攻打弱小的鲁国,曹刿随鲁庄公与齐军决战于长勺。
刚列好阵势,鲁庄公就要击鼓准备全军出击。曹刿制止说:“不可”。他命令鲁军死守阵地,抵御齐军的进攻。
齐军发动了两次冲锋皆遭到鲁军猛烈的反击不得不撤退,当齐军发起第三次进攻时,曹刿告知鲁庄公:“现在可以与敌人决战了。”鲁庄公立即击鼓指挥全军发起反攻,齐军大败。
鲁庄公见到齐军败退,就要下令追击。曹刿又说“不可”。随后下车,察看齐军败退时战车的痕迹后,才同意部队追击。鲁军全军追杀敌人,所获齐军辎重甲兵不计其数。
战后,鲁庄公向曹刿询问长勺之战获胜的原因。曹刿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并告之齐军大败时,没有立即追击的原因:齐是大国,战术诡诈,撤退是假,怕设下伏兵,诱我中计。后来发现齐军的车辙混乱,证明齐军是真的在慌忙逃跑,才决定实施追击。
毛主席曾经评价长勺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弱军战胜强军的著名战例,靠的就是指挥者曹刿选择了“彼竭我盈”的策略。
中国战史中与长勺之战相似的战例非常多,如: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夷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影响历史走向的大战,都是弱者因指挥得当,采取了恰当的策略战胜强者的实证。
二、将帅无能,虽有强军也一败涂地
金蒙野狐岭之战的前后经过
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率领10万蒙古大军向金国发起进攻,蒙金战争正式爆发。
此时,金国派遣了45万大军与之决战。大军中包括,就在几年前,把南宋“开禧北伐”的三十万大军打得大败亏输的20万精锐铁骑。
金军士卒可谓武勇善战,总的军队数量也远远多于蒙古,物资财力更不用多说。可是,金国在以众击寡的情况下遭遇惨败,最关键的就是两位军事统帅独吉思忠、完颜承裕太过无能。
第一任统帅独吉思忠领旨率军抵达前线,他所想的不是如何有效的消耗或歼灭蒙古大军,而是让全军将士没日没夜地修建了长达三百公里的防御工事。
上一篇:现在大家办理的ETC都是哪家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