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衡量一个老师好的标准有哪些?
学生,老师,教师衡量一个老师好的标准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传道、授业、解惑、育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衡量一个好老师的标准就是能让学生在多年以后还能记住老师并能感谢老师对ta的教导。这是要经过很长时期才能感知衡量的东西。但经过时间的沉淀,这也是最可靠的最公正的衡量。
就我个人经历来说, 我现在已经三十有四了,小孩都4岁了,可是我依然清晰的记得我读四年级时遇到的那位金霓老师。她的容貌,她的声音,她对我的教导依旧历历在目,一刻都不曾忘记。
首先我要说的是,我一到三年级的语文老师是个很势力的女老师,她是顶她爸爸的班才到了学校教书。她眼里只有镇上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因为他们都穿着漂亮的衣服。所以她只对他们好,对我这种只穿能2手衣服的孩子总是一种瞧不起的眼神,对我很冷漠。小时候我我本来就很胆小,被她这种老师教,搞的我上课回答问题都很紧张(本来我回答问题的机会也不多),整个就是恶性循环。如果我一直由这个老师教,我想我此生就没啥希望了。好在到了四年级,乡下的孩子也到镇中心小学来读书了,就不得不重新分班,我很幸运的遇到了金霓老师。她很漂亮,普通话说的很好,唱歌很好听,记得那时最火的那首《我的父老乡亲》她给全校同学表演过。
在20年前,在一个小镇上,金霓老师就用很已经用很前卫的方式教我们语文了。为了让我专心听讲,她上课给我们讲与课本相关的故事(我至今都能记得那些有趣的故事);为了让我们更接近大自然,她带我们去学校后面的山上写作文;我们写作业的时候,她还给我们播放音乐,有同学生病了,她虽然不是班主任,她还带领我们走很远的路去同学家的小山村看望听。一切的一切都能让我们感到金老师是多么热爱我们。而对于胆小的我,金老师也有种无声的照顾,她经常抽我去参与课堂游戏,经常叫我回答问题,她并没有因为我穿的不好而对我区别对待。我慢慢的开朗起来,而且一直开朗到现在。 真的,现在写这个回答的时候,我脑子里还能浮现出金老师的笑容和甜美的歌声。满满的感动,金老师只教了我们一年,却影响了我一身,这样的老师就是好老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衡量一个老师好的标准,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但不管什么样的答案,一个好的老师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一、要有理想信念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学生会不自觉地学习老师的样子,对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就所谓的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一个有理想信念的老师,才能在学生心中播下理想的种子。教育是教书育人,做为一个老师,要有远大的理想信念,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是更要教会学生怎么去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如果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的话,可能教出来的学生就会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经师易求,人师难得。”老师,不仅要做学生的经师,更要做好学生的人师。要想做到这点,没有理想信念是做不到的。
二、要有道德情操
“道德情操,是好老师践行教育使命的核心品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现在变得浮躁起来,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发生了变化,更注重物质利益的追求,而忽略了精神的追求,有一部分老师的道德情操也出现了下滑,社会上爆出的一系列事件就是这种变化导致最后结果。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道德情操低下的人,会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一个教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等方面都有问题,怎么能担当起立德树人的责任?所以好的老师首先是道德上的合格,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这样才能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
三、要有扎实学识
“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就是说,老师要想教好学生,必须要有更多的知识储备。当然,在信息时代,老师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轻易找到自己所需要知识,老师该怎么办?如果还是象原来一样,肯定是不行的,这就要求老师也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学习,站在科技发展前沿,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提高自己。
四、要有仁爱之心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仁爱之心体现为真诚地尊重学生、充分理解学生、宽容地关怀学生。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王秀霞老师,在24年的教学生涯中,她用学识启迪思想,用关爱触动心灵,用激情引领行动,用快乐陪伴成长,用信仰照亮人生,努力让学生的心灵充满阳光,学生们亲切地称她为“霞姐”、“秀姐”、“阿秀姐”。说得再好也没有意义,只有得到学生的好的评价,这才是最好的评价,王秀霞老师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当然,衡量一个好老师的标准还有很多,但是这四条是最主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是每一个老师必须做到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衡量一个老师好的标准有以为十点:
第一、还是信息交流放在首位
教师在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课外作业批改、学业检测等日常教学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要有意识地创造与学生情感交流的机会,把整个教学行为建立在师生深厚情感的基础之上。换句话说,教师无论在备课、上课、课外辅导中,都要有意识地、刻意地把师生情感交流放在比知识与技能培养更重要的位置上。
上一篇:作为投资者买房在清远好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