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名著《水浒传》中的好汉都大块吃牛肉,为啥不吃猪羊肉呢?有那么多牛吗?
牛肉,水浒传,梁山名著《水浒传》中的好汉都大块吃牛肉,为啥不吃猪羊肉呢?有那么多牛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哪里卖牛肉,哪些人吃牛肉
前三回书几乎就把《水浒传》饭桌上的食物都点到了,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普通百姓,施耐庵笔下的吃饭,大致如此。这其中,也包括鲁达、史进、朱武、陈达、杨春这几条梁山好汉。
这几回书中,写到了两处吃牛肉的事。一次是王进逃到史家村的当天,史太公安排王教头吃了顿牛肉。另一次就是史进杀了一头肥牛,设宴动员庄客武装起来,准备对付少华山强人。
书中再次提到牛肉,便是鲁智深从五台山去东京大相国寺的路上。经过桃花村时,刘太公招待鲁智深,问他忌不忌荤酒,花和尚答道不忌,还说:“牛肉 、狗肉,但有便吃。”鲁智深确实饱餐过一回狗肉,宋徽宗属狗,施耐庵这么一笔,大致是这个寓意。这是题外的话,《水浒传》写吃肉原来并不简单。
刘太公没给鲁智深上狗肉,不过,“放下一盘牛肉,三四样菜蔬”,牛肉再度出现在饭桌上。这一顿饭,鲁智深似乎没有吃饱,到了将晚时分,刘太公又给鲁智深吃了一只熟鹅,以便让这个和尚“说姻缘”。说罢姻缘,刘太公又拿出酒食让山寨里的喽啰们吃,这回便没写到有牛肉了。
到了桃花山上,李忠、周通当然得设宴招待吃货鲁智深了,书上说:山寨中“杀牛宰马,安排筵席,管待了数日。”
这回书反复写吃饭喝酒的事,从细节中,似乎可以看出,什么时候吃牛肉,在哪里吃牛肉,施耐庵是精心安排好了的。
鲁智深刚刚大闹五台山,刘太公便让他吃牛肉。鲁智深要说姻缘做善事,刘太公便不给他上牛肉。桃花山上,则是天天吃牛肉、还杀了当时仅次于牛而列位第二等保护对象的马,来招待鲁智深。
再往前看看,王进刚刚逃到史家村,史太公不知此人来历究竟如何,便以牛肉款待。得知此人武艺高强,原是东京禁军教头,应当不是个歹人了,便杀了一只羊来给史进请师傅。史进聚众,杀了头肥牛,武装了庄客,也因此结识了朱武等人,最终上了少华山。
难道,吃牛肉与造反、做歹事有关?
后来的吃牛肉,更能看出是分场合分人物,以及分事体的。武松打虎前,在景阳冈下的村店大吃牛肉。但是,请四位高邻作证时,酒席上有猪首、一只鹅、一只鸡、一担酒,和些果品之类,并没有牛肉。
山野村店有牛肉卖,城里似乎便找不到牛肉了。宋江在江州时,先后在琵琶亭、浔阳楼上喝酒,一次也没有写到吃牛肉的事。但是,刚从江州得命,走到黄门山时,便又“椎牛宰马”的吃喝起来。到了梁山,更是“连日山寨里杀牛宰马,作庆贺筵席”。
《水浒传》中写吃牛肉的情节固然很多,但并不一定每次都会写到吃牛肉。总的来说,乡村、绿林,尤其是啸聚山林的山寨,这类地方有牛肉卖,是牛肉最盛行之所,梁山好汉吃牛肉大致都是这些场所。
而且,吃牛肉的人还真的基本集中在梁山好汉身上。不仅集中在梁山好汉身上,施耐庵还细致的写到吃牛肉之后的相关故事。
梁山好汉吃牛肉究竟意味着什么
上文提到,《水浒传》中的吃肉,也是有寓意的,尤其是吃牛肉。比如,武松打虎之前吃牛肉,就有造反的寓意。景阳冈遥对“景阳钟”,矛头直指宋徽宗早朝的宫殿。王进稀里糊涂的吃了回牛肉,也意味着反出了东京,至少是造了高俅的反。
林冲在鲁智深菜园子喝酒,当时,也只是鲁智深“杀翻一口猪,一腔羊”。在樊楼与陆谦喝酒,这里也不卖牛肉。京师之地,不比江湖绿林,自然没处去寻牛肉吃了。
林教头误入白虎堂之后,一路来到沧州牢城,竟然没吃过一次牛肉,就连李小二的店子里也没有牛肉卖。但是,在山神庙时,却忽然有个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林冲还自买了些牛肉,准备带回去吃。
这就意味着林冲要彻底断了念想,即将大开杀戒,然后上梁山造反了。
从《水浒传》的细节看,吃牛肉果然与做歹事、上山落草造反有关。但是,很奇怪的是,梁山好汉没上梁山前,吃牛肉的地方恰恰是乡村,这就意味着农民杀牛了。农民能杀牛吗?更为奇怪的是,既然是要造反,而且,梁山造反还曾经被定性为“农民起义”,农民能如此滥杀耕牛吗?
这里,再说说几件与“杀牛”有关的事情。
杨志卖刀,杀的是“牛二”。这个故事在《大宋宣和遗事》中有蓝本,但杨志在颍州卖刀杀人,杀的是“恶少后生”。那么,施耐庵为何不写杨志杀了“狗二”、“马二”呢?
宋江的耳目名叫唐牛儿,其实也没做什么坏事,就是不知实情,耽误了阎婆报案。然而,这个唐牛儿却被郓城衙门以"故纵凶身在逃"的罪名,脊杖二十,刺配五百里外。
这两头“牛”都没闹到好下场。
催命判官李立,母夜叉孙二娘都是开黑店的,他们把人肉当做牛肉卖,也是间接的写到了与“牛肉”有关的事情。
从吃牛肉到杀牛,从杀牛上升到杀人,意味着故事越来越恐怖,违法的情节也不断的升级。那么,施耐庵为何如此与牛过不去呢?
《水浒传》吃牛肉寓意深刻
上文讲到,《水浒传》写了很多当时的饮食细节,其实很多地方并不全为了展示宋徽宗时期的饮食文化,而是深有寓意。其中,吃牛肉便是《水浒传》主题思想的一种隐喻,深刻的隐喻。
施耐庵作《水浒传》到底是在什么时候,说法有多种,我倒倾向于《水浒传》最早成书于洪武中期或者稍后。但是,此书的创作周期绝不止几年时间,应当在元末就开始创作了。因而,书中寄托了大量的反元思想。同时,又以《水浒传》的故事警醒大明王朝。
绿野老道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讲到,施耐庵的《水浒传》中写了几个很有寓意的节日,都与“十五”有关,或元宵节,或中秋节,或中元节,在这几个节日中,都发生或者引发了杀人放火的事情。除了这几个节日外,施耐庵基本上没有写到其他节日。这是明显的反元符码,这部书的主题思想之一,就是反元。
牛,是中原农耕文明的标志,甚至可以说,中华文明与耕牛息息相关。那么,元朝是游牧文明,马背上的民族,统治中原后,施耐庵认为,汉文化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吃牛、杀牛,实际上就等于杀人,破坏了中原农耕文明。
金圣叹先生在贯华堂本《水浒传》“楔子”中有一句夹批,说的是“立乎元,指乎宋”,意思就是说的是元朝立意,指的却是北宋的事。
北宋严禁私自屠杀耕牛,也禁止屠杀马匹,这两个与北宋王朝存亡密切相关的牲畜,一个是赖以生存的农耕保障,另一个则是“保境安民”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保障。《水浒传》中的山大王们却是牛马一齐宰杀,这是反说北方民族对中原的文明的破坏与限制。
杀牛等于杀人,杀马则隐喻北地对中原战马的限制,以削弱北宋的防御力量,来达到杀牛的目的。《水浒传》第五十四回至六十七回,写的就是与金国人争夺战马的故事。
所以,《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不仅吃牛肉,也吃马肉,经常杀牛宰马,大吃大喝。金圣叹讲的“立乎元,指乎宋”。杀牛宰马,则又有“立乎宋,指乎元”的寓意。
上一篇:苹果树15年树龄,怎么样进行老树改造,长出优质果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