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有人说清灭亡和闭关锁国没关系,而是因为遇千年未有之敌?
清朝,闭关锁国,中国为什么有人说清灭亡和闭关锁国没关系,而是因为遇千年未有之敌?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从这一次起义之后,清帝国就已经无可避免走下坡路了,倘若没有后来的鸦片战争,清廷也无法调和人地矛盾,最终走向毁灭的。社会关系需要新的洗牌,土地需要新的分配,自然只有推翻现有的规则,建立新的规则来分配。由此,清王朝自然也会灭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只不过是为一己私利,拒绝天下为公的人的阴谋论。自古以来,中外千古一帝都产生于打破分裂割据局面,实现稳固大统一的事业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趣谈答案:可以这样认为,但是不能完全这样认为。
跨维度作战
我们将一个小故事,故事不长,却很有趣。
在南北美洲发现了大量黄金,一时间引起了淘金热。
英法等国先后派遣先锋队来到北美洲,并对当地的土著展开大肆屠杀。当地土著我们称之为:印第安人。
此次战役的总损耗为:印第安人死亡三千万,殖民者死亡......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我们举一个不恰当的比例,印第安人所面对的英法等部队和满清所面对的英法部队相差不大。而印第安人在此次战役当中,基本上消失殆尽,清朝却坚持了一段时间,最起码坚持了70年。
清朝的跨维度作战
在若干年前我也认为满清的作战方式有问题,清朝的部队太腐朽了,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人家只用了区区2万人,就让慈禧太后吓得屁滚尿流。
但是当明白跨维度作战之后才晓得,有一些战役并不是上下嘴唇一碰就能够打的来的,而这一部分战役它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先进武器,对落后生产力落后武器的全方位碾压。
而在若干年前一位知名历史学家所提出的,给我一挺机关枪能征服整个三国,也有一定道理,因为那样的战役就是跨维度战役。
跨维度战役最能够体现出来的就是人心的恐惧,第1次打不赢,第2次打不赢,当看到敌方第3次的时候腿肚子就已经软了。
闭关锁国本身没有问题
如果一直闭关锁国,但是外界也一直是同样对等的农耕模式的话,那么满清还能再多存活一段时间。
慈禧太后的用人是没有问题的,无论是南北战役还是面对领土的丢失,慈禧太后总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找出最有能力的人。
甚至外界有传言李鸿章准备谋反,慈禧太后仍然信任他,单是这一份度量别人就比不了。
当然慈禧太后的贪污腐败只顾自己享乐,不顾百姓死活以及那句量中华之国力,结与国之欢心,足以够把慈禧太后钉在耻辱柱上了。
可问题就出现在闭关锁国的时候,其他国家正在埋头苦干,他们有了先进的生产力,他们出现了工业革命以及工业革命的二次提高。
当然,造成这样的悲剧与清朝不思进取、官员腐败、胆怯,有着扯不开的联系。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坚持闭关锁国不求进步开放,企图使诺大个中国处于对内高压对外孤立的状况。早晚会垮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千年未有之敌就是满清闭关锁国造成的。以明代中后期的实学发展状态,中国如果继续发展,本来是不应该落后西方,至少不应该落后那么多的。
中国皇权郡县制在秦汉建立以后,一定会发展,会出现高峰,也一定会腐朽,这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旧的社会制度以什么方式灭亡?是完全在自己体内内生出新生力量,使旧皇朝灭亡,还是自己内生出一半,社会发生突然政治军事文化变化而发展出现停滞近二百年,然后,外力打来了才发生革命变化?不幸的是,中国本应是前者,却变成了后者。而这个变化恰恰是满清入关造成的。
从某些人的历史叙述看,他们似乎只知道中国皇权社会腐朽,不知道新文明内素在旧体中滋生发展;他们似乎只知道西方近代变革,不知道近代的最早萌生与初步发展都发生在中国;他们似乎只知道中国“封建社会”落后西方资本主义,却分不清这是个中国正常的主体民族统治朝代,还是由于满清统治者自身为落后的少数民族,从而压抑了中华文明发展的主体汉文化汉文明的发展者的朝代。
近代之萌生非发生于西方文艺复兴,而发生于中国两宋人文文化与商业、科技发展。
近代之前叫什么?在西方叫中世纪,在全世界应该叫中古。就是枢轴时代的东方诸子百家与西方“古希腊”文化(如果它有的话),到东方的秦汉帝国、西方的古罗马帝国,可以叫古典时代,东西方相对。
东方从汉代灭亡,出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乱世到隋唐帝国,为东方中古时代。西方则从西罗马灭亡,西方出现乱世,到阿拉伯帝国兴亡,为西方中古时代。东西方相对。此时,更西的中国先人叫泰西的欧洲在中世纪,除了宗教和慢慢形成民族国家格局,几乎什么也没有。而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东西方都比较把文化关注力投注于仙、佛、天国、真主。隋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则分别代表东西方文明在古典文明时代基础上扩张,然后融合发展了更大区域性文化,扩张了文明影响力。
上一篇:书本会消失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