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我今年45岁,儿子14岁,因为学习的事吵架该怎么办?
孩子,家长,他的我今年45岁,儿子14岁,因为学习的事吵架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家长的描述还是比较笼统的,到底具体是学习的哪一方面?我们可以探讨并分析一下!
家长为孩子学习恼火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孩子不想读书,对自己没有任何要求,学习马马虎虎一点不求上进,成绩好坏无所谓!这是一种情况,但是估计不会太多,一点都不想读书的孩子毕竟是极少数,即使有,那么家长要反思了,孩子学习的好习惯应该从小就培养和确立起来了,自己一直哪里做得不够!孩子如果是这种情况,家长还真的要费一番功夫和心思去教育和规范孩子的学习习惯了,从平时作业抓起,没有掌握的知识还要帮他补起来,包括寻求老师的帮助辅导以及自己请家教老师补齐知识短板!
2.孩子读书不算太用功,成绩一般,得过且过,甚至有时候还比较贪玩,影响学习!这种情况大概是多数,家长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天天进步,自己孩子不进甚至还退步了,老师经常请家长教育谈心…家长着急上火啊!如果孩子是属于这种情形,除了家长要反思自己平时对孩子的学习是否尽心外,还得积极弥补,要多关注孩子学习,起到教育监督的作用,同时帮助孩子一起分析学习的不足在哪里,如何改善,制定学习计划,以及自己如何坚持鼓励和督促孩子,陪伴孩子一起成长进步,有家长坚毅的态度和不懈的监督,孩子再用功一些,想不进步都难!
家长45岁仍是壮年,孩子14岁还小,只要坚持,仍然能管得住,管得好,学习那点事无非是勤学+苦练,两方面都做到了,不会差到哪里去,家长要有信心,鼓励孩子们加油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这方面没有通用的灵丹妙药,只有根据各家孩子特点尽量做好工作,多循循善诱,少指手划足,多平等交流,勿居高临下,要抓住要害,别一无是处,多看大节和优点,少抓支节知弱点,以鼓励为主,说教为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因为学习的事情发生吵架时,做为父母一定先要稳住心态,不发脾气冷静下来,才有智慧来处理这件事情。孩子十四岁了,应该在上初中吧,功课一下子比小学的时候,多了好几科,孩子的内心压力很大,做为家长,应该调整教育的方法,具体来说,可以这样做,就不会因为学习的事情,再发生吵架的事情了!
第一,跟儿子好好谈谈心,放松压力,帮助儿子调整好心态。
把心态调整到理解儿子,压力很大的情绪下,在孩子心情好时,跟孩子谈谈,问问他:\"最近觉得心里很别烦的事情,是什么?\"当孩子说出来之后,一定有耐心听完,简单重复他的话,让孩子觉得,父母很理解他的心态。
接下来,询问孩子:“你需要父母给予你哪些方面的帮助?”让孩子觉得父母愿意帮助他一起,走出当下遇到的难!心里就会多了一份力量。把心里的压力放下来,才能轻松地面对所有的困难。《感受爱》一书的作者,著名的心理学家,指出能够感受到爱,也是一种能力,就算别人看起来很幸福,孩子却感受不到爱,也会在心理产生焦虑和恐惧,心里缺少爱,做什么事情,都看不到希望。
第二,鼓励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感受到爱。
孩子了解什么?做为父母了解吗?
男孩子喜欢踢球、登山还是跳绳?鼓励孩子学会放松,鲁迅说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把每天的学习安排好,找个时间让孩子去玩,千万别认为玩会影响学习,能够把学习和玩,都安排好,孩子会更专心投入学习。还会提高学习成绩。
在《运动改造大脑》一书中,作者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运动最大的魅力,就是运动能让大脑处于最佳状态。作者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副教授,通过实验证明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简称BDNF,被称为大脑的优质营养肥料,是大脑的可塑性的重要推手,而运动会让这种神奇的脑细胞肥料变多。同时,科学家发现,运动产生大量神经元,体育课为大脑提供了学习所需的原料,而课堂上的学习则促使新生的神经细胞连接到神经网络中,人们在运动后学习词汇的速度比运动前提高了百分之二十。
鼓励孩子去做自己喜欢的运动,孩子会特别感激父母的做法,父母也知道学习时间有限,还愿意让自己做喜欢的运动,会特别开心去玩,在学习时,也会更用心!
第三,改变沟通方式,让孩子自己找到需要进步的方向和方法。
《高绩效教练》一书中,作者惠特默博士提出用GROW模式,帮助想要找到目标和方法的人。
其中的Goal 目标设定的常用问题
你的目标是什么
如果你知道答案的话,那是什么
具体的目标是什么
什么时候实现
实现目标的标志是什么
如果需要量化的话,拿什么量化你的目标
可以在大家情绪很好的时候,跟儿子进行这样的谈话。可以说:“妈妈找到一种好的方法,可以帮助你成为更厉害的人,有一些题目需要你来配合!”在孩子愿意配合的情况下,这些问题,才会得到一个更好的答案。孩子也会明白,自己离想要达到的目标,还有哪些差距!
我的一位朋友就是在帮助快要高考的儿子小冬,让孩子最终愿意努力学习,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爸爸问小冬:“你希望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小冬说:“我想要当主持人!”爸爸说:“那么你觉得,离做主持人,还需要做些什么努力?”小冬没想到,爸爸会这么问,惊讶地说:“爸爸,你真的同意,我去考主持人?”爸爸接着说:“你还必须做哪些事情,才能接近目标?”小冬说:“我得参加主持人的培训。我的文化课还可以,英语有点差,需要补一下。要不爸爸帮我找个补英语的老师吧!”接下来,这个孩子就开始去参加相关的培训,补了英语发现,语文的成绩最好再提高一些,就开始天天认真复习。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中,爸爸不要给建议,不要加入任何评价,这些话只会影响孩子的心态。
上一篇:开陕西面馆需要注意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