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自己的,正确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教育理念?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教育理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儿童哲学启蒙首先谢谢头条邀请!
所谓教育理念,就是每一个人对教育所持有的观点观念的集合,是意识对教育的认识,是人的教育思想,我们的一切教育行为都与之有关。
每一个人所持有的教育理念都像一片树叶,没有完全一样的。
但问题在于,总得有那么一些教育理念是比较接近现实的吧!所以,我们会发现那些更符合人的教育规律的教育理念会脱颖而出,而且渐渐趋近统一。
教育行为是人基于自己对教育的认知,对自我和他人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所以每一个人都在实操他们自己的教育理念,把它们从意识转化为现实。只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有的人的教育理念比较杂乱无序,有的比较系统;有的比较符合规律,有的比较脱离实际;有的顺应人性的成长,有的违背人性的发展;……。
与此同时,人的教育理念又是随时都会发展变化的,会产生偏离或接近客观实际的波动,所以现实中实践教育理念须用理性来分析、判断和应用。
在现生活中,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是“道”和“术”的关系。“术”的层次是由一个人对“道”的认知、理解与把握的水平来决定的。
所以,要想在现实生活中实现教育的理念,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提高自己对被教育者认知成长规律及特点的把握。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任何教育理念都来自于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其所需要和涵盖的内容和知识已经超出了教育本身,并且需要不断的修正。
希望“儿童哲学启蒙”的以上回答对题主有所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陪伴、陪伴、陪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我是教育之道法技器,我觉得这个问题表达的不是很准确,你是不是问“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正确的教育理念?”。这个问题涉及两个方面:1、什么是正确的教育理念?2、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去实践和实施才能取的好的教育效果?
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穷其一生也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问题。所以只能说说具体的方法和建议,实际过程中需要每一个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实践和总结才能不断得到完善。
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说一下我的看法:
1、什么是正确的教育理念?如何才能建立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
教育工作是人类文化和科学知识传承的过程。正确的教育理念应该能够让受教育者有效传承历史文化,总结现有的科学知识成果,能够实现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比一代进步。受教育者不但能够准确去理解和继承人类先辈创造的光辉文化和科学创造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还要具备创新和继续探索前行的能力。所以教育工作是人类进步前行的重要一环,所以历来历史上的圣贤先哲都对教育做了深入的研究,随着历史的进步,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和科学的一套教育理论。这些理论在历史的车轮中不断接受实践验证和完善,能够保留下来的都是真知灼见,相对比较正确的教育理论和理念。所以要想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要先从历史上先哲们留下来学习研究开始,以史为鉴,局部建立相对正确和科学的教育理念。
另外,虽然现代的教育学理论已经相对完备,由于受教育者情况不同,本着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原则,还需要教育者在实践中因人、地、时去寻找具体的答案。
这样教育者才能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对正确的教育理念。
2.如何在现实中正确的实践和实施才能获得好的教育效果?
首先第一步教育者要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正确的教育理念,能够把握教育过程中科学规律,要根据受教育者的特性和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正确地去引导受教育者学习热情、兴趣和人类好奇探索的天性,然他们能够自主自觉的去学习。让受教育者能够身心协调的健康发展,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而不是简单地填鸭式的灌输和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教育。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让受教育者从一开始就要接受正确的理念和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觉和自学的能力,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一旦受教育者具备了上述基础,教育就过程就会变成自我教育,受教育者就具备自我完善的能力。受教育者从文化和科学的继承者变成了创新和开拓者了。简而言之,先要从道的层面去思考,然后是法,最后才是技巧。这些都是要在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反复总结和完善才能在不同层面实现正确的教育理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问题不具体,所以没有办法具体回答。
姑且从正面管教的角度简单谈下:
1. 父母是和善而坚定的。遇事多交流,先站到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孩子,交换意见,有不同意见给出原因。
2. 在孩子参与的情况下制定规则。一般孩子都愿意遵守自己做出的承诺和约定。当然,前提是父母首先要说话算话。
3. 家长要肯花心思。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讲话要有目的性,想好再说,不是随意的说,把思想寓于日常生活中,而不是简单说教。
4. 尊重孩子的天性,认识孩子的天赋。不作超出孩子能力的苛求,如果有了过高要求的念头,先想想自己有没有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为什么要求孩子做到。
上一篇:什么装修风格会比较舒适放松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