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您是怎么理解的?
不为瓦全,宁为玉碎,气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您是怎么理解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元景安选择生,元景皓选择死。后人称赞元景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节气,贬骂元景安的无节操。这是世人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价值取向,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就一定是好的吗?我们一定要学习这种节气吗?其实不然。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其实是因小失大,人们常说人的节气大,而私欲利益都是小,不能因小失大。但在某些时候情况恰恰相反。
《史记》作者司马迁受了宫刑后,按常理,他应该舍生取义,成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代表,可是他却选择继续活着,为了完成《史记》。而著《史记》,何尝不是司马迁选择的另一条成名之路呢?可见,为瓦全的结果不一定都是坏的。
相反屈原忍受不了一点屈辱,从“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中看出。屈原最终选择玉碎,不久,楚国便灭了。倘若屈原能留着青山,要么辅佐顷襄王,要么去别国谋求事业,落得张仪、苏秦的名声,也未尝不好。
项羽到了乌江,有两种选择,要么渡过乌江,重整事业,要么负隅顽抗。可项羽却自刎了,这自刎为了什么?只为了节气罢了,而自刎过后,是整个大楚江山易主,兵民散尽。后人对项羽的惋惜多于对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节操的赞美。项羽是典型的因小失大。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也是人生弱点。
不可否认,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一种价值观,是人性的体现,但这也会成为弱点,被他人利用。
宋江一开始不愿入寇,而无奈入了寇之后一心便想招安。即使想过招安后梁山兄弟会有什么下场,也不能阻止他归顺朝廷的意愿,此时对宋江来说,“玉”是梁山好汉,“瓦”是落草为寇。宋朝朝廷利用宋江这一想法,招安成功,将梁山泊好汉毁于一旦。
但对于更多的梁山好汉来说,“玉”是占山为王,“瓦”是归顺朝廷。倘若招安失败,梁山好汉也不会这么快覆灭。从这点看来宋江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也是一种弱点。历史上有许多有名大将,因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价值观被敌国设套,从而不费一刀一箭,敌国只等他自己舍身取义。
从这一点看,倘若郑成功的后代也像郑成功那样抵抗清朝,台湾的收复也许不会那么顺利。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说到底是品格的高尚,于是便缺乏实用性。
在如今这个充斥虚伪算计的社会中,受辱是常见的,每个受辱之人都宁可玉碎,不为瓦全,那么人类也就不复存在了。
所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最多是一个道德标杆,但却不提倡实践,毕竟这不是绝境下的牺牲,而是自我的选择。在当今社会,需要的不再是这种大义,而是趋于小化的小善。也许在世界和平和谐发展推动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也会成为历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如今就意味着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不轻易妥协。而在当今社会,当今社会,我们知道,委屈求全的人太多了,为了苟活放弃理想和所爱的人太多了。结果我们发现,他们活得不快乐。所以就是想告诉大家,其实坚持自己所爱的东西,坚持自己正确的东西,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不枉此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类比在古代是通常的修辞方法,究竟延续了多少代多少年?似乎没有人认真考察过。类比的用意无外乎就是要把事情说清楚。类比的原意是用普遍的事物为自己独特的观点,角度,主张,态度做注解,但也内含说服对方的技巧。类比在文学上有诸多好处,能够增加思维意向,丰富我们的文化语言和创作语言。不过类比很多时候也是为了移情换景,减轻主题的正面压力。就拿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来说,如果有人坚持用这样的类比化解咄咄逼人的追问,你千万要绕过类比,直接逼向主体。比如·朕问你,如果大奋国就要攻打进来使我们的江山变色,你准备怎么办?这时候如果你回答说:陛下,为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刀],那你别怪朕继续逼问:少废话,正面回答!你是打算领兵抗击敌寇,还是找三尺白绫上吊以示忠诚随朕而去……我为江山感动幸运的是,白话文出现以后,那种狡黠的类比已无处藏身了,只剩下米狗日狗的赤裸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直面意思是说宁愿作为玉器被打碎,也不愿意作为瓦器之类的而保全自身。表明了一个人的高贵气节,宁愿自我牺牲,也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的活着。这说明不管人面临什么样的险地,都要遵循自身的原则,现在正义的一方,也表明了一个人的决心和态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美好的要留就要完美的,不要了就是垃圾的再完全也不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