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楚汉之争,我们知道刘邦胜了,但除了刘邦会用人之外,还有其他胜利的因素吗?
项羽,刘邦,关中楚汉之争,我们知道刘邦胜了,但除了刘邦会用人之外,还有其他胜利的因素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那么我们来看下刘邦具有哪些左右胜负的优点
刘邦有自知之明
刘邦出身亭长,比起项羽楚国将门之后的身份,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而且刘邦游手好闲,整天东游西逛,不干正事。但正因为刘邦出身低,所以接地气,很有自知之明,而因为他姿态很低,尊重别人,所以手下人也愿意为他卖命。反观项羽出身高贵,且性格高傲,就与别人格格不入了。
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史记》
刘邦善于隐忍
当韩信攻下齐国之后要求封假齐王,表面上是形势所逼,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据功讨赏,刘邦一听气的七窍生烟,要马上弄死韩信,但在张良的建议下,还是选择了从大局出发,隐忍下来,而且不封假齐王,要来就来真的,直接封韩信为齐王。
这个齐王封得很关键,因为项羽马上也主动联系了韩信,提议三分天下,而此时身为齐王的韩信已经知足了,也就没有答应项羽的提议,不然天下大势如何犹未可知。
韩信已破齐,使人言曰:“齐边楚,权轻,不为假王,恐不能安齐。”汉王欲攻之。留侯曰:“不如因而立之,使自为守。”乃遣张良操印绶立韩信为齐王。—《史记》
刘邦看得远,得人心
刘邦入关中,所过之处秋毫无犯,而当地百姓饱受秦朝严酷制度压迫,听说沛公仁义,于是都来犒劳军队,而刘邦还很机智的谢绝了,并约法三章,从此人气更是空前高涨,到达巅峰。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史记》
项羽刚愎自用,失去人心
而反观项羽出身贵族,虽神勇无双,百战百胜,但他的性格确实不是一个合格的统治者,不说别人,就连被称为“亚父”的范增都容不下,其心胸可见一斑。而项羽入咸阳,烧杀抢掠,大失人心,与刘邦形成了鲜明对比。
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史记》
总结:刘邦与项羽在性格上的区别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天下的归属,刘邦虽然自己才能不显,但他的性格却是适合得天下的,而项羽虽然神勇无敌,但由于性格上的缺陷,最终还是败给了刘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它的胜利因素,主要体现在项羽的所做所为上,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而项羽所为尽失天下之心,诸君试观之,容我为君等道来:
义帝即楚怀王,堂堂天下共主,项羽却遣黥布顺江而下,以臣弑君,大逆无道,穷凶极恶,尽失楚人之心!此项王不得人心一也!
彭城——义帝之王城,秦亡之后,乃天下之帝都也!项羽欲得彭城,迁义帝于长沙郴州,这是以臣逼君,犯上作乱,逆臣贼子也!此项王不得人心二也!
卿子冠军宋义,义帝亲点伐秦大将,项羽不请王命而矫诏杀之,夺其兵!自持勇力以下犯上,乱臣贼子之所为也!此项王不得人心三也!
项羽虏王离破章邯之后,理应回京受命,待怀王之诏,方可行军止众,却擅劫诸侯兵马,长驱入关,此逆命之臣,不忠不义也!此项王不得人心四也!
章邯以二十万之众降项羽,本以为能全关中父兄之性命也,而至新安,项羽尽坑而杀之,一夜之间遂成白骨,尽失关中父老之心!此项王不得人心五也!
秦二世胡亥残暴不仁,弑兄夺位,虐待百姓。然而秦王赢子婴何辜,虽然子婴无功天下,犹为秦国诛大奸大恶之赵高也!既然已降楚,项羽犹未已,非灭秦宗室不可,诛杀秦王子婴及诸赢氏!尽失秦人之心!此项王不得人心六也!
秦始皇耗尽天下财力,盖咸阳宫,修阿房宫,建始皇陵,虽然可恨,却是关中老秦人的骄傲以及历代君王文治武功的辉煌体现!项羽却付诸一炬,掘始皇陵,尽伤关中父老之心!此项王不得人心七也!
项羽身居将帅之位,却在咸阳内行封侯之事,未请义帝之命,擅自将天下分封为十八路诸侯!诸侯遣将将兵随项羽共同灭秦,项羽却忘恩负义,封故诸侯王将帅居膏腴之地,故诸侯王反居贫瘠之土!尽失故诸侯王之心!此项王不得人心八也!
韩王成,灭秦功臣也,项羽分封诸侯之后,欲得韩故地,不许韩王归国,后又杀韩成收韩故地,伤尽韩人之心!此项王不得人心九也!
项梁败亡之后,义帝为激励将帅灭秦,与将帅誓盟先入关者王之。刘邦一路斩将夺关,长驱直入,卒破秦关,遂先入咸阳,如约当王关中,号令秦国!项羽却背誓弃盟,践踏王约,封刘邦为汉中王,汉中、巴、蜀乃西戎杂居之地。此项王不得人心十也
项羽为人刚愎自用,是非不分,故听信馋言,中陈平离间计,逼死范增,失楚人最为敬重的谋士!此项羽不得人心十一也!
项羽任人唯亲,非亲戚故旧不用,故逼走陈平、韩信、黥布,明知曹无伤才不堪重用,非令守成皋,致使楚军损兵折将!此项羽不得人心十二也!
观刘邦举兵破秦之后,尽得人心!入关之后,秋毫无犯,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及偷盗抵其罪”善哉!此王者之师也!封秦始皇库府,移居宫外,三秦之地县衙如故,老秦人大欢,尽收秦国人心!此汉王得人心一也!故汉王刘邦虽然在荥阳、成皋之间,数次败北,然而关中百姓未尝弃之!反而源源不断纳粮输兵抗楚,终灭霸王,一统海内,此老秦人之力也!至此老秦人非但助秦始皇一统天下,亦助刘邦问鼎海内也!秦之强可见一般!
刘邦灭秦三降将之后,出关讨伐霸王,用三老董公之言,为义帝发丧,举行国葬,痛哭甚悲,天下为之大恸,尽收海内之心焉!此王者之举也,汉王得人心二也!
此外二人,身处大局大事之中时,项羽忧柔寡断,刘邦则当机立断!各举一例为诸君言之!鸿门宴时,项羽用范增言,杀气腾腾,非诛刘邦不可,然项伯从中阻挠,事遂废之!放弃了最初目标!当刘邦追逐霸王,欲一举灭之,然而固陵却大败!刘邦忧之,张良献计割大梁即旧魏与彭越,割故齐与韩信,二国皆大国,地方数千里,刘邦眼都不眨,当即许诺,约二王共同灭霸!逐一海内焉!
还有二人智略亦不在一个档次!张良、韩信、陈平、黥布皆曾追随项霸王,霸王驾驭不了!最终皆归属汉帝刘邦!此四人当世才俊也,对刘、项二人的评价,颇为公允:即一个言不听计不用;一个则言听计从也!故张良曾慨叹道:“沛公,殆天授也!”
以上即为刘邦除了会用人之外,其它战胜项羽的因素!
上一篇:每天遇到最头疼的问题是吃什么菜?快餐又不想吃。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