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战国时期,秦楚两国关系很差吗?为何项羽要如此激进地报复秦国?
秦国,楚国,项羽战国时期,秦楚两国关系很差吗?为何项羽要如此激进地报复秦国?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战国时期,秦楚两国关系很差吗?为何项羽要如此激进地报复秦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战国时代,秦楚两国的关系不算差,也不算好,各自为国家利益在结盟与反结盟。春秋时期,晋国西拒大秦,让秦国不能东出;南抗强楚,让楚国无法北上。晋国的强大让秦楚两国结盟,秦楚世代通婚,楚国被吴国攻灭后,秦国出兵协助楚国复国。战国时代,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了,秦国也落魄了,楚国一度追随其他国家想瓜分秦国。
商鞅变法后,秦国再次强大,其锋芒之利,大魏国也要退避三舍。秦国强大了,自然要扩张,而扩张的最好选择自然是邻居,秦国的邻居就是三晋跟楚国。跟三晋相比,楚国地大物博,兵制落后,楚无大却弱,因此秦国喜欢对楚国用兵。秦楚两国争夺的地区包括商于、汉中、巴国、蜀国、黔中等地区,在争夺中秦国大获全胜。
国强必霸,秦国夺了楚国的外围势力后,进一步攻夺楚国的腹地。司马错夺楚国房陵、丹阳地区,白起夺楚国鄢郢地区,沉重打击了楚国。秦相蔡泽评价秦楚之战时说:楚地方数千里,持戟百万,白起率数万之师以与楚战,一战举鄢郢以烧夷陵,再战南并蜀汉。战国时代楚国对秦国的仇恨较深,毕竟夺地、杀军、囚君之仇难以忘却。
项羽对秦国的仇恨十分深,那不仅仅是因为秦国攻灭了楚国,更因为秦军斩杀了项羽的长辈,可谓国仇家恨集于一身。秦灭楚战争中,秦将王翦阵斩项羽的爷爷项燕;秦始皇巡视楚越地区时,又派出军队诛杀了许多准备造反的项氏族人。反秦战争中,秦将章邯阵斩项羽的叔父项梁,而项家军许多精锐皆没于秦军战阵。
项羽在巨鹿之战时,一战击溃大秦长城兵团,将王翦之孙王离斩杀,长城兵团全军覆没。章邯降楚后,项羽又将二十万秦军降卒坑杀,到了咸阳后屠城焚城,还大肆发掘秦陵。项羽对秦国的仇恨深入骨髓,他甚至不喜欢关中地区,将帝王之资的关中地区分封给三秦王和刘邦,自己回彭城当霸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战国時期七国中秦赵楚实力最强。秦朝未年,楚杯王复国,手下有二支劲旅一支是刘邦领导下的农民起义军称‘’沛公‘’另一支是前楚国大将项燕之子项羽,都接受楚怀王(熊心)的旨意灭秦后,刘,项二人谁先入汉中为汉中王。当時巧有刘邦先入汉中。刘邦手下有位将领曹无伤,向项羽通报刘邦已入汉中,项羽有点冒火,手下首席参谋范增献计,进汉中收入刘邦的计划,此计被项羽的叔父项伯知道,按此计执行,刘邦有灭顶之灾,因他有个好友张良良在刘邦手下,并告诉张良叫他早点逃走,可张良非但不逃还告诉了刘邦,这時刘邦手下兵马只有十万人,项羽手下兵马四十万人。此后刘邦托张良,通过项伯向项羽表示示好,项羽经项伯劝说,表示同意示好,把范增之言抛在脑后。所以项羽决定在埧上设鸿门宴,邀刘邦赴宴会面,席间范增多次示意项羽动手杀刘邦,但项羽无动于衷,因此范增示意项庄抚剑助酒兴,借机刺杀沛公,张良见刘邦危险,偷出席间,向军门大将樊哙招呼保驾,樊哙进席同项羽理论時,刘邦乘机逃走,樊哙见刘邦已走也就退出,一起带兵逃入西川(蜀中),在蜀中养兵数年后,张良,韩信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项羽大意,不知不觉中被韩信兵临城下,此后经历四年的争战,张良,韩信在九里山设十面埋伏计,包围项羽,张良夜箫,悲歌散楚,项羽不听范增计,故有此败,在四面楚歌下。夫妻双双自勿乌江。
。言归正题。楚霸王项羽不是楚国王室宗亲。当初楚杯王的宗室姓熊,项羽祖上是楚将,项羽是楚将项燕的儿子,项姓与楚熊姓是君臣关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军,杀子婴,烧了秦王宫,带兵劫掠咸阳,跟他的性格无关,更跟仇恨无关。
在集团利益面前,个人利益什么都不是。
最典型的张绣,杀了曹操的长子、侄子和典韦,张绣投降曹操,依然受到重用。
项羽也是一样,如果他是一支孤军,他大概率会跟刘邦一样的选择,秋毫无犯,安抚秦国故地老百姓,
但是,项羽是一个联盟军队的老大,这个联盟军队并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是每个军队的老大组成的几个人说了算,当项羽太强势的时候,其他人必然会联合起来对抗项羽的。
这也是为什么巨鹿之战后,项羽停留了六个月,导致最终刘邦先入关了。
六个月过后,项羽坑杀了二十万秦军,然后向函谷关进军。
项羽坑杀秦军、杀子婴、烧秦王宫,显然是诸侯王们为了不让项羽独占关中,而逼他做的,
秦国故地这块地盘,谁得他就能得天下,项羽想要,刘邦为想要,诸侯王们都想要,但是,谁也别想独占,如果项羽杀了二十万秦军,烧了秦王宫,该怎么占领秦国故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关秦楚两国的关系,其实真的得辩证的来看。说他们是世仇死敌,肯定不算是冤枉;但你要说他们相爱相杀,也没说错。
之所以说是世仇死敌,这个熟悉战国历史的基本都知道——秦国的发达,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楚国的“友情赞助”。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大名鼎鼎的纵横家张仪,之所以能在秦国谋得上卿之位,就是靠的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把除了屈原以外的楚国上下给糊弄的团团转,最后连楚怀王他老人家都给忽悠到秦国成了人质去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