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楚汉之争,我们知道刘邦胜了,但除了刘邦会用人之外,还有其他胜利的因素吗?
项羽,刘邦,关中楚汉之争,我们知道刘邦胜了,但除了刘邦会用人之外,还有其他胜利的因素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楚汉之争,我们知道刘邦胜了,但除了刘邦会用人之外,还有其他胜利的因素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刘邦比项羽站得高,志向更远大
刘邦有首《大风歌》,项羽有首《垓下歌》。
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站在云天之外看世界风云变幻。
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站在山下说个人英雄主义。
刘邦“安得猛士守四方”。天下百姓,国之安宁。
项羽“虞姬、虞姬奈若何?”美人啊!美人,怎么办?
刘邦一进关中,“约法三章”。二进关中,延续秦法郡县制,什么意思?当然是刘邦要当皇帝喽。
项羽得功名不回乡,如“锦衣夜行。”焚烧秦宫,杀人屠城。
刘邦政治老辣
刘邦入关就派重兵把守函谷关,虽然这事是错误地低估了,项羽的力量。
但刘邦明确地意识到大秦灭后,项羽和他不再是并肩作战的生死兄弟,而是争夺天下的敌人。
项羽却仍然把刘邦当兄弟,项羽入函谷关受阻,他应该高兴,终于找到了灭刘邦的借口。
结果,项羽不是喜,而是怒。终于错过了一次灭刘邦的绝好机会。要知道这个机会比“鸿门宴”上,杀刘邦机会要好几百倍。
刘邦入关抢的是户藉、挡案、治理国家的资料。项羽要的是珠宝。
项羽更大的错误,就是项羽把汉中分封给了刘邦,这不仅增加了刘邦的兵源,还增加了刘邦的税收,大大地增加了刘邦“还定三秦”的实力。
更要项羽命的是,项羽分封给了刘邦汉中,就等于给了刘邦一个打出汉中,“还定三秦”的一条路。
为日后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时,给了刘邦一个坚实的后盾,坚定的大后方。
项羽的志向做西楚霸王,刘邦的志向当皇帝。项羽一路打,一路屠城。刘邦一路打,一路收买人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刘邦最后能够战胜项羽,其中有一因素是刘邦善于用人,但除此之外却也还有许多其他因素,我将其总结为“邦有三胜,羽有三败”。
及刘邦善于用人为一胜、目光高远为二胜、得民心为三胜,项羽自剪羽翼为一败、错估形势为二败、格局不足为三败。
邦有三胜
一胜:善于用人
刘邦最后能够取得胜利很大一要素是他善于用人,即便刘邦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刘邦曾大宴群臣公开讨论自己最终能够打败项羽的原因。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
刘邦有良辅萧何,兵仙韩信,神谋张良,而更重要的是刘邦能够驾驭得了这三位传奇人物。反观项羽唯有一范增而不用,这便是刘邦最后打败项羽的原因之一。
二胜:目光高远
一个人能够走的有多远,往往取决于他的眼界,刘邦虽出身农家,却有着高瞻远瞩的目光。刘邦高瞻远瞩的目光在两件事情上可以得到体现。
1.约法三章
汉元年(前206)十月,刘邦率先到达霸上,秦王子婴投降,此时刘邦赢得了表面上的“无上荣耀”,因为先前众诸侯有过约定,“先入关者为王”。
入主咸阳,面对富丽堂皇的咸阳,刘邦压制住了心中的贪念,并没有成为人们眼中的“强盗”,而是与百姓进行“约法三章”。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史记》
杀人者判死刑,伤害别人,做偷盗之事安罪获刑,其他秦时严苛法律一律废除。
百姓见此,争相向刘邦进献牛羊,刘邦却委婉的以“仓库里的粮食很多,并不缺乏,不想让大家破费”为理由拒绝了百姓们的破费,刘邦此举深得民心。
刘邦不喜欢壮丽的咸阳宫吗,不喜欢咸阳花容月貌的美女吗?
不,他都喜欢,而他之所以不占据咸阳城,不收刮财富,不享受百姓侍奉,除了他害怕项羽外,更多的是在于他看到了更大的利益——“民心”,刘邦谋取的是整个天下,而不仅仅是短暂的欢乐,所以他放弃眼前的利益,而去谋得人心。
2.大赏将士
除了约法三章外,刘邦常常大赏将士也是他目光长远的一个体现,刘邦由沛公,到汉王,再到楚汉之争占据半壁江山,他的势力与财富可以说是每日剧增的,刘邦却没有抓住财富金银不放手,反而极其的大方,每当有将士立有大功,刘邦必会给予其丰富的赏赐。
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史记》
“有功必赏”激起了所有想要建功立业的壮士的热情,一个个勇士争相杀向敌人,爬向城头,不是因为他们不怕死,而是因为他们知道,一旦他们成功了,获得的是数倍于风险的丰厚奖赏,甚至可能一战封侯,扬名立万。
“有功必赏”虽然耗掉了刘邦大量的财富,对于一个爱财的人来说,确实有些心痛。但是这么做的好处便是大大的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这也是刘邦可以与项羽抗衡的资本。
大赏将士表面上分割出去刘邦的很多财富,但是刘邦却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财富,是利远远大于弊的。
三胜:得民心
刘邦的第三胜便是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仅仅适用于唐太宗,对于汉初的天下英雄也皆适用。
刘邦大破秦军入咸阳,不夺金银,不扰百姓,反而“约法三章”。汉军军纪严明,每过一处秋毫无犯,再加上刘邦“有功必赏”,因此深得民心,投奔者源源不断,影响战争走向的往往不是军队强弱,而是粮草辎重,新生力量。楚军虽勇,士兵吃不饱穿不暖,且没有后勤增援,也必定会走向失败。
况且二百多年战国时代,天下纷争,百姓无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秦始皇扫六合一统天下,立丰功伟业,但却没有采取休养生息的策略,反而大兴土木,严苛宪法,秦二世而亡,天下再陷纷争,群雄割据,楚汉之争。此时的百姓再也忍受不了战争带来的痛苦,无不希望天下一统,和平安定。
上一篇:每天遇到最头疼的问题是吃什么菜?快餐又不想吃。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