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道德经》、《庄子》和王阳明,三者的理念是否大致相同?你怎么看?
道德经,庄子,思想《道德经》、《庄子》和王阳明,三者的理念是否大致相同?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道德经》、《庄子》和王阳明,三者的理念是否大致相同?你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德经》,《庄子》和王阳明三者的理念是否大致相同?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说吧:
虽然《道德经》,《庄子》是客观唯心主义的道家文化思想,而王阳明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儒家文化思想。但是倡导的都是文明社会的思想理念,只是用不同文化思想来表达而已,确实是大致相同。
首先来论述一下《道德经》的思想理念:
《道德经》文中核心思想,一个字概括就是“道”。而道的内涵解释就是“无”。无为才自化,清静才自正。具体地说就是无为自然,无欲不争,无形自化,无动清静,无强自弱。最后达到正直的本心和本性,由此《道德经》中这个“道”就会充分显示“德”的具体体现。也就是隐含在内的就是“道”,显现出来的就是“德”,这样一来人就会在社会中自然而然的会有道德行为了。这就是《道德经》中倡导的思想理念。
其次论述一下《庄子》的思想理念:
庄子在《逍遥游》一之中有句话“窅然丧其天下焉”说明无亡是摆脱各种缚束和依靠的唯一途径。只要做到忘掉一切,就能达到人生,自由,自在,自乐的人生境界。人生在世,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表明就是不能为物的大,小,多,少衡量,人的志气不能受物财来拘束。《庄子》追求的思想就是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人生的起点,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一切,可谓“无欲望”任其自飞。这也就是《庄子》倡导的思想理念。
最后来论述一下王阳明心学思想理念:
“心即理也,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而心意之所体现,必有其物,物就是其事。王阳明的思想主张“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把“心”作为倡导社会中的人们,复原其心体所共同的与万物为一体的本心,通过自我道德修养就会有“良知”之心。这也说明王阳明高扬主体意识的能动性,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心外无物”的涵义。如果一个人没有心外欲望,就能把自己的主观意识能动性发挥出来,这就是王阳明的思想理念。
∴综上所述,《道德经》《庄子》和王阳明三者之间都有一个共同的思想理念,那就是都在共同倡导人的心中“无欲望”。心中“无欲望”才能为事成功,心中“无欲望”才能自由自在快乐生活,心中“无欲望”才能有自我道德修养,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更大的大挥。
总之,《道德经》,《庄子》和王阳明的共同理念,都在倡导一个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社会,都在倡导一个以人为本自我道德修养的社会,倡导一个文明和谐社会。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让我们共同为当今的社会越来越美好作出努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儒家,是儒家思想的又一个高峰,是更接近于中华文化本质的儒家思想,但阳明心学同时又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特别是道家思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不同结果不同,不看说什么皆抄袭,德道什么是结果。没好结果,抄袭的板本多着呢,大骗子小骗子,普天盖地有用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者理念不一样。
《道德经》中的老子思想,《庄子》一书中的庄子思想,以及王阳明的思想,要说完全没有类似的点,显得太绝对,但是三者的观念,不能说是相同的。
《道德经》更多在阐明自然之理,围绕着“道”展开的;《庄子》一书呢,虽然书中议论的层面比较高,但是与《道德经》相比,《庄子》给人的感觉还是离人更“近一些”,如果非要概括《庄子》讲了啥,个人觉得,《庄子》的主要内容,大概就是“无用之用”了。而王阳明,他显然是入世的,只不过王阳明从动机断善恶,认为人先天就有“良知”、“良能”,其在社会伦理的观点过于主观,而且唯心,而人先天就有的“良知”、“良能”给人一种“玄妙莫测”的感觉,可能基于此,大家才会将王阳明思想与道家思想联系上吧。
但是,我们可以给三者思想排序,从《道德经》思想,到庄子思想,再到王阳明思想,三种思想呈现递进关系,其积极入世意味是逐渐增加的。
1、《道德经》里的老子思想:更多在讲自然之理,围绕着“道”展开
《道德经》一书短短几千字,里面却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老子给出来的东西,大抵都是高度凝练的类似“原理”一般的存在。而老子所谈论的,基本上也就是“自然”了。虽然不能说《道德经》一书就是全面讲述“自然之理”的,但是这本书中确实有大部分内容向我们展现了精妙绝伦的“自然之理”。
这里的“自然”,个人认为也攘括了“人类社会发展”,出于私心强作妄为不属“自然”,但“私心”必然会指向“对应的灾难”,这因果间的必然,其实也能看成事自然之理的体现。说得更大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也是按照庞大的自然之理前进的。按照《道德经》之老子的世界观,谁也逃不出这个无处不在的“自然之理”。所以,道德经里面揭示的“理”可以用在方方面面,可以当作“治国”的原则,也可以当作“修身”的智慧,还能看成是对自然观察的结果。
上一篇:跟朋友约好去报健身房私教,结果价格太高自己承受不了,感觉朋友是想报的,怎么跟她说呢,直接说有点贵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