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能力,说话,学生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参加情商口才培训班。学习特定成熟的教材,跟老师学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口头表达能力对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很重要,它不但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还可以为自己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对以后的发展也会起一定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呢?
一、让他们学会速读和背诵
速读和背诵的训练目的,在于锻炼小学生的语音语调,做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为此,可以帮他们找来一篇少儿演讲稿或者一篇优美文章,让他们先文章中不认识的字词查准读音,然后开始朗读。一般开始朗读放慢速度,此后逐次加快,最后达到能背诵的程度。
二、让他们多看书积累
一个能在台上滔滔不绝的人,要么就是知识渊博,要么就是见识广阔。要想练就一副好口才,少不了要博览全书,从各种各样的理论以及实践中学习知识,积累见识。因此,要想培养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要鼓励他们多看书积累说话的素材。
三、鼓励他们多说话
嘴皮子的功夫是靠练出来,经常练习说话能够帮助我们提升口才。举个例子来说,相声演员在舞台上能说会道,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把观众逗乐,其实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也要鼓励小学生多说话多表达,说话的内容可以是:今天发生了什么开心的事情、最近想去哪里玩等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全面提高小学生说话能力,是素质教育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师应提高认识,重视对学生说话训练的系统指导,授之以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说话活动,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鼓励学生勇于说话,乐于说话,养成良好的表现习惯,不断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这种能力呢?个人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教师提高认识,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前提处于基础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只强调书面语言的训练、忽视语言训练的倾向,应该将口头语言训练与书面语言训练相提并论。
2、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2.1 表达阅读体会: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体会。
2.2 表达见解: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识欲望,当学生个体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为每个学生提供表达见解的机会。
2.3 表达观察结果:观察是儿童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景物、人物、并把观察结果说出来。
2.4 表达生活:小学生写作素材来自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让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和语言积淀,进而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2.5 表达想象:儿童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教师应善于利用这一特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养成良好的表现习惯,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因素“表现”是人向客观显示自己的存在,是人的基本能力。小学生年龄小,好胜心强,更有自我表现的愿望,尤其是当这种表现成功地受到老师的赞扬时,学生更是喜上心头。那么,教师在课堂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表现习惯呢?
3.1 注意方法指导,引导学生“会表现”: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掌握知识一样,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不失良机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口头表达训练。
3.2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爱表现”:语文教学过程使师生双方活动的过程,只有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才能使学生爱学习、爱表现。教师的民主作风是促成学生爱表现、敢说话的重要条件。
总之,“说话”能力训练,是素质教育和语文课改的要求,是21世纪这崭新时代的需求。语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说话训练方法的指导,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中充分调动学生说话训练的积极性,扎扎实实地培养和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善于谈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多参加活动,多鼓励表达能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要带着学生说,你可以多给他讲故事,讲身边的事
第二鼓励他自己讲,他每天在学校的经历都鼓励他讲给你听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