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俗语“千里不贩马,百里不贩葱”是为何?有道理吗?
千里,百里,马匹俗语“千里不贩马,百里不贩葱”是为何?有道理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题主给出的农村这句俗语:“千里不贩马,百里不贩葱。”这里的饭就是小贩子,也就是那些倒买倒卖的中间商,这句俗语的意思就可以明白了,也就是千里之外不要倒卖马,百里之外不要倒卖葱,这样如果说是倒卖的话,就会出现亏本的可能性,而且倒卖的风险性也是非常的大的。其实这句俗语只是针对过去交通条件所限造成的,毕竟过去运输基本上都是靠人工,即便是水路也是非常的慢的,所以在过去长途的贩卖东西是非常的费人工的,而且路上的损耗也是非常大的,也就是说运输成本非常的高。故才有了这句俗语的警示意义。
马:大家都知道在过去用作战马来打仗使用也是称作为坐骑,有一匹好马的确是一名战将的得力的助手。当然还有一些马是人们用作作为运输的劳动力,也就是说马来驮东西,其实在过去这马运输东西是很正常的事情,也叫做马帮或者马队。马可以说作为过去的交通运输的最快的一种方式,所以马在过去是比较值钱的,好多商贩通过贩马发家致富。当然也有一些地方用马作为耕地的主要的劳动力,也就是马来拉犁或者拉磨等等。这就使得贩马有一定的大的市场,因此马在过去也是非常值钱的,好多票贩子有时长途跋涉贩卖马赚钱,但是好多马贩子,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千里贩马赚钱的机会不多,基本上都是亏钱的。毕竟长途繁忙以后在路途上需要喂马,还要给马打扫卫生等等,会在一路上使得马掉膘,马就不值钱不赚钱了,也增加了运输马的成本,何况旅途奔波有可能会出现疾病的发生,导致了马的死亡,那就是更赔老本儿了。
葱:这是大家每天都可以吃的一种蔬菜,主要是作为调味品使用,尤其是炒菜放一点葱,爆炒一下锅那个葱香的味道是非常的好闻的。在北方地区,特别是山东人大葱蘸酱卷煎饼吃起来那个模样非常的诱人,不仅使人增加食欲。大葱种植的主产区域一般是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由于雨水比较多,所以大宗的种植比较少产量也比较低,尤其是在城市里面必须靠农村种植大葱运输到城市里面。大葱是人们生活必不可缺少的一种蔬菜,所以好多人经常买大葱吃,这也就有了大宗的大的消费市场,给一些商贩贩卖大葱有了发财的机会,赚钱的门道。但是大葱在运输过程当中,因为水分的蒸发会出现烧烧烤的现象非常严重,毕竟大葱的叶子是非常的多,而且大同在长时间长途运输过程当中会出现大通中空的现象,这对于大同的口感以及重量大幅度的减少,当然也就不值钱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过去的交通工具不发达造成的,使得路途运输的时间成本太长。
总之,对于题主给出的这句俗语:千里不贩马,百里不贩葱!告诫人们长途的运输的确是不赚钱的,因为长途的运输成本非常的高,也是因为过去的交通不发达造成的。但现在交通特别发达了,对于一些马的确在万里都可以贩卖来,特别是西方的一些汗血宝马等品种通过先进的交通工具运输到我国不仅仅是千里之外了,甚至是万里之外,也对于马没有丝毫的损伤,因为先进的运输工具缩短了运输的时间。当然对于大葱的运输倒卖不仅仅限制于百里之外了,比如说章丘的大葱是非常的出名的,目前已经卖到了云南等地方,已达到了千里之外,还有的一些大葱运到了国外,达到了万里之遥了,这就是科技的发达,时代的发展的结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马是要吃草粮的而且贩马的人也要住店,这都需要费用来支撑的,太远花费要比卖价都多的。大葱时间长要枯萎的不好保存份量会减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请点击关注【乡村关中】, 分享不一样的“三农”精彩。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在长期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从而提高自己对生产生活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把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汇总,并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形成具有显明特色的农村俗语,教育后人,启醒后代。在这些数以万计的农村俗语中,其中就有我们今天所说的这句“千里不贩马,百里不贩葱”是什么意思呢?如今还有现实意义吗?作为“三农”领域民间观察员的【乡村关中】结合社会现实,分析如下:
第一,过去商贩为什么要贩马?
过去农耕生产,农民们利用牲畜进行耕作,从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农民,减少了农民体力的消耗,这是劳动人民辛勤智慧的结晶,也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有力推动了农业生产飞跃式发展,可以视作农业生产技术的第二次革命。为了各地农民耕作都需要牲畜耕作,一些商贩就将马匹拉倒异地贩卖,赚取差价,获取收益。
第二,“千里不贩马”的实际意义。
但在长期贩卖过程中,因为路途遥远、沿路吃喝拉散产生费用,加之各地气候、饲料、水质等差异很大,往往在贩卖过程中,或者贩卖给农户后,要么费用加大,要么直接死亡,商贩赔本赚吆喝,农户血本无归,闹出怨民载道,商贩信用大跌,在这样无休止的马匹市场交易中,人们就总结出千里不贩马的俗语来。其实质是因为过去交通依靠步行,产生的成本剧增,更重要的是马匹水土不服的原因造成的。
第三,“百里不贩葱”的意义。
大葱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蔬菜。过去全部土路,交通不便,乡间山区道路坑洼不堪,商贩往往依靠马车、牛车,或者人力板车将大葱从外地运输到销售市场售卖。但在贩卖过程中,把大葱运到百里之外,甚至很远的地方,路途颠簸,大葱就出现枯萎、失水,或者沤腐等现象,不好出售,重量受损,损失较大。久而久之,民间就有了“百里不贩葱”的说法。
上一篇:织毛衣伤眼睛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