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在有些保险公司“拉人头”,“洗脑”,“玩套路”,请问这些行为犯法吗,为什么?
保险公司,客户,人头现在有些保险公司“拉人头”,“洗脑”,“玩套路”,请问这些行为犯法吗,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现在有些保险公司“拉人头”,“洗脑”,“玩套路”,请问这些行为犯法吗,为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路人蚁:聊社保,侃商保,专业答疑
答:
1这个是行业集体的问题,不犯法,走的是90年代友邦保险从国外引进的直销代理人制度,也就是用销售队伍替代原本高端稀缺的金融保险从业者,从高门槛变成没门槛。然后就发展到现在千万级别的保险代理人,代理人是没有雇佣合同的临时工,没有五险一金基本保障,没有工资,靠的就是提成,走的就是拉人头做业绩,做团队的模式.那些在拉人头金字塔顶端的才是高收入,大部分下层的就是一顿饥一顿饱,靠业绩维持,现在的保险招聘开始针对刚毕业小年轻和家庭妇女,更多的是兼职的模式,通过简单的培训营销话术,把这些话和产品营销刻入你的脑子,大部分都是成了产品复读机,你问具体问题,就暴露了基本金融常识都缺乏的问题。
2 这种模式其实很多人刚毕业出来都遇到过,比如看到网上招聘的高端金融人才啥的,各种福利和待遇,去了才发现原来发招聘的是某家保险公司业绩不够,开始拉人头在网上发的招聘,然后就开始做测试,了解你基本信息,再经过所谓各种主任面试,其实就是各种方式问你的信息和人脉,家庭背景,看你能带来多少份保单,代理人其实就是保险公司客户,源源不断的保单来源。我还记得多年前被一个主任问到最后,金融知识干不过我,被我问岔气了,最后冷不丁蹦出一句,你的梦想是什么?搞的我以为是综艺节目主持人。后面就是各种让你听创业讲座,一般都是各种酒店,找一个年薪百万的保险行业老油条,告诉你自己怎么年入百万,自己的客户怎么对自己感恩,把自己当成亲人,离谱的还有什么客户为了感激自己给下跪什么,整个一大师传销模式,我听完就溜了,真个酒店全是毕业小年轻和一些家庭主妇,现在一二线发展不下去,都是往三四线农村发展代理人了,这两年回家隔壁小学没毕业的同乡都突然成了保险代理人。。来喝茶我都慌。
总的来说:这种把代理人当客户的发展模式,开发亲戚朋友,发展他们做下线,开发身边同事,陌生人开单和发展下线的模式在行业粗放发展阶段可以,但是在今天保险口碑极端下降的情况下,这种模式行不通了,互联网时代,用户体验才是最重要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只要是做终端客户营销的业务,其实都要做类似的拉人头工作。保险公司也是一个客户一个客户发展起来,如何有效的拓展客户,更进一步的当然是客户介绍客户,这就是所谓的客户裂变,始终是个人营销的重点。
但是营销尺度的掌握,确实对于每行每业都是个难题。违规去做,就可能变成了传销,变成了犯法的事情。合规去做,如果胆子太小就没有什么效果。所以经常就会出现擦边做,争取达到最好的效果。
保险公司的培训和个人营销,其实大多数是从台湾传过来的。大家可以去看看《成功学》的套路就明白了,如果超过两级营销,那就变成了传销,所以一般保险公司的营销体系是两级,在这两级中,最追求的就是进行人员数量的裂变。讲的是每个人都是客户,每个人都是保险员,每人都是介绍人。本着这3点,才会进行话术编排,其实如果从褒义来讲,就叫有效的营销触达,如果从贬义来说,那就叫话术套路。
做营销最成功的方法就是对营销人思想的改变,之后才会爆发出惊人的营销能量。这个改变过程,褒义来讲,叫做思维革新,贬义来讲,就叫做洗脑。那其实这也是有好有坏,思想不正确,事情一定做不好。但是改变成什么样就好呢,到目前也没有一个边界定义。
在营销人思想改变的基础上,第2步就是要拉更多的人加入。从好的方面理解,那就是给予更多的人商业机会和发挥自我的机会,从坏的方面理解,那就是拉人头,上级可以合理剥削下级的收益。但是客户营销就是人越多越好啊。
怎么去拉更多的人头?怎么能让过去思想和自己不一致的人也愿意加入呢?其实这就是营销话术,也就是营销套路。传销的人自己称之为“善意的谎言”,那是自欺欺人的。但是合法合规的边界仍然也是不清不楚,作为公司肯定是越触达不合规的地方,效果就越好呗。
保险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这三点集大成的地方,所以大家对保险公司意见才最大。但是国人对保险其实也不太了解,理解过程也太漫长,但是对传统的私人信任关系更相信。保险公司也摸到这个套路,尤其是针对如何利用亲情友情去开展业务,进行重点培训。
现在其他各行各业也在参考这种体系和方法。总而言之,不要去做传销,不要去推销违法违规的产品,不要去隐瞒实情。那就不犯法,不违规,也能长久的维护友情和亲情。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很纠结,放到传销身上,拉人头,洗脑绝对是违法的。放到保险公司,很难界定了。保险虽然也拉人头,但人家有产品,卖给客户的是实实在在的保单,不管保单有生之年能不能用上,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我对保险没有任何偏见,但特别反感拉人头式的营销方法。我接触过的保险业务员没有一个是我不认识的。不是亲戚朋友就是朋友的朋友,他们做的保单怎么拒绝。说的不好听点,这就是变相的借钱嘛。很多保单毛用没有,业务员都不知道有什么保障,赤裸裸的告诉你,就是帮他完成任务。
我买了一份类似寿险的单子,交15年,每年交3000块钱。当时是一个不太熟的朋友推荐的,没法拒绝,反正一年也没多少钱,条款细则看都没看,买就买吧。交到10年头上,翻出来保单看了一下,这就是个储蓄,到60岁以后,可以一次性领取本金和利息。没有其他保障。当时我气够呛,要找这位朋友理论一下,打了一圈电话没找到,再问保险公司,人家早就不干了。已经交了10年了,不能退吧,把剩下的交完算了。
上一篇:不了解美术馆的设计,如何懂艺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