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写出“粒粒皆辛苦”的诗人李绅,最后为何成了祸害百姓的贪官?
他的,百姓,的人写出“粒粒皆辛苦”的诗人李绅,最后为何成了祸害百姓的贪官?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优秀的诗人不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官员,李绅就是这样的人。我们小时候学的那首《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我们知道了农民的不易,每一粒米都是农民付出劳动得来的,而写下这首诗的诗人李绅真正走到官场之后却变成了一个花天酒地,骄奢淫逸的大贪官。所以有时候“文如其人”也是不可信的,像阮大铖就是个鲜明的例子,他是明代著名的戏曲家文学家,陈寅恪说他是“有明一代诗什之佼佼者”,但是作为一个官员来说,他也是个十足的小人,李绅也是如此。
他出身于官宦世家,曾祖父曾做过武则天时期的中书令,曾祖父和父亲也是唐代的地方官员,但是父亲早亡,全靠母亲将他抚养成人,并且生活在唐朝的中晚期,藩镇割据,民不聊生,生活也过的十分艰苦,所以在他的早期才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样的诗句,他十分了解农民的艰苦。他也是个饱腹经纶的人,但是他的仕进之路却异常坎坷,考了三次历时九年才中了一个进士。
在李绅步入官场之后,那颗赤子之心已经被名利所腐蚀,同时代的刘禹锡曾做了一首诗《赠司空妓》说的就是李绅,诗句是这样的“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当时刘禹锡被贬做苏州刺史,当时的李绅在当时做的是司空,邀请刘禹锡去他家做客,谁知刘禹锡看到李绅家里,美女歌妓成群,生活骄奢淫逸令刘禹锡感到不满,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司空见惯”这个成语也是出自于李绅和刘禹锡的这个典故。据说他为了吃鸡舌而杀鸡三百。从刘禹锡的诗句中就可以看到,李绅当官之后的奢侈生活,恐怕他也记不得曾经艰难困苦时刻曾作出《悯农》了吧。更有甚者,他也是个忘恩负义,虚荣之人,据说他曾让他的族叔叫他爷爷,对待朋友也是忘恩负义,在当地为官鱼肉百姓,还参加当时的“牛李党争”,站在李德裕这一方。后李德裕被罢免职务,李绅等同党也被定性为酷吏,子孙三代不得入仕。为什么李绅会变得这样骄奢淫逸,从之前的悲天悯人变得如此没有人性,从悲叹“粒粒皆辛苦”到最后的鱼肉老百姓,逐渐失去了当年的信仰,忘记了当时的誓言?这可能就是人性的弱点吧,古代很多的官员都是寒门出身,当时生活艰难,也曾有过誓言要造福百姓,但是最后走上仕途之后,却与当时的誓言大相径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我们从小都会背诵。
父母或者老师,会教我们这首唐史,并且让我们知道农民种田之不易,教导我们珍惜每一粒粮食。
这首诗的作者,不是李白杜甫这些大诗人,而是唐代一个不知名的唐诗作家——李绅。
和李杜这些大家确实没法比,流传后世的唐诗中,李绅的作品就这首悯农广为人知。
但是李白杜甫这些大诗人,也远远比不上这个李绅,因为李绅官至大唐宰相,最后还出任节度使,最后新旧唐书里面还为其做传,这正是李白杜甫等人想要而不能有的人生吧。
但是就是这个写出《悯农》这首让人切身感受到百姓之不易的诗文的作者,在当上高官之后,做出了各种不体恤老百姓的事情。
史书有记载,李绅当上高官之后,官架子十足,昔日一好友会见,需自降身份,称自己为“孙子”方可。还有说李绅当官后六亲不认,将同年考上进士的同窗责罚流放。这个李绅还欺软怕硬,在身仁淮南节度使时,鱼肉百姓,征收重税,逼的很多百姓无法生存,只好逃亡。下属把百姓逃亡的消息告诉李绅,请求李绅采取措施赈济百姓,李绅谈定地说:“你们有没有见过用手捧麦子?捧一把麦子,籽粒饱满的就会留在手中,那些稗麦浮糠就会随风杨去,这些事情以后就不要来上报了。”
由此可知,这个李绅,当官之后就忘了当初写《悯农》之时对百姓的同情。身在官场,很多思想行为发生改变,也是情理之中的,并没有什么值得吃惊的。
通过李绅的故事,我们也可以得知,一个人说什么写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做。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写出《悯农》的李绅最终成为祸害百姓贪官。一点也不奇怪。
因为人生是一条单行线,写诗只是记录人生某一点的感触,昨是今非,变幻无常。当纯洁朴素的三观和物欲横流的现实相悖的时候,大多数人是不能够坚守初心的。他们只能选择随波逐流。
身处逆境能够做到坚守本心,知行合一的,都是圣贤。譬如“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颜回;“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的文天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
坚持信念的人很少,背弃理想的人太多。我们可以盖棺否定某个人,但不能说这个人一生没有正确的时候。李绅这个人最终的品性是不行的,并不代表他写的《悯农》是错误的。
正如那个效法聂政韩隗“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年轻人,谁能想到他将来就是中国最大的汉奸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李绅是谁?
提起他的名字大家似乎很陌生,但说起他的诗,那可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上一篇:红头鱼营养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