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写出“粒粒皆辛苦”的诗人李绅,最后为何成了祸害百姓的贪官?
他的,百姓,的人写出“粒粒皆辛苦”的诗人李绅,最后为何成了祸害百姓的贪官?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孟子给梁王分析说:“别人说你是小气鬼 ,我说你是有怜悯之心 ,因为你有钱。你是见到了牛可怜。如果你再见到可怜的羊的话,你会杀鸡代替了。”
总之孟子说的一大堆话,把梁王哄的高兴的不得了。下面就不讲了,那些和我们讲的无关。
后来孔孟之道成了所有学者以及读书人的必读书。这个问题就来了。杀羊成,是没见羊,杀牛不成,是因为见牛可怜。结论就是君子远庖厨。也就是眼不见心不烦。
李绅也是儒生,并且做到宰相的位置 他对孔孟之道的理解更深刻。
他在位置低时能见到农民辛苦的劳动,动了怜悯之心,写下那首千古诗文,让人感动。后来他升官了,见不到倒霉的农民了,见到的都是各类官员。就像梁王只见牛不见羊一样。这时他就只认为当官的不容易了。久了他还会说:当个官不容易啊 ,伴君如伴虎啊。不如当个老农民自在啊。老这么说,自己都信了。就认为农民最自在,不幸苦。这样他就忘了农民了。
我这样说你们同意吗?其实过去所谓的孔孟之道全是封建官僚当官奴役老百姓的敲门砖,用过了就丟了,不用了。要是还有人用的话,其他人会说他是书呆子。这样的人是不得志的。李绅做到宰相了,他绝不是书呆子。
如果真有人当他的面问他这个问题 ,他会假装不了解情况了什么的。因为君子远庖厨吗。“脏活累活有人干,我只要不知道,我的怜悯之心永存人间。世间就不该评价我。”这也就是他的心声。
好了 ,问一句:你们领导会说他们多难,多不容易 ,还不如老老实实下去干活幸福之类的话呢?你们信吗?
他们也是善良的人,他们只是远庖厨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李绅是唐朝人,字公垂,今江苏无锡人,官至翰林学士、宰相。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新乐府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全唐诗》录他的诗歌4卷。他最著名的一首悯农诗,如今几乎是老幼皆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年轻时可以说是高风亮节,颇有骨气。仕途开始之处,他曾投镇海节度使李锜门下。后来李锜想叛乱,让李绅帮忙写檄文,李绅宁死不屈而被投入狱一段时间。李锜阴谋失败被杀后,李绅被释放。回乡下呆了一段时间后,李绅再出山入京任校书郎,在这时认识了元稹和白居易等人,在他们几个的努力倡导下,新乐府运动做得轰轰烈烈,对我国文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李绅官越做越大,升为翰林学士后卷入了历史上著名的朋党之争,他的为人处世态度也由此有明显转变,生活作风也开始官僚化,有传说他一天要吃30只鸡,虽然在正史并无记载,但民间传说也非空穴来风。
据《新唐书》和时人评价,李绅结交李德裕之后,人也彻底转变。为了讨好李德裕,他利用手中权力极力打击李党对手,比如吴湘案。吴湘是当时扬州的一名官员,是反对李德裕最强烈的一员。一次偶然的机会,犯了贪污罪的吴湘落到了李绅手中。其实吴湘贪污数额也并不大,罪不至死,但一心巴结李德裕的李绅有意把罪名改为“强娶民女”最后成功的将吴湘处死。这在当时引起很大震动,但无奈李德裕权大势大,也就一时过去了。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李德裕后来倒台被贬到海南岛,吴湘也被平反,虽然李绅已经去世,但朝廷依旧没有放过他,惩罚其子孙不得为官。由此看来,传说李绅后来祸害百姓,看来也是有一定依据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样说言过其实,李绅虽然不是两袖清风的清官,但也不是祸害百姓的贪官。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悯农》诗,只要是学过诗词的小朋友,恐怕每个人都能熟读成诵。在小学教科书中,唐代诗人李绅的这首诗一直被作为保留篇目,教育小朋友要体恤农民,珍惜粮食。
历史上的李绅,可不是一个诗人这么简单。
李绅是诗人,但他更是官员,作诗只是副业。李绅的官做得很大,甚至做过宰相,他是“牛李党争”中李德裕一党的骨干成员,政治成就和名声远大于诗文成就。
李绅出身官宦家庭,曾祖父李敬玄曾官至中书令,虽说父亲李晤的成就低了些,最高不过县令,但也是数代官宦书香之家。李绅幼年丧父,由母亲一人将他拉扯长大,还教他学习经义,年轻时的李绅关心基层百姓,亲眼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的惨状,写出《悯农》诗两首,其中“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名句广为传颂。
应该说,李绅写《悯农》诗时,感情是真挚的,这个我们不能否认。事实上,随着仕途不断上进,李绅的官越做越大,包括后来卷入“牛李党争”,李绅也并没有做什么祸害百姓,贪污受贿这类的恶行,他的污点最多是晚年亲手制造了一场冤案。
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74岁高龄的李绅出任淮南节度使。其时,扬州江都县尉吴湘被人举报贪污公款、强娶民女,李绅接到群众举报后,未暇细审,就将吴湘逮捕下狱,准备判死刑。后经调查,吴湘或有冤屈,但李绅却一意孤行,最终处死了吴湘。
吴湘案背后或有复杂的政治和党争因素,李绅做的确实也不地道,但这跟什么贪官污吏、祸害百姓没有任何关系。翻遍正史,作者根本没有找到多少李绅祸害百姓的记载。
事实上,关于李绅的一些恶行全部来自野史小说记载,而这些野史小说很多出自“牛李党争”中的牛党人士。在两党相争,不惜一切攻击对方的历史背景下,可信度很低。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上一篇:红头鱼营养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