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写出“粒粒皆辛苦”的诗人李绅,最后为何成了祸害百姓的贪官?
他的,百姓,的人写出“粒粒皆辛苦”的诗人李绅,最后为何成了祸害百姓的贪官?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此事,直到李党全面败退,才得以翻案,而李绅也被带上了酷吏的罪名。
但这件事情,仔细观看,我们会发现疑点重重,而最为合理的解释,莫过于牛李党争了。李绅作为李党的核心人物之一,李党在政治上的得失,直接与自己的荣华富贵息息相关,而本案中的吴湘,或多或少都与党争扯上了联系,所以李绅也不得不为之。
而李绅其他的一些传言,不论真假,都与他自己卷入党争的旋涡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面对权力的纠葛,难免会有政敌的攻讦。
我是七哥,欢迎大家多多评论、点赞、转发!关注我,每天带大家看看大千世界,提升认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提及李绅,我们会不知觉得想起《悯农》\"锄禾人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位为贫苦百姓发声的年轻人最后会成为祸害百姓的贪官,落得个\"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下场。
造成这前后极大差别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首先,李绅作《悯农》这首诗时,刚刚步入仕途,是初入淤泥而未染的时候,对底层的百姓还怀着纯真的情感,看到田野里劳作的农夫,兀兀穷年,寒冬酷暑不停休,却不得温饱,感慨颇深,忿忿不平。伴随着\"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李绅的官阶不断提升,\"入淤泥而被深染\",他的思想与之前产生了极大的不同,生活作风与《悯农》截然相反。刘禹锡曾作《赠李司空妓》一诗:\"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怪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其中刺史是刘禹锡,当时他任苏州刺史,受邀参加时任扬州节度使李绅的宴会。诗歌大意是:美酒佳肴,歌女美色,轻歌曼舞,对于李绅而言是司空见惯,但这奢侈糜烂的生活,却让我刘禹锡肝肠寸断,于心不忍。可见,此时的李绅已与之前截然不同。
其次,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本是心系百姓的李绅是为什么最后会迷失自我,忘记初心?\"从悯农之感叹到刘禹锡之感慨,从'粒粒皆辛苦'到食鸡舌三百,从忧患'农夫犹饿死'到逼迫百姓'渡江淮者众',李绅走向了'渐次豪奢'的不归之路,渐次丧失了理想信仰,渐次丧失了群众立场,渐次褪变了政治本色\"(王建军《从悯农到豪奢:李绅的蜕变》)。创作《悯农》之时,他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在他发迹之后,是拉帮结派,攀附权势,攫取权力。随着身份的变化,地位的提升,加之监督体制的形同虚设,后来官至宰相的李绅更是恣意妄为,肆无忌惮。\"为百姓忧而忧\"的意识逐渐淡薄,变之以压榨的手段盘剥百姓,最后完全走到了百姓的对立面,使百姓过上了\"惧罹不测,渡江淮者众\"的惨淡生活。
最后,探求李绅的生平轶事可以看到他本非耿介之士。才秀人微之时,居天宫寺,寺僧苛待他,唯有一老僧厚待他,凑足盘缠助其赴京考试,特意嘱托:\"郎君今后必定会发达, 千万不要因为我辈犯了过错,就以灾祸相加。\"而后事实证明,李绅确为忘恩薄情之人,他\"除了为天宫精舍修寺立碑, 并改名龙宫寺之外,根本不理会老和尚的嘱托,而且对僧人特别严酷\"(陶易《李绅的为官与为人》)。
为什么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李绅最终会成为祸害百姓的贪官?
本非耿介之士的李绅,在混迹官场之后,慢慢遗忘了\"百姓至上\"的初心,价值观的偏移,加之权力的集中,监督的缺失,意识薄弱的李绅被邪恶之神\"渐次豪奢\"拖下了水。当年吟咏\"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心系百姓的年轻人最终变成了祸害百姓的贪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俺不通汉史,不能重复李绅个人履历故事,从写作文通性闲聊几句。
今天五四青年节。五四运动一个鲜明特色,就是打倒孔家店,反对封建礼教,高举自由、民主,科学大旗。别说李绅最终坑害百姓鱼肉人民,他的怜农伤农,无非是跟看动物园动物一样的旁观情绪,与辛勤劳动与我天然无干的态度写的。他写\"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时,就是假惺惺的虚情假意。
李绅这个人,从写那句作文诗歌,到后来官至宰相,人没有变他还是他,他的脑子还是他的脑子,写诗时候心性在张狂,只是手里没有权势,只好暂且蜷缩不得张扬。就从这首诗歌最末两句话,视农夫为狗马猪鸡的心态昭然若揭:四海无开田,农夫犹饿死。
为啥这么说?
我们看晚唐另一位爱国主义大诗人杜甫,是如何怜民伤农的吧:
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今天,国际劳动节庆余温尚热,尊重农夫就是尊重自己,自己人有14亿,今日头条值班编辑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跟天地之间俯身插秧的农夫,都是可撅屁股的百姓,大家同理之心互相尊崇,伟大的中国梦就会如期实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来有趣,原本顶着无尚光环的悯农诗人,在一些自媒体作者笔下,成了祸害百姓的大贪官。但可惜的是,包括个别专业学者的回答在内,所依据的却都是小说家言,甚至有人连个出处都没注明,就硬生生地把李绅给“定罪”了。
李绅,就是写下“锄禾日当午”的唐朝诗人。不过,尽管我们对他的诗句耳熟能详,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这位才子的生平。也正因如此,有人见了题目就想当然地去罗里吧嗦地长篇大论了。但可笑的是,正史中的李绅,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官员,虽然比较严厉,却不失为是一个好官。
李绅,字公垂,出身官宦之家,其曾祖李敬玄曾任中书令。李绅的命运并不是很好,他六岁丧父,自幼虽母亲长大。不过,这个孩子十分聪颖,善于写诗,尚未成名时便有“矮李”的绰号。
上一篇:红头鱼营养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