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父母们教育孩子时,孩子真的需要“挫折教育”吗?
孩子,挫折,父母父母们教育孩子时,孩子真的需要“挫折教育”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父母们教育孩子时,孩子真的需要“挫折教育”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挫折经历的孩子,就如同温室里的花朵,一旦走出温室,一点点风雨就成了毁灭。
孩子的强大和坚韧的品质,不是说说就来的,也不是大喊口号或者说教而来的,而是需要点点滴滴的成长积累而来,最终形成的抗挫折能力。
训练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要把握尺度,且事后的引导和抚慰非常的重要,且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方法。
对于婴幼儿和儿童,训练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从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开始。
我们会发现,如果没有等待能力的孩子,其抗挫折能力是非常弱的,因为无法等待,将来会具很大的破坏性,情绪无法控制,会造成一定的人际缺陷,经受不了一点逆境,最终会给自己带来一些毁灭性的打击。
当然,延迟满足要有度,不是一直等待都得不到,或者说是等待的太久,无法实现。适当的,控制一下,有点希望就可以实现。
其次:进行一项体育运动,专项的训练会是很好的抗挫折教育。这个对于各个年龄阶段都非常适用。
体育运动,孩子在磕磕碰碰的过程中不断的失败,又不断的站起来,继续前进,这样不断的过程中开始有了抗挫折能力。
体育项目一般都会有一个目标,目标性极强,能力极强,为了达到目标,失败也特别多,但教练又有方式鼓励继续。
再有,身体健康,体质不断增强,生命充满活力,对身体有了一定控制能力,抗挫折能力极强。
当然,对于更大的孩子来说,关有这些不够,遇到事情家长根据具体情况去引导极为重要。
总之:抗挫折能力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古往今来,但凡能有大成者都有着极强的抗挫折能力。但这种能力,需从孩子就开始培养。
千万别怕孩子遇到挫折,因为在孩子一生的路上,作为家长的你没有办法替孩子铺平一切路的,那就让孩子拥有这种在崎岖路上行走的能力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这些困难和挫折对于宝宝来说是一次次重要的成长,如果父母帮助宝宝摆脱困难,那么等宝宝长大后遇到更大的挫折,他们怎么去面对呢,我们不可能充当宝宝一辈子的保护伞,因此我们要从小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一、让宝宝自己面对困难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萌芽,这时的孩子开始什么事都要自己来,遇到困难也需要自己去征服,因此,这时候家长应该尽可能让宝宝自己去克服困难。
二、从小事着手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家长应该借此教育孩子,让孩子从小事情做起。
三、准备一些挫折故事
父母可以给孩子看一些绘本或者讲一些挫折方面的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得到启发。
四、挫折教育不是吃苦教育
很多家长错误地把挫折教育和吃苦教育等同起来,认为挫折教育就是让宝宝吃些苦,其实这样是不正确的,这样只会让宝宝挫折感越强,事情越做不好。
我是侯妈,多平台签约作者,欢迎你能关注我,每天给大家分享教育内容,培养优秀孩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需要。现在的孩子出生在富裕社会。吃穿不愁,而在家中也多为独生子女,生活在4+2+1模式的家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因此少受挫折,多有玻璃心。适当的挫折教育可以历练他们的内心,让他们内心更加坚韧。
现在新闻随处可见,有的孩子因一次考试不如意,就跳楼自杀。还有的孩子因为不想父母生二胎,以死相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由此可见,我们的孩子急需挫折教育。
挫折是一把利刃,可以去掉孩子的脆弱。挫折是润滑剂,可以让孩子和世界更好接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解析
【老穆寄语】如果说父母的关爱是孩子成长的铺路石,那么,生活中的挫折就是孩子成长的助推器!
《西游记》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唐曾师徒四人,一路斩妖降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取得真经。试想一下,倘若他们没有历经挫折的考验,而是一路畅通,直接拿到真经,那么,他们的人生境界能得到提升吗?这样的故事还能传承下去吗?
或许,八戒还是那么的贪婪,悟空还是那样的任性,唐曾还是那样的单纯,沙和尚还是那样的没有主见……
孩子的成长之路又何尝不是“西天取经”的过程,穆老师不禁想起2016年江苏高考的一篇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文章,叫《成人不自在》,讲述的就是不服管的孙悟空“成人”的过程。
文章最后有这样一句话,说的特别好,穆老师为大家摘抄如下:
任何社会中的人都面临着“自在”和“成人”的两难处境。你生活在社会当中,一方面希望有更多自由,另一方面又发现面临着种种约束。这是两难的,人的一生就是在这种两难处境当中找到最佳位置。
孩子的成长过程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一方面孩子渴望自由,不需要受到任何人的约束;另一方面,孩子又发现生活中将面临种种约束。
应该怎么办?就像文章中所说的那样,找到两难处境中的最佳位置,也就是平衡点。如何找到这样的平衡点,就需要我们的家长去人为创造。
上一篇:怎么去看待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系,真的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情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