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书法不练会退步吗?
书法,退步,练习书法不练会退步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书法不练会退步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书法不练肯定会退步!为什么书法首先你得书写!再讲究书写的方法!书写就是练习啊!写字有下苦功夫一派,所谓“闭户数年,埋笔成冢”,如邓石如、包世臣等到人。但不可忽视看帖功夫,多看多想,然后有得。如一味以为只要多写便可写好,则八字先生天天写干支,道士常年作阴骘文,可写成书家么?要之,苦功固不可废,而尤须多看多想,多看古碑帖,得其神理。古人所谓“心摹手追”,须心摹有得然后手追有成。
那么我们在练习的同时怎样注重好的书写方法呢,初学写字下笔要重,以后则要越写越轻,若不费力。如初学即轻,则会越来越轻,越写越浮了。所以书法一定要停留在正确的书写方式之上多练!
写字最初要求重、雄强,不要去追求清、隽永。
中国画应该从整体看是一幅画,分开看,都不是画,是书法。书法是艺术,因此与绘画一样,有真感情就美,矫揉造作则丑。
写字要真下功夫,好字是练出来的,但也不能光写字。学写字既要学雄强一路的,也要学浑涵的,既要学粗笔的,也要学细笔的。如果全学豪放一路,则将失之于野。
一幅书法须有整体之妙。整体之妙在于风神。
初学书法绘画,重在大方,格局要高,好坏尚在其次。多练才是硬道理!个人见解仅供参考!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三天不做手生活。它的意思是说,如果你已有三天未做某种活计,再做时,你就会感到手生或不适应。这句话强调了某种功力、功夫连贯性、连续性的重要性,强调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同样的道理,一个书法家之所以能写出一手好字,除了有一定的悟性天赋外,更多的还须锲而不舍地勤学苦练。
那么书法不练会不会退步呢?答案是肯定的。
古代书法家张旭,除了用毛笔书写练习外,更多的是在户外没有毛笔书写的条件,所以他自创了一套练习方法,白天他用手指在地上练,黑夜睡下在被上练,日积月累,练就了一手真功夫,练就了一支生花妙笔,练就了一代草书大家。
古代的书法家如此,现代的书法家也毫不例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基础不同可能结果不同。我们知道人的记忆是有一个遗忘曲线的。如果掌握的扎实或者记忆力特别好,书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会退步,最后留下的往往是自己理解最透彻深刻的东西。
对于初学书法这来说,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要尽可能每天都临摹练习一定时间的书法,通过无数次的反复,我们的学习就会越来越扎实,理解也越来越深刻。
如果我们因为某种原因,产生了疲劳或遇到了无法逾越的瓶颈,如果再继续盲目的努力,可能会负重越来越重,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将自己的大脑清空一下,轻装前进或停止不前一段时间。不再去临摹练习,而是换一种方式去学习,如读诗词和文学作品,出去旅游,甚至做一些与书法或艺术相反的事。或者不在去想书法上的事。让大脑中的艺术区休息一下,到了一定时间我们在回来继续学习书法可能会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和认识。还有不妨多读写书法理论的书,让自己从理论的理性的角度来认识书法,就是换个角度都是可以的。基本上不会有多大的优秀。若果说有影响的话,要看自己过去学习掌握的程度了。
让自己的头脑清空一些,然后每个装更多更新鲜的东西。
坚持不懈的临摹练习没有错,但要适度的调整以下我们的大脑,也有什么坏处。
郑板桥说: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实际上我们在中断一个时间的学习可能还会出现删繁就简的可能。就是把自己印象不深的东西抛弃了,只有那些自己真正掌握的东西就是不练也不会丢了。
不过对于一些人的特殊情况我们可以这样做,但如果我们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大可不必中断学习。也不能把这个观点当做依据,认为不学也能成,能哪就大错特错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肯定会退步,因为学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不写会不会退步,要看之前基础好不好,有没有写上几年,如果基本不写了,突然一写可能会退步的,书法是一个手眼心默契配合的艺术,不写,但你可能会经常看看,你的感观意识会有所提高,如果后面哪天突然捡起笔再写,会把你积累的视觉经验融进去,坚持一段时间,比原来的字应该会更好一些,如果有这个艺术天赋,就更好了。什么事都靠认真与坚持,谢谢!
上一篇:网传广州地铁禁进食、手机外放,目前乘客守则正在修订,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