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15岁中学生砸伤老师被刑拘,知情老师透露父母经商,被班主任教育后报复,你怎么看?
老师,学生,孩子15岁中学生砸伤老师被刑拘,知情老师透露父母经商,被班主任教育后报复,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心理学告诉我们,当一件被谴责的事戏剧性的变为“礼遇”时,它更能引起人心灵的震撼。大家在生活中,没有发现有时候自己的宽容得到的效果不是比惩罚效果更好吗?唯有尊重学生人格的老师,才能得到学生更多的尊重。只有用心去关爱学生的老师,给予学生心理辅导的老师,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世界。
当然,宽容并不是对学生的错误一味地袒护,而是给学生一个小台阶,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能自我认识错误,自我改正错误,从而化解学生学生不良的情绪,化解逆反的心理。
2、教育出没有感恩的心的学生是最失败的教育。
作为一个学生应“知感恩,图回报。”当我听到学生说“我的成绩还自己努力来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的时候,我的心有一种阵痛感。我们培养了什么样的学生?培养出来的是一个不知感恩的学生。
在这个时期,我们的德育工作是那么柔弱无力。只知道发展智育也变为了时代潮流,所以我们的教育寻找自我突破已是迫在眉睫的事。
没有感恩之心,我们的学生永远不会懂得孝敬父母,不会懂得从内心尊敬老师,更不会理解他人,帮助他人。所以,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教育学生应从“感恩”教起。
感恩是做人的起点,也是做人的指点为了我们的孩子,也为了我们自己不愧于教育者的称号,思想教育就从感恩开始吧!
结束语:有因才有果,这个15岁的学生为何会做出如此令人心寒的事情,也是由于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学生良好的品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需要我们教育者所做的,是我们坚持不懈的德育教育还有智慧的教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天初看此新闻直感到有点惊讶,更觉后背有点发凉——不,是阵阵发凉。
都说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是“学生此生无血缘关系的父母”,再差的师生关系也不至于酿下如此悲剧!
此后,全国知道此案例的老师或许都在沉思:这样的学生还要不要管? 10秒之间拍下了9下,频率之快,每次下手都那么狠,下的全是死手。如果不是有同学拦着,他还可能会继续行凶,直至把老师活活砸死。
现在躺在重症病房的老师,未来可能很不乐观:据说有可能成植物人。有网友还调侃说:如果是老师打学生,呵呵,那不知……当今老师的命就那么不值钱,悲哀呀!
还有网友劝告说:你何必跟这样的渣子计较,根本就不要管他,到时让警察管,多好!
仅仅是因为不满班主任老师对他的违规行为管理了,这熊孩子就对老师痛下如此毒手?太太太太太让人惊心、心寒。
不管此班主任曾经的教育手段多么简单粗暴,学生如此以上“犯上”,实属大逆不道,以后还能让他在社会上晃荡吗? 很多老师可能以后再也不会、也不敢严管学生了,普通管也可能不会。
如果这样的忤逆子得不到相应的严惩,可能会又一次在社会上对教育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全国的佛系教师只会越来越多。
但是这一次也在警醒广大中小学教师,一定要注意管理学生的方式、方法。管理学生绝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批评和惩罚,还需要交心,以理服人。宜多想办法让学生真切地从内心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教育是在挽救他,是出于对他的负责和关爱。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当学生信任老师了,才会从心里服从老师的管教。 所有老师还要不厌其烦地在自己的课堂上注重德育渗透,把思想品德教育细化到平常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循循善诱,细水长流。
更呼吁广大父母从小加强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决不是危言耸听,今天这砖块会落到老师的头上,明天就很有可能会落到其父母或其他人的头上……
当前我校正在对学生进行专项文明礼仪教育,看来很有必要,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的学生为什么难管?
10月24日,寿仁县某中学,学生颜某在校园骑自行车,被护校队发现。 班主任黄某对其进行批评教育,颜某不仅不接受批评,反而采用暴力报复班主任。他趁老师不备,用砖头砸老师,致使老师受伤,送医院抢救。颜某被公安部门带走调查。
现在的学生为什么如此难管呢?
第一,老师没有惩戒权
学生犯了错误,老师只能讲道理,过于严厉,都会引起学生的不满。有时,管得严一些,罚个站,也会收到家长的指责。更没有敢动学生一下的,你撕扯一下,可能就会被说成体罚,起轻的受处分,重的可能会丢掉饭碗。
第二,家长娇宠孩子
有的家长过于娇宠孩子。父母爱孩子,无可厚非 ,但爱孩子,不能宠爱,不能溺爱。不能无原则的去满足孩子的要求。有的家长,孩子在学校打架 ,竟然动手去打别人家的孩子。有的甚至鼓动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打架时,一定要获胜,一定要把对方打败,一定要把对方打怕。由于,家长的娇宠,使得现在的孩子很难管。
第三,学校处理问题偏颇
有的学校在处理老师管理学生的问题上,总是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宁可处理老师,也不让事态扩大。有一个学校,有一名学生上课看手机,老师严厉批评了他,学生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学校不说学生的问题,却一味地责备老师方法不当。
第四,社会对少年儿童保护过度
我们提倡保护少年儿童是对的,但不能过度保护。就拿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不负法律责任来说吧。这条法律就在这不少问题。最近大连一13周岁的男孩将一10岁女孩杀死,却不负法律责任,就很难让人理解。这种保护,就是纵容未成年人犯罪。这种法律应该修改。
总结:
管好现在的孩子,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协调一致,齐抓共管,才能管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