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古玉的精妙有时是让你无法想象到的,在美玉面前总会让你怀疑非古人所为,您怎么看?
古玉,玉器,古人有人说古玉的精妙有时是让你无法想象到的,在美玉面前总会让你怀疑非古人所为,您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总之,如果古玉不是精美绝伦,那么漂亮,如果像现在那些仿古玉做的那么粗糙那么丑,几千年来怎么会让那些帝王将相为它痴迷、爱不释手、趋之若鹜呢?早就没有人玩儿了。那些帝王将相、达官显贵可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在审美上绝对不会有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古艺术家们的思维,非现代人可比,神秘而创意,志趣表达准确。美见无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所谓古人也是今人随时间推移而产生。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能说明我们智商和动手能力比古人高,比古人好。要说进化可能情商(骗女孩哄人骗人)和物质制造物质生活丰富而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先辈的聪明才智比你想象的高得多。
在古玉的器型和纹饰上,那样的精道,那样夸张的表现力,那样古拙而不失高雅感染力,这才是古玉的真蹄,这才是令人神魂颠倒的地方。而现代玉器的表现形式,体现在功利方面的比较多。比如:多子多福;步步高升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赏识古玉是高度灵魂化的事情…当然这种化神感觉大多是建立在广博知见闻达的基础上的,是人对古玉的痴迷沉溺膜拜几十年后在极少数人能见到达的化境…有这种神妙境界的人见古玉会在瞬间闪现古玉在数百年千年数千年的景况而得灵通,有的高度灵魂化的人会涕泪悲泣,为古人心力而化…然而今人多愚蒙,智无深根,这些玄妙的醒觉是难以想象的,也没有人会理解的,这种境界人也不需人去理解的…在我看来这是佛眼通天眼通,拈花一笑看石点头,无可言说…
装神弄鬼,聊与众友一哂…唯玉可系终身,任由天下喧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治玉是一个逐步进步、逐步完善的过程,有史可稽。在距近的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的先民已经认识和珍视玉石的美与坚实,将其磨之为兵,琢之以佩。
史前民用玉方式已经延至到美身、祭祀、瑞符、殓葬等生活的诸多方面。距今5500—4000年的辽宁红山文化,江浙良渚文化,山东半岛的大汶口文化乃至山东龙山文化遗址中都出土过精美的玉器。玉器主要是作为巫觋祀神沟通天地人的媒介,部落图腾和首领权利的标志物。
每一块玉器作品都是用心血和汗水浇成,都是琢玉工人聪明智慧的结晶。琢制一件玉器,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的准备和为之操劳、永不倦怠的坚守。史前玉器加工,是一项耗费岁月的艰辛工作。据推测,原始部落里那些专门分工出来的琢玉人,如距今6500年至4000年的长江中游地区的石家河文化部落,琢磨如石家河文化中的连体玉神人一类的玉器,尽其一生,也只能制作几件而已。
一件成功的作品,不但需要有工艺师的高度工艺技巧,而且还要有艺术家的思维和创作才能,它是一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完美结合,是强大的内动机、成就感、使命感、最佳的心境,是格物致知的智慧,是大国工匠精神。清代李澄瑶所著《古玉图说》曾记载了当时治玉中国玉器的全过程,从备料到成型大致要经过13道工序,同时由于玉料质地坚硬,而且韧性较大,制做精品艰难卓绝。
以现有的资料可知,早在商代古人就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这种技巧,如安阳殷墟出土的两件玉鳖,便是利用材料色泽的不同而精心设计琢磨出来的巧妙之作。《考工记》曾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其中材美工巧一直成为古人乃至今人治玉的原则,标志着除了生物工程、航天科技等所能展示人类的无限潜能和辉煌成就。
玉的本质启发了华夏民族的典雅、含蓄、温和、礼让的文化与心智,治玉的过程又磨练了华夏民族的坚韧、仁义、忠信精神。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在制玉方面比今人强很多不能同日而语,今人制玉急功近利,古人制玉不惜工本,尤其是高古时期玉不是商品所以就没有急功近利只说,那时候是王玉时期,非王侯将相不得用玉,非王侯不可用玉组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