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人云:“欲成事先成人”,你怎么看?
成事,的人,成人古人云:“欲成事先成人”,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人云:“欲成事先成人”,你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欲成事先成人”最早出自《论语》里:“子欲为事,先为人圣”“得才兼备,以德为首”“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其思想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文化文明底蕴的沉淀,孔老夫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首先一定要修炼自己的内功,提高自己的品质修为,把人做好了,事才有可能做好。同时古往今来许多事实和许多成功人士都证明了这点。
1、一代翻译巨匠傅雷的艺术教育理念,在《傅雷家书》中对儿子傅聪的成长教育所倾注的心血,在培养儿子成人、成才,成为世界级“钢琴大师”和“钢琴诗人”的过程中,傅雷对傅聪的教育遵循提倡了了“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的信 条。之后傅聪的成长过程,再一次证明了“成人”是“成才”的基础这一论断。傅雷的教育理念也是“欲成事先成人”的古训。
2、清朝历史上“欲成事先成人”,做的很好以及影响较大的曾国藩的修身五律:诚、敬、谨、静、恒。
a、分别从做人要诚信。
b、“敬”敬”就是不怠慢。对人对事情不怠慢,那么你就基本上能够做到“敬”了,你的境界马上就提高了。
c、谨言慎行,说话要谨慎,不能随便乱说、道听途说、夸夸其谈、巧言令色;假话、反话和欺骗的话更不能说。
d、要保持内心的一种宁静,尤其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每天要是能有十几分钟时间,把一切杂念都去除,让心安静下来,这对自己有好处。
e、持之以恒。人生最需要持之以恒的是“起居有度”,而破坏我们这个“恒”的最大问题是社会应酬。
曾国藩将古训“欲成事先成人”更加实际细化了;教育我们做事之前,一定要做到修身五律。
总之,做事中不管是创业还是竞争激烈的职场,我们想要成功,成事;一定修身做人,做对社会、对公司、对朋友同学同事有益的好人;相信未来一定会成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云:“欲成事,先成人”,我觉得非常有道理,是我们生活的经验总结,清楚地阐明了做事与做人的关系。
做事与做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做人是第一位的。试想,如果做人很失败,在社会上、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与支持,那么他就只能单打独斗了,要想成功的可能情就变小了很多。相反,如果做人成功,做事业总是左右逢源,得到了很多的帮助,那么成功就离他很近。我们常常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其实说的就是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刘邦能够当上皇帝,就因为他得到了张良、萧何、韩信等人的支持;项羽之所以失败了,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太刚愎自用了,与臣下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新中国的成立也是同样的道理,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与拥护,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国民党的军队不能说不强,但他失去了民心,失去了坚强的后盾,也就失去了执政的能力。
所在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时时记住“欲成事,先成人”的道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们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只要你做人成功了,你做事起来就会容易很多。当然话说回来,在生活中也不能只做人而不做事,那样也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也会被别人瞧不起,最后被世人抛弃。朋友们,你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交流思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云:“欲成事先成人”这话非常在理并且放到实际生活中去也是非常适用的,下面个人抛砖引玉通过以下几方面来阐述
首先从本质上来看,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所说的话 所做或将要去做 所要做成的事说到底本质上就是跟各色事 各种人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在这关系中看是混乱不堪,但细看细分析发现却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当你处于其中时要想有所成就必然要去把关系处理好,用现在的话说把自身素质提高去混好圈子,再加上恰当的把握好时机 去成事的时候往往会有事半功倍 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典型的先做人后做事,人做好了久而久之事想不成都难,大家身边应该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其次一个人一生中经历的人千千万万,需要做的事也数不胜数。虽不能得人人心,事事都成,但是那些三观超正 诚以待人 格局关大 义交朋友 乐于助人 有胆有识 能力非凡...具备这些好特质的人往往所到之处被受欢迎,人格魅力四射,处理起各种关系跟事务来得心应手 称心如意。可见那些成大事的人都是具备一些基本都共性特质的,放到我们普通人身上也照样适用,在生活中如果我们注重修身不断地去提升自身素养把一个最好的自己展现在人们面前,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相信都会顺顺利利的,这就是欲成事先成人的奇效
再次人类历史至今,欲成事先成人,在古往今来 古今中外的那些名人名事里面有成千上万 许许多多这种已经因为先成人而后成了大事的伟人 奇事的典例,这些可以说在实践上面多次证明了这一理论在生活中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都是非常适用的
我是喜欢在平凡生活中感受不平凡 热爱生活的锋行天下365,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喜欢的朋友请双击点赞+关注,感谢阅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孩子喜欢什么样的故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