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孩子上一年级了,但是识字量比较少,怎样提高识字快速呢?
孩子,汉字,家长小孩子上一年级了,但是识字量比较少,怎样提高识字快速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然后孩子们可以通过改变偏旁部首来学习新单词。例如,如果你从单词“谁”中学习单词“堆”,你可以通过改变部首来学习:你可以通过改变部首来记住单词“堆”。
4、构词法
这种方法更适合儿童在认识新单词时使用。当单词组合在一起时,他们不仅能记住字形,还能借助单词理解单词的意思。例如,学习“数字”:记住数字,数数的数。
5。填字游戏
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填字游戏”可以帮助孩子轻松掌握一些难的单词。经过指导,孩子们经常用他们的大脑做纵横字谜在课堂上交流。
教室的气氛非常活跃,例如:朋友:两个月亮交朋友。林:两棵树并排站着。休:独自在树林里。兴趣:你的心。沃:头上戴着草帽的小树苗。思考:十张嘴,一颗心,猜,想。雷:雨点落在田野里...孩子们不仅可以编造书中出现的新单词,还可以将这种识字方法延伸到课外,并告诉父母。这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识字的兴趣,而且巩固了新单词。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6、小魔术
选择一些简单的单词,让孩子们增加一两个笔画,把它们变成新单词。比如“天”,孩子们就变成了“木”,在游戏中学习,在交流中巩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笑狼生,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的女儿今年也是在小学一年级。
首先,我想说一点,作为一年级的家长,其实无须过多焦虑的。下面解答问题。
一,教育部的要求是:小学一年级需认字300个。
事实上,经常使用的汉字约3500个。
以300个汉字的认识量来说,在小学一年级压力并不大。
二,多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在我之前写的很多文章中,都强调过阅读的重要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我的头像去查阅之前我写的文章,关于孩子成长教育方面的。
陪孩子读唐诗,读古诗词,陪孩子讲故事,然后让孩子复述等等,都是非常好的方法。
三,要多留意生活中的汉字。
马路边,有很多的广告牌,有很多的标语,有公交站牌。
超市里,有广告标贴有商品标识,有促销广告。
电视里,很多也是有字幕的。
当然,个人建议小学一年级尽量不要看动画片,但英语类的视频,纯英语发音无中文解说的除外。
四,一年级的孩子需要父母家人的鼓励。
我女儿现在有一个习惯,我认为非常好,每当带她坐公交车时,她都会留意站牌上的汉字。
每次我女儿读对的时候,我都会狠狠地表扬他。
五,相对而言,建议更加重视孩子的拼音学习。
因为拼音需要记住一些基本的内容,相对而言会比较枯燥,孩子的接受度往往会偏低。
同时,拼音字母也比较容易和英文字母的发音搞混淆。
附图是女儿今晚的语文作业。发给各位看一下,如果在禁止上网搜索答案的前提下,看看有多少人能猜对这个谜语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幼儿园大班时已经测试过已经识字两千多个字了,老师们也好奇地问我为什么能认识这多?其实我们也没特地让孩子记,只是小时候经常给他看读早教类的书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年级正是学习拼音和识字的时候。要想提高识字能力,必须多看,多读,多写。具体的方法有这些。
第一:家长除了让孩子多学教科书上的字以外,还要带孩子去街上多逛逛。因为街上的标语,店名,招牌都是家长教孩子识字的最好教材,新鲜而有趣。
第二:家长要为孩子多准备一些课外书,报刊杂志等教孩子读这些书上的内容。只有在让孩子多读的基础上才会认识更多的字。
第三:家长不仅要教孩子多看多读还要教孩子多写。会认字不会写字也不能算是提高了识字能力,要两者都会才是完美的提高了识字能力。
总之,父母要想提高一年级孩子的识字能力就要想办法,动脑筋,让孩子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取得好的成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年级的孩子识字方法,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1、趣味中识字
即在朗读中识字,先朗读后识字,边朗读边识字,边朗读边指认。
①家长有空时,把孩子抱在怀里,大声地、一遍遍地念着孩子爱听的故事,孩子的眼睛要跟着看。
②学儿歌,唱儿歌,识字。
③读古诗背古诗,认字。
④顺口溜记忆识字。
⑤看地图,指地图识字。
⑥听音乐学音乐,听识字。
⑦爸爸妈妈讲经典故事、读故事识字。
2、思维识字法
①象形记忆,其核心就是运用汉字象形象义的特点,把汉字变成与字形或字义非常接近的图画,让孩子们用右脑思维而不是左脑思维去记忆。
②孩子能看懂了图画,就容易记住了字形,同时也掌握了字义。
③这个方法不需要花太多的课余时间,就能轻松学会全部生字,并达到一定的阅读水平。
3、看图片识字法
看图骗识字这种识字的方法的好处就是,图片都是与实物相对应的,孩子对图片感兴趣。
上一篇:多系统萎缩前期有那些症状表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