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史记》中有火烧阿房宫的记载,而考古结果并无此事。该相信谁?
阿房宫,项羽,史记《史记》中有火烧阿房宫的记载,而考古结果并无此事。该相信谁?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考古发现没烧阿房宫是基本确定的,但不能否定项籍烧杀抢掠的事实,用「没烧阿房宫」说明「没烧咸阳」根本就是混淆视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记得早年间看过一档考古栏目 其中明确表示 关于阿房宫遗址现在仅仅挖掘出宫殿外墙 对于墙内的亭台楼阁 考古发现为零 也没有发现焚毁劫掠的痕迹 所以大多数专家更倾向于阿房宫是一件没有完工的作品 至于火烧阿房宫则是后人臆想出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始皇一统六国,同车同轨同度量,为我中华之统一建立不世功勋!也恰是这不世功勋,让我们可以验证阿房宫的子虚乌有!连年的征战,秦始皇陵的修建,秦直道的汇通天下,需要大量的民力和财力,以当时社会的发展,根本没有多余的民力和财力修建阿房宫!修建阿房宫可以是真,但工程应该是未完成,所以,项羽火烧阿房宫就是杜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哪有记载说项羽火烧阿房宫?!
史记记载“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关阿房宫何事?
另外,史记记载“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
阿房宫根本还只是个大工地,只有一个阿房殿建成且面积不大——屁大点地方何敢称“宫”?故称阿房殿。
可知项羽火烧阿房宫一说纯属子虚乌有。
既然没烧,何来考古发现?
退一万步讲,即便要找火烧秦宫的遗址,也要到咸阳去找——秦都咸阳。找的地方不对,火烧秦宫的遗址也找不到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然是以考古结果为准啦。
历史一般有口头传说和文字记载,口头传说就是历代人口口相传,或者编成传唱故事来讲述曾经的历史。比较有名的是西藏的《格萨尔王传》还有古希腊的《荷马史诗》。这类传说是最有可能偏离真实历史的,也不会有人把这种传唱当成正史来看。就比如《荷马史诗》,历史上一直是当作故事的,没有人当作真正的历史,只是后来考古发现了特洛伊古城遗迹,人们才重新审视《荷马史诗》里面的故事,但也只是作为参考,而不是当作历史。
比较可信的历史是文字记载,但也分正史和野史。比如我国的《24史》,一般作为正史,因为是官方记载的,可以搜集到比较全面的资料,因此可信度也比较高。而野史一般都是个人写成的,无论从证据的收集还是记载的目的,相对官方来说都要差一些,因此可信度也更低一些。
当然,官方的正史也不是全对,一定也会带有政治和片面的问题,野史也不一定都假,可能也会揭露真实的事件。所以,往往都是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历史,以正史为主,野史为辅。
那么考古呢?考古其实才是真正反应历史面貌的科学结论。当然,没有事物会使100%的真实,任何情况都是相对的,考古可能也会遗漏,也可能是点不是面。但是,相对来说,考古反应的是最真实的历史。
比如火烧阿房宫,最早的正史文字记载是《史记》,而《史记》中的记载是:“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并没有提到阿房宫。同时,根据《史记》的记载,秦二世继位时,阿房宫也还未建成。
火烧阿房宫的记载其实来自唐朝杜牧的《阿房宫赋》,是诗人的幻想或者加上个人的一些偏见写出的诗词而已。
而考古发现,则是阿房宫的真实面貌。历史可以改写甚至偏离真相,当考古发现则是真真实实的东西,是历史的真实面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每一个人考古都未必能考出一千年前的祖宗,我们存在吗?不是活着吗?不要听信砖家胡说八道,听他们的,世界早不存在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史记中记载阿房宫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个是阿房宫前殿还有一个就是天台建筑群,但是因为这里被破坏的程度很严重进行了大量的探测工作,也没有很大的发现。也有人说阿房宫根本没有建成只建成了一个地基,项羽烧的不是阿房宫而是长乐宫阿房宫不但没有被烧还压根没建成。如果阿房宫并不存在那项羽真是妥妥背了两千年的黑锅考古中并没有发现阿房宫的痕迹,已经过去了几千年当时的事情已无法考证,也许是诗人文豪笔下绮丽动人的一场地基盛宴罢了。
上一篇:李白“床前明月光”,而唐时并未出现供人睡觉的床。如何解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