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史记》中有火烧阿房宫的记载,而考古结果并无此事。该相信谁?
阿房宫,项羽,史记《史记》中有火烧阿房宫的记载,而考古结果并无此事。该相信谁?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而言,我更相信经过考古发掘检验的历史。考古就是检验、校正历史的过程。
对于“项羽火烧阿房宫”这个认知,许多人是受了名篇,杜牧的《阿房宫赋》的影响。
[蜀山兀,阿房出] 四川的山光秃了,阿房宫出现了。
[戍卒叫,函谷举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指刘邦攻破函谷关,项羽火烧阿房宫。
杜牧是这么写的,老师也是这么教的。所以,“项羽火烧阿房宫”这件事也就传开了。但其实,阿房宫根本就不是项羽烧的。
史记中在《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项羽本纪》中有相关的描写,可以证实,项羽烧的是咸阳宫。
根据近年的考古发现,已经找到了秦的阿房宫遗址以及咸阳宫遗址。2006年,考古人员花费一年多时间勘查阿房宫,勘查超过二十万平方米,只发现数片烧过的土块。如果说项羽火烧了阿房宫,那应该有大量的烧灼的痕迹才对。而勘察咸阳宫时倒是发现了大片的烧灼的痕迹。据此推断,项羽烧的应该是咸阳宫,而不是阿房宫。
所以,对于题主的问题中需要纠正一下。其一,《史记》中没有直接说明项羽火烧阿房宫,火烧阿房宫的说法是出自文学作品中。其二,考古发掘中也没发现阿房宫有被烧灼的痕迹。《史记》与考古发现应该是互相印证的。而不是互相矛盾的。
我是阿斗,文物考古聊历史,欢迎点赞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史记》是24史之首,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但由于历史年代久远,司马迁许多记载都失实,火烧阿房宫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很多。譬如《史记》记载西周都城在丰镐,但经几代考古专家努力,将丰镐遗址挖了个底朝天,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文物,事实证明,丰镐根本就不是西周都城,西周二世成王就已经迁都洛阳了,大量史料都记载了“唯王初迁,宅于洛阳”因此洛阳才是西周都城!《史记》记载黄帝崩葬桥山,更是无稽之谈,没有任何证据,还被某个地方利用,为了发展经济,增加旅游收入,把八竿子打不着的地名改名桥山,把黄帝陵所在县改名黄陵县,无奈群众眼睛是雪亮的,知道真相越来越多,公祭轩辕黄帝大典影响力逐年下降,完全成了哪个省自导自演的公祭大典!而反观黄帝出生地举办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了全球华人最大根亲盛典!这真印证了那句俗语假的就是假的,永远也真不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阿房遗址中,发现的遗迹有较为完好的地基,部分地面建筑遗迹,没有发现灰烬等证据,阿房宫并非毁于火灾是可以确定。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帝35年,皇帝认为咸阳经营时间太久,城市拥堵,人太多,准备在丰镐之间,营建新的宫室,前殿作名阿房。始皇帝37年崩,二世继续营建。二世元年七月东方民乱,周文所部甚至逼近关中,章邯建议发骊山徒迎击,秦二世三年秦灭。秦始皇计划中,丰镐之间的新都,满打满算营建了5年,其中两年多帝国战乱不断,刑徒多被征发。现在来看,新都很可能没营建完成。等到楚汉争霸结束,刘邦定都关中,营建长安,阿房被废弃。
居数月,诸侯兵至,项籍为总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财货,诸侯公分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史记·高祖本纪
根据《史记》明确记载,项羽屠烧的咸阳,是秦国都城,位于咸阳原上的秦宫室,而非还没建成的新都。咸阳宫自秦孝公以来作为国都,营建超过200年,绝对当的起“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类似的称赞。
《史记》原文中没看到项羽烧阿房的直接记载。现在人印象里所谓的阿房,只存在于那位诗人的文章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史记中哪有记载火烧阿房宫的记述?发出来让大伙长见识!只有 \"火烧秦宫三月不灭\",咸阳城里没有秦宫吗?非得到城外来烧?听哪名称就不是正儿八劲的宫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史记》并没有说项籍烧阿房宫,其记载的是「烧秦宫室」。
烧阿房宫是杜牧《阿房宫赋》说的,那是一种文学创作。
实际上很多被人熟知的“历史”都是后人附会的,不是真的历史,但是很多人都不去追本溯源,信誓旦旦认为自己知道的是正史,甚至别人贴出出处仍然嘴硬……
上一篇:李白“床前明月光”,而唐时并未出现供人睡觉的床。如何解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