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被老师诟病不止的手写教案,有存在的有意义吗?
教案,教师,老师被老师诟病不止的手写教案,有存在的有意义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作为一名工作20多年的语文老师,我觉得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保障,只是这形式有待商榷。
最原始的教案就是手写教案。那个时候写在教案本上,还要规定每个课时写多少页,每个学期写多少个课时。一学期下来,常常会写厚厚的两本教案,费时费力,还惹得老师们怨声载道,大部分老师写教案都是来应付检查,很少用来为教学服务。
后来,可以使用电子教案。老师们在网上下载再打印出来。但是问题又来了,部分老师会进行认真的调整,进行二次备案,却有少部分老师确实应付了事,这就导致上课无教案。课上完了,再在打印的教案上草草地画几笔。
再后来把教案写在书上。现在我们学校是要求老师们把教案写在书上,这样即方便了老师上课,也可以应付检查。
这样做,老师上课的确方便多了,不用一面看教案本儿,一面看书。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就是教案写在书上,依然要求环节齐全,有目标,有重点难点、导入、新授、总结、板书、反思……那么书上就写的密密麻麻的,老师们看书上的文字就有些吃力。
不管教案写在哪里,以什么方式呈现,只要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老师们只要能够真正做到认真备课,认真反思就行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案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回答一:教师备课
回答二:应付检查
一般以回答一之名,行回答二之实。
教师备课,这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写教案,是备课的一种形式。
对于新教师,最快的成长方法并不是手写教案,而是写教学反思。
现在备课资料非常地多,百度上一搜一大把,各类教参上也有相应的案例供学习,如果起点较低,可以直接拿名师教案去上课,上完之后针对实际效果,对教案进行修改,勤快点的在电脑上修改,懒一点的拿笔在原教案上涂涂写写画画。随着教龄增长,备课的套路基本烂熟于心,便可以直接在教材上批注备课了。
对于已经有一定教龄的教师,手写教案属于浪费时间,因为这部分教师,上课时,教案基本上不打开的。上课前浏览一遍教材以及相应的批注,整节课的流程便大致成型,再加上教育对象是人,而人的活动充满不可预知性,再精美的教案,也不可能照顾到课堂上每个学生,只能靠教师灵活的教学方法。
最后来聊应付检查的意义,不可否认,检查教学常规时,看到一本本字迹工整的手写教案,心中会有一种满足感,等等,满足感是什么鬼?不是那种教学卓有成就的感觉,而是权力在握的感觉,这很可怕。这就像毒药一样,令检查者上瘾,这些教案都是为我来检查而写的,这要花费他们很多时间,我一次检查,就能让所有教师忙得团团转。
而一个有教育情怀的检查者,会感到痛心,这么多宝贵的时间,全部花在这些事上面了啊?他们有时间读教材吗?有时间和学生交流吗?有时间进行教学反思吗?有时间批改作业吗?甚至,有时间上课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被老师们诟病不止的手写教案,我认为有存在的必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现如今随时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教案、课件,所以就有人提出可以不用再手写教案。但是大家在用这些现成教案、课件的同时,就会发现有些不是我们真正能用到的,前后顺序和我们的思路也不一致,反而会浪费我们的时间。所以我认为手写教案有存在的必要,让教学按我们的思路前行。只是这个教案可以不必年年都写,写好一份教案,讲课之后把反思加进去,第二年可以加上自己的新思路再用,这样可以帮老师节省一些时间,也可以把一节课打造的更成熟。
当然大家也可以把手机、电脑上的现成教案打印出来,加上自己的想法变成为自己的一节课,有利于提高课堂效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时至今天,手写教案应该淘汰了吧!作为教师都明白教案的作用,用心备课是关键,结合学生学情是重点,手写教案太费事,教师很难保证课堂的有效性。应该解放教师教案的可操作性,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研读教材和提升课堂艺术,这才是最好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个人认为保留书写教案意义很大。
1.虽然我们学校已经推行无纸化办公了,但是大多数教师还是自愿保留着书写教案的习惯。电子教案给教师提供便利、节约时间的同时,也会让不少教师产生惰性心里。有人说让教师手写教案顶多也就是练练字,还不是把原来的教案原封不动抄一遍吗?那电子教案不恰恰迎合了这部分教师的想法么?连照抄的力气都不用费了。
2.从备课效果来看,书写教案的效果更优于电子教案。大家语文课都听老师讲过“听(看)、说、读、写”的重要性吧?简单的说,“写”在其中的重要性更为明显,它能让书写者的印象更为深刻。当你讲课“卡壳”的时候,往往会最先回想起你书写过的内容,其次才是看过的和读过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