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孔子说,人有三畏,是哪三畏呢?
圣人,天命,敬畏孔子说,人有三畏,是哪三畏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君子,是仅次于圣人的具有较高德行和出众能力的人。
简单来说,真正的君子需要敬畏天命,敬畏大人,敬畏圣人所说的话。
敬畏天命,也就是说要遵从天地自然的运行法则。
敬畏大人,也就是说要对身处高位的人有敬畏心,不可轻视放纵。(不等同于谄媚)
敬畏圣人所说的话,也就是说不要轻易轻侮圣人的言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君子有三畏出自《论语·季氏》,所谓畏就是敬畏,人生无所畏,实在很危险。天命是超人间的主宰者,以现代的观点来看即为万事万物均需遵循的自然规律,是人生的最后的决定者,远远高出大人、圣人之言之于人生的威严。大人与圣人之言属于现实世界,大人的威严在于权力,圣人的威严在于道德,是善的化身。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论语·季氏》
“天命”,指上天的意志,自然规律。“大人”,指德高望重的王公大人。“狎”,轻慢。
孔子说:“君子应该有三点敬畏:敬畏上天的意志(自然规律),敬畏德高的王公大人,敬畏圣人的言论。小人不知道上天的意志,因而他不惧畏。他轻慢德高的王公大人,蔑视圣人的言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第八章)(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在上位的人,畏圣人的话。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不尊重在上位的人,蔑视圣人的话。)“畏”有畏惧、敬畏、尊重等义,孔子说的“三畏”,指人生面对三个大问题所应持的态度。
一是敬畏天命。孔子信天命的问题后面将专章来讨论,我们在这里把“天命”理解为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只能适应这些规律,按规律来工作、来生活,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只能在适应规律的前提下,创造条件推进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过程,或在一定程度上促成某种事物的质的转化。如某些农作物品种的改变,不尊重自然或社会规律,一定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或社会工作的失败。许多事例给我们留下惨痛的教训,更提醒我们必须敬畏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敬,则尊重;畏,则不可违逆。
二是尊重领导人。人类社会是有组织的群体,必须有分工,有人掌握全局、最后决策和指挥,整个社会才能有秩序地发展,各个机构才能运转;如果一盘散沙,人人各行其是,社会根本不能存在。所以应该尊敬领导人,在现代民主社会,领导人是我们共同选举的,当然应该接受领导,支持他的工作,这正是体现民主;如果他不符合人民的要求,通过一定的程序可以罢免他。对领导人轻慢乃至对抗,或者阳奉阴违,是违背民主法制的错误行为。
三是尊重圣人之言。孔子说的“圣人”,指的是他前代的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孔子认为他们具有非凡的智慧,为人类福祉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重视和实行他们言论中的成功经验和教导,可以继续推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这是孔子“畏圣人之言”的用意所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