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痛风的常识有哪些?
痛风,尿酸,嘌呤痛风的常识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痛风的常识有哪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嘌呤代谢障碍,属于关节炎一种。痛风是人体内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即痛风。
痛风多发人体最低部位的关节剧烈疼痛,痛不欲生的“痛”,很快1-7天痛像“风”一样吹过去了,所以叫“痛风”。40+男性多发(95%),女性一般在绝经后常见,因为雌激素对尿酸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但是在更年期后会增加发作比率。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生无直接关系,只是高尿酸有更高发生痛风的可能,一些人高尿酸血症一生都不会引发痛风,而一些人在发现高尿酸血症一周或者一个月之内会发生第一次痛风。第一次痛风后一般会有1-2年的间歇期,也有10年间歇期(5%),期间需积极治疗,预防痛风石的形成。
症状
由于尿酸在人体血液中浓度过高,在软组织如关节膜或肌腱里形成针状结晶,导致身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敏感)而造成痛苦的炎症。一般发作部位为大拇指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长期痛风患者有发作于手指关节,甚至耳廓含软组织部分的病例。急性痛风发作部位出现红、肿、热、剧烈疼痛,一般多在子夜发作,可使人从睡眠中惊醒。痛风初期,发作多见于下肢。痛风可引起肾脏损害:痛风可以出现肾脏损害。据统计,痛风病人 20 % —25 %有尿酸性肾病,而经尸检证实,有肾脏病变者几乎为 100 %。它包括痛风性肾病、急性梗阻性肾病和尿路结石。
病理
1、引起尿酸的原因
核酸的氧化分解占内源性嘌呤的80%,食物等外源性嘌呤占总嘌呤的20%。进食含有过多嘌呤成份的食品,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身体未能将嘌呤进一步代谢成为可以从肾脏中经尿液排出之排泄物。血中尿酸浓度如果达到饱和的话,这些物质最终形成结晶体,积存于软组织中。如果有诱因引起沉积在软组织如关节膜或肌腱里的尿酸结晶释出,那便导致身体免疫系统出现过敏而造成炎症。如果血中尿酸浓度长期高于这个饱和点,医学上称为“高尿酸血症”。
2、引起痛风的诱因
痛风可以由饮食,天气变化如温度气压突变,外伤等多方面引发。饮酒容易引发痛风,因为酒精在肝组织代谢时,大量吹收水份,使血浓度加强,使到原来已经接近饱和的尿酸,加速进入软组织形成结晶,导致身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敏感)而造成炎症,痛风古称“王者之疾”,因此症好发在达官贵人的身上,如元世祖忽必烈晚年就因饮酒过量而饱受痛风之苦。些食品经过代谢后,其中部分衍生物可以引发原来积蓄在软组织的尿酸结晶重新溶解,这时可诱发并加重关节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般出现痛风的情况是会导致膝关节红肿发热,不能正常走路。这种病情需要注意日常饮食,而且平时不要过度劳累。一般要多喝水,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体内嘌呤物质代谢。这种疾病多数由于不注意饮食以及尿酸代谢异常引起的发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改善病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痛风这种疾病目前很难根治,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在饮食上也要控制,首先在饮食上要低嘌呤饮食,比如说动物的内脏,豆制品,虾蟹贝壳类的海产品都尽量少。食量,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面条,馒头,玉米等含嘌呤少的食物,而且也不能够喝酒,尤其是啤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痛风和糖尿病一样,被认为是吃的疾病。因此,通过日常饮食的变化,也有助于治疗慢性痛风和缓和症状。
1.多喝水。
2.减肥/低布丁饮食。
3.多吃水果。
4.选择合适的碳水化合物。
5.必要的脂肪酸。
6.限制饮酒。
7.慎重使用咖啡。
8.少吃肉。
9.享受低脂肪牛奶。
10.不必完全避免布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痛风的主要表现为痛风关节炎的急性发作,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有其特征,多表现为,急骤起病,常始于凌晨,多下肢关节,开始时通常只累及一个关节,发作时关节及其周围剧烈疼痛、局部红肿,活动受限。局部症状迅速加重,数小时内可达高峰,以至病人辗转反侧,难以忍受,可伴有发热。
上一篇:牙变黑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